度金凱
養子溝位于洛陽欒川縣境內的伏牛山澗。傳說唐貞觀年間,巾幗武將樊梨花見此地山青水碧,飛瀑深潭,古藤老樹,就愛上了這個地方。她征得高宗旨意,在這里墾荒種地,救助百姓,建立廟宇。生育薛剛十三載,傳授他十八般武藝,教他仁義孝信,留下了三清殿、慈母宮、思母泉、知恩圖報石刻、無字碑等許多印記,后人為了紀念樊梨花而改其名為養子溝。
養子溝之美在于一個秀字。適逢新雨過后,草木豐茂,空氣清凈明朗。養子溝的水引導著河兩岸的棧道,在兩山之間為我們展開了一幅山水畫卷。水是這個山谷的靈魂,水的靈氣成就了這個山溝特有的氣質。清澈的水流穿行在嶙峋的亂石間,時而驚濤飛瀑落進深潭,時而急流匆匆,時而舒緩平靜。每一朵浪花,都能讓人找到激情,每一道漣漪,都能讓人找回往日的寧靜,遠離塵世間的煩躁。在濃綠棧道里愜意地行走,河水晶亮的光澤透過樹枝葉片,照在人身上,暗綠叢生,風吹葉動,和著水聲如一首名曲,在耳邊縈繞。豐滿的水草擁著一灣明凈澄清的水,如明鏡似碧玉,涼沁心間,像一條緩緩流動的緞帶,又像一個沉淀了久遠的夢。烏桕樹和楓楊的葉透出淡淡橘紅,正好做了綠色山脈的點綴。鳥兒從河的這一邊飛到河的對岸,發出清脆的鳴叫。不覺間一抬頭,眼前一片明亮,原來幾棵圓形葉子的樹擋在面前,樹上串串瑪瑙似的果實垂了下來,在太陽的映照下,閃著寶石般的光亮。身在伏牛山長大的同行小榮,一下就認出來這是稀有的經濟果樹山萸肉。不遠處涌起了一大片綠竹,締造著養子溝河水神秘的綠色夢幻。擦肩而過的還有七葉樹、楓楊樹、滿山的榛子樹,杉樹,楸樹,葉片恣肆地伸展著,很不規矩地掛上眼簾,光線跟著變幻出不同的綠,這些是伏牛山的珍貴樹種,含著山里植物的特有氣息,組成了養子溝的別樣風景,在清清河水滋潤下葳蕤茂盛,自由生長,恍惚間我成了東晉陶先生筆下的那個武陵漁人。
養子溝之美在于一個神字。時光過度在九月底,養子溝最美的春夏已經過去,而眼前的風景才是它的升級版。鳥兒在河面上翻飛媲美,落在一塊長滿青苔的巨石上,巨石遠看似活靈活現的神蛙,堅守著養子溝的大門。巨蛙身后的寶劍筆直地插入山脊,降妖伏魔,守護著一方寶地。遠觀清風峽石崖蒼蒼,絕壁對峙,風聲似歌。近前洞水如弦,涼風習習,是盛夏納涼,嚴冬抗寒的最佳去處。龍王雙目炯炯,把頭伸進急流之中渴飲。索住龍王的是一口水井,井水深,能看見欲伸出水面的仿真龍頭。半山腰一條條蟠居的石龍,歷經千年風霜,護佑一方百姓平安呈祥,成了一道特有風景。三清殿高達三十米,中空為窟,是奉儒、釋道之始祖,神秘而肅穆。
養子溝之美在于一個險字。石門橫跨河面,橋下訇然中開,水簾撞擊巨石,浪花飛濺,驚濤拍岸,響徹十里“卷起千堆雪”,這雪像花、像霧、象飛沫,飄過清流,噴珠瀉玉地跌入潭內,那一個個圓形潭面,讓人望水息心,就像養子溝的美好心愿畫成了一個個圓滿的句號。看似柔弱的水并沒有選擇安逸,仿佛早已讀懂了人間百態,在崇山峻嶺間,隨緣順勢,一往直前。正是有了這樣大智慧,養子溝的水走出了曲徑,走向開闊,奔向了海洋。大山因水而生動,奇石因水而靈秀。群峰崢嶸,峻峭險奇,姿態萬千,有的如大佛端坐,有的似禽似獸,有的如龍騰如虎踞,有的如仙人朝拜。明鏡崖突兀而立,與云齊天,崖頂圓形巨石閃閃發亮,如明鏡懸掛。風動石如天外飛來,懸于山崖頂之上,又猶如從天而降,巧奪天工,栩栩如生,時有風吹石動之險,牛心峰峭壁直立,傲然向天,其險秀中原少見,游者稱奇。當年樊梨花要選擇這里作為靜養生息之地,就不難費解了。
養子溝之美在于一個奇字。有水就有靈氣,石徑清幽,流水潺潺,樹高林茂,讓人頓感世間可親,人間可愛。當水真正安靜下來的時,平靜的水面在太陽普照下,銀光閃耀,長滿苔草的巨石倒影在河里,水青石碧,純凈之境清心悅目,水光水聲令人迷醉。山水相依,五步一潭,十步一橋。后人給每一個潭起了浪漫美妙的名字,皓月潭,響水潭,碧水潭,雙龍潭。前面的一潭又與眾潭不同,只見一道山泉飛流而下,像一條玉帶掛在眼前,這大概就是“一彎流水玉飛聲”了。飛玉之下,則是似扇形沖積潭面展開,引得我們這一行師生個個拍手稱奇。相傳唐高宗念樊梨花征西功高,特賜其玉扇一把。那天梨花攜眾姐妹到這里踏青賞花,見此地綠竹滴翠,楊柳拂水。山花爛漫,鶯飛燕舞。眾姐妹相互嬉戲弄水,飛花濺玉之際,玉扇落入潭中,此潭因之而得名御扇潭。那個傳說中的桃花源不知與樊梨花養子溝之間是否的某種必然暗合,只知道越隨棧道依河而上,武陵漁人的感覺越強烈。水邊橋頭,總感覺有唐宋詩人在這里吟過詩,做過畫。西施曾在這里浣過紗,唱過歌。梁祝雙蝶在這里相依又相偎。因為常常有小橋流水的地方,很容易想到古代才俊佳人,他們的情感,是與河流聯系在一起的。
養子溝的美景,伴隨著春天的綠浪、夏天的蛙鳴、秋天的斜陽、冬天的月亮讓人沉醉。但與他處景點不同的是,養子溝有樊梨花在此生子養子才得以傳名后世,在鵝卵石硬化的路面上,百孝為先,十月懷胎,恩重如山,慈母手中線的石砌大字,古人的傳統美德和修身齊家的行為規范,就像這養子溝的水一樣,經流不息,綿延后世,這也是養子溝山水的榮幸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