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文良
眼下,第一批主題教育已經收官,第二批主題教育也已鋪開。在開展主題教育中,廣大黨員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按照“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查擺了在理論學習、政治素質、能力本領、擔當作為、工作作風、廉潔自律等方面的問題與不足,并列出整改措施。
然而,從一些黨員領導干部公示的檢視整改措施來看,有相當一部分是普適口號,如要“加強理論學習,增強黨性觀念”,要“強化擔當意識,勇于開拓創新”,要“牢記初心使命,提高服務本領”等。這一條條似乎站位很高,但找不出一條提高工作效率的具體舉措和解決群眾關心問題的具體方法。這種“模糊”的口號式檢視整改措施,對黨員干部沒有監督作用,對廣大群眾也沒有教育意義。
開展主題教育,不僅要在鞏固思想理論方面,更要在解決問題方面下功夫,讓群眾實實在在感受到主題教育帶來的新變化。如果理論學習圖形式、調查研究走過場、推動發展做樣子、檢視整改喊口號,甚至搞一些群眾似懂非懂的花樣文章,恐怕就遠離了開展主題教育的初衷。即使通過了主題教育的檢查驗收或效果評估,恐怕一些單位的問題還會存在,黨員干部的不足也不會消除。
廣大黨員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在檢視整改中,對自己的不足與問題,應從思想深處剖析原因,逐條逐項制定可操作、能落實、見實效的整改措施,細化到哪個問題采取什么辦法、何時整改到位,哪項群眾關注的問題運用什么方法、何時徹底解決,哪條自身的不足通過什么手段、何時整改到什么程度,等等。
同時,相關的黨組織或上級紀檢監督部門,對黨員干部的檢視整改措施或承諾,要跟蹤督導、真督實查。對檢視整改喊口號、敷衍應付、打官腔等問題,要依黨規黨紀嚴肅問責。唯此,方可推動黨員干部主題教育的檢視整改措施落細、落實,讓群眾真正滿意、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