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迭陽
2022年初以來,國際安全整體形勢呈現顯著下滑態勢,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全球地緣政治沖突風險顯著提升。另一方面,受全球范圍內疫情等多方面原因共同影響,全年主要經濟體經濟數據均不佳,助長了一些國家冒險主義和保護主義傾向。
在國際安全形勢惡化和中美戰略競爭的共同作用下,歐美國家對華強硬政策進一步升級,美國主導的對華“硬脫鉤”進程仍在持續。可以預見,短期內這些趨勢仍會持續,中國與歐美國家的關系也受中美戰略競爭影響而在短時間內難有改觀。這些因素對中資企業在相關國家(地區)開展國際化經營和項目工程建設造成直接或間接的安全隱患,影響隊伍穩定和員工的生命健康安全。
中資企業做好境外社會安全風險管理,可結合自身特點和境外業務性質,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發力:
一是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優化完善規章制度。建議中資企業在總部承擔國際化經營的職能部門設立與境外社會安全工作相關的部室,制定完善總體規章制度。企業給予其充分權限,用于協調內部資源調配,更好統籌開展境外社會安全工作;各派出單位要依據總部的上位制度制定下位制度,設立專職專崗,配備專兼職人員,具體負責下屬境外機構項目的社會安全工作,并督促相關工作落到實處;各境外機構項目要在總部和國內本部的指導下,結合境外實際,配備專職人員,制定完善具體實施細則,確保相關工作落到實處。此外,在每個國家(地區)指定一家規模較大或在當地經營時間較長、熟悉當地安全狀況的境外機構作為境外公共安全牽頭協調單位,統籌開展所在國社會安全管理工作。
二是實施動態管理風險機制,督促項目細化落實防范舉措。建議結合外交部等國家有關部委要求、中資企業黨組(黨委)工作部署和相關安保咨詢專業機構的風控建議,對境外不同國家(地區)機構項目實施五級動態管理風險機制,指導境外機構項目有針對性地開展防范社會安全風險工作。對紅色地區,禁止新的機構項目進入,對已進入的項目要求采取強化安防措施或有序撤離。對橙色地區,督促機構項目在作業前開展風險評估,制訂配套安防計劃,按流程審核批準后實施;同時,在實施過程中,根據項目所在地安全動態變化,不斷優化完善計劃,落實安保措施。對黃色地區和藍色地區,要求機構項目認真做好安全風險評估,完善應急預案,定期開展應急演練,熟悉應急處置流程。
三是采取自評和外評方式開展風險評估工作。建議針對社會安全風險長期存在或驟增的國家(地區),境外機構項目應按照“不進行風險評估,機構不能設立、項目不能投標、項目執行人員不能派出”的管理原則全面細致地開展風險評估,理論與實際并重、定性與定量結合,有條件的機構可聘用外部專業安保咨詢機構赴現場開展強化風險評估,用于自我風險評估的有效補充和完善。風險評估對象包括但不限于:近10年重大社會安全事件、針對中國籍人員的襲擊事件、該國地緣政治風險、內政情況、在野黨動態、對華政策等。特別要落實“境外公共安全要有資金保障”的原則,在風險評估報告中提出的應對措施應有境外公共安全費用預算予以保障,并將其納入項目經濟評價中。
四是加強風險信息的搜集、分析、研判和預警能力建設。建議境外機構項目要充分調動和利用系統內外各種渠道和資源,組織建立與我國和所在國政府部門、國際專業安保咨詢機構、當地情報信息專員和項目員工組成的當地社會安全風險信息網絡,重視識別安全風險工作,強化安全風險分析與研判,增強對相關風險活動的預知預警預防能力。例如,可以結合項目所在地安全動態,以安全日報、周報等形式及時發布安全預警信息;對高風險及以上國家(地區)持續開展安全風險評估和受威脅影響分析,逐步構建風險信息數據庫,并引入專業分析方法論,對相關信息分析研判,科學指導境外機構項目開展好防恐工作。
五是加強與當地社區日常溝通聯系,不斷提升公司社會形象。建議境外機構項目要積極轉變觀念和態度,消除在當地社區留下的古板印象,要多關心當地社區的未來發展和急迫需求,多參與當地社區組織的公益等社會活動,在從當地賺取項目利潤的同時注重反饋造福當地社區,努力融入當地環境,促進雙方和諧共處,提高當地就業率,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結成牢不可破的命運共同體。一旦未來有危及項目安全的跡象出現時,當地社區才有可能和動力提前向項目發出預警信息,以便及時采取有針對性防范措施,規避不良結果的發生或降低一旦發生突發情況后造成后果的嚴重性。
六是強化安保設施和安保力量配備。建議境外機構項目要進一步加強高風險及以上區域辦公室、住地、基地、營地、固定和移動作業場所的安保設施和安保力量配備,嚴格落實人員倒班路途的安防要求,重點完善出入口、營區外圍的防御設施,強化防彈房的防護性能,確保閉路電視和闖入者檢測系統等電子安全系統的正常使用;進一步加強門衛管理,避免可疑人員和車輛混入;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加強應急演練;認真開展安保對標,及時整改存在問題。
七是完善境外公共安全培訓機制,增強應急處突能力。結合境外項目實際,建議采用集中培訓或送課上門的方式,對即將前往或已在高風險及以上國家(地區)的員工分批分次開展境外安全培訓,同時將相關內容加到理論和實操訓練中,有效增強境外機構項目安全管理綜合能力,以及員工自衛防范技能和生存能力。
八是嚴格境外員工外出管理。建議隨時關注周邊安全形勢,減少不必要出行,出行前一定要盡量預估出行期間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或薄弱環節,評估結果安全可靠的,也要按規章制度履行好出行審批工作,出行期間避免前往宗教場所、高檔酒店、購物中心、游行示威等人群密集或安全敏感區域,避開夜間、凌晨、上下班交通高峰期或當地節假日。在高風險及以上國家,必須全面規劃多條出行路線,降低風險。要隨身攜帶有效身份證件,不露財、不炫富,如遇當地警察或安全人員盤查,在確認對方合法身份后禮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