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虹
(華藍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廣西 南寧 530011)
建筑設計在建筑領域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隨著能源逐步緊缺,建筑市場的競爭壓力逐漸加大,建筑節能成為當下建筑設計的主流思想,可以有效緩解建筑業高能耗的問題,是未來建筑業發展的主要趨勢。為此,設計人員應加強對建筑節能理念的理解,借助有效手段,實現建筑節能,提升建筑物的節能效果,促進行業及社會經濟的良性發展。
建筑節能主要是在建筑工程設計過程中融入節能理念,借助資源優化配置等手段,實現提升資源利用率、減少能耗的目的。在建筑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應選擇可以循環利用的建筑材料,實現對建筑材料的二次循環利用,有效節約材料的投入成本。在材料的選擇上,應選擇無毒、無害的環保材料,減小對環境的污染。這樣做既能夠實現建筑性能的優化,滿足建筑使用者的多元化需求,還可以減少建筑工程項目建設對周圍生態環境的影響,降低建筑污染,為人們提供一個健康、舒適的建筑使用環境[1]。
現階段,環境破壞問題日益嚴重,隨著全球性能源危機的加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破壞環境的嚴重后果,一味地追求經濟效益,是無法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的。環境是人們賴以生存的保障,環境資源是社會經濟健康、穩定發展的基礎,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動力。當前,我國環境資源緊缺問題十分嚴重,能源消耗量大、資源短缺的現狀,嚴重影響了經濟的發展,為了緩解這一問題,各行各業都開始重視節能減排措施的應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來實現節能降耗,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建筑業是能源消耗較大的行業,在建筑項目如火如荼開展的當下,建筑行業造成的資源浪費無疑加劇了資源短缺問題。在建筑設計階段,融入節能設計手段,減少能源的使用與消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能源緊缺問題。作為社會發展的支柱型產業,建筑業是我國人居環境改善、經濟建設與城市發展的著力點,行業擴展性極強。同時,建筑節能的發展,可以有效促進節能產業的發展,為自身及相關產業帶來發展動力,助力建筑業及相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建筑業融入節能理念及手段,是一項較難實現的任務,建筑設計一環扣一環,且專業性強,涉及到的專業知識較多,如果想要在建筑設計中落實節能設計,必須從多個專業角度對建筑結構進行綜合性分析,結合建筑需求,優化建筑節能設計。在建筑設計過程中,有效融入節能技術,對設計人員的要求較高,不僅要求設計人員具備先進的設計理念,還要求設計人員具有豐富的從業經驗、較高的專業水平、以及較廣的知識面,能夠應對建筑設計重難點及與建筑相關的各類專業難題。為此,我們應深入探索建筑節能設計的要點,掌握實現建筑節能的關鍵技術,進而更好的實現建筑節能設計,為人們提供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的同時,促進行業的穩步發展[2]。
建筑業在經歷多年的發展后,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成為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柱型產業,而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都有開始也有衰落,只有不斷的創新,才能保持行業的動力,節能就是當下建筑業發展的新方向。現階段,一些建筑項目的節能設計理念落后,設計企業對員工節能理念及節能技術水平培訓不足,導致建筑設計方案的節能效果不理想。節能理念應在充分了解項目所在地情況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設計出最佳的建筑節能方案,而實際設計工作中,很多設計方案存在生搬硬套的問題,從表面上看,建筑項目建設采取了節能措施,但卻沒有真正實現建筑節能設計的初衷,甚至會影響建筑的耐久性。此外,一些設計人員在建筑方案設計時,只考慮短期的利益,關注某一項指標的提升,例如,對某項施工工藝進行優化,而節能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一些節能手段雖然短期內可以實現較好的節能效果,長期使用卻存在很多不足,甚至會發生返工的情況。
建筑設計階段,為了更好的實現建筑節能,促進行業及社會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建筑設計人員應深入擬建項目場地進行實際調研工作,對擬建項目所在位置地質情況及周圍環境情況有充分的了解,進而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設計與項目實際情況相符的節能措施,才能獲得建筑節能最大化的效果。而實際情況是,一些設計人員對擬建項目當地的現場勘察與調研工作不足,某些參數和數據都是由同類項目或之前設計經驗估算得出的,沒有準確的數據支持,這樣設計出的建筑設計方案及施工設計圖紙不僅無法實現節能,還可能會因與實際情況不符,而發生設計變更或返工,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3]。
4.1.1 因地制宜
這里所說因地制宜的“地”字并不是土地,而是指建筑項目擬建位置的區域,建筑項目所在區域的不同,其氣候特征也有所區別,建筑節能應與項目所在區域的氣候特征相符合,不可以隨意的借鑒或套用其他建筑項目區域的節能標準及要求。相鄰建筑之間的間距設置應科學、合理,多層建筑和高層建筑的位置布置,應在滿足土地資源利用率要求的基礎上,滿足人們的采光需求及防火間距需求,盡可能的提升建筑群內部的綠地面積,減少硬化地面的面積,進而降低建筑物接收的地面反熱輻射量,降低區域范圍內的熱島效應,從而實現降低環境溫度的目的。同時,嚴格控制建筑結構自身的型體系數,要求符合節能規范的相關規定,建筑物的外墻應盡可能減少造型上的凹凸設計,力求外墻平整;在進行建筑門窗設計時,窗洞的預留面積不得過大,對墻窗面積比進行嚴格的控制,可以采取淺色或透明玻璃,要求門窗材料的保溫性能、水密性以及氣密性符合相關要求;建筑外墻、屋面應既滿足隔熱要求,又滿足保溫需求,保溫材料應具有防內部結露、滲水、發霉功能。
4.1.2 循環使用
在建筑節能設計中,通過資源回收利用方式,對特定建筑進行資源優化設置,進而實現對能源的循環利用。自然界的各項資源具有多種環境性能,使用自然資源可以將建筑對周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為此,在建筑節能設計中,應積極引入自然資源,并對其進行合理的配置,例如借助太陽能、風能等資源,實現能量的轉換,為建筑提供能源支持,實現保護和優化建筑環境的目的,使可再生資源的利用更為科學、合理。
4.1.3 舒適性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越來越重視建筑的品質,特別是居住及使用舒適度方面。設計人員可以將建筑與自然環境進一步融合,進而為建筑使用者提供一個溫馨、健康、更貼近自然的環境。建筑舒適性包括很多方面,例如,室內溫度、建筑采光、通風等。在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應加強對建筑物舒適性的重視,針對采光、通風等方面的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從而提升建筑物的舒適指數,更好的滿足人們的建筑使用感受。
4.2.1 建筑選址及布局
1)選址,建筑建設中,選址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應保證選定位置的自然條件及區域環境適合節能型建筑的運營。建筑選址的基本前提是,建筑物應具備夏季納涼、冬季采暖的功能,為此,建筑選址應以節能、納涼、采暖作為目標。除此之外,區域氣候條件是影響建筑節能的關鍵因素,對實現建筑節能是非常重要的,適宜的氣候條件可以提升建筑物的冷熱負荷能力,通過合理的設計手段,就可以降低建筑結構對外界能源的消耗。為此,在建筑節能設計時,設計人員應做好現場勘察工作,綜合考慮各方因素,選擇合適的建設地點。
2)朝向,建筑朝向是平面布局的重點工作,建筑朝向的科學、合理,可以保證建筑具有較強的冬季采暖功能,減少因外界冷空氣影響而產生的能源消耗;也可以有效控制光照范圍,保證室內的通風,夏季為人們提供涼爽的空間。為此,在朝向設計時,設計人員應綜合考慮熱效應、節能等因素,選擇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的朝向,避免東西朝向設計,防止發生東照西曬問題,減少光照問題對建筑環境的影響。
3)間距,建筑物獲得熱量的主要方式就是光照,城市建筑用地面積小,為了提升土地利用率,通常會縮小相鄰建筑之間的距離,這會導致建筑物接收到的日照不足問題。為此,在建筑間距設計時,設計人員應以滿足建筑日照需求為原則,進行多方面考慮,確定最佳的建筑間距。
4)外型,建筑形體不需要太多復雜的設計,應以簡單為建筑外型設計的原則,避免出現太多凹凸的造型設計,設計人員可以結合建筑周圍建筑風格、建筑建設目的及節能需求進行綜合考慮,設計出科學、合理的建筑外型建設方案。
5)節能系數,通常情況下,建筑節能系數應在0.3范圍內,在合適的系數范圍內,設計人員可以適當擴大建筑物的進深,例如,住宅建筑一般以10~14m,長度55m為最佳。
4.2.2 建筑平面設計
平面設計可以實現建筑物結構設計、生產、生活等方面的需求,其包含建筑使用率、采光、建筑功能等多方面的設計因素,為了更好的提升建筑的節能效果,在進行建筑平面設計時,設計人員應綜合考慮局部熱效應、建筑溫度、外部因素等建筑節能有關的因素,有針對性的進行平面布局,進而使建筑平面更好的滿足節能需求,利于實現節能目的。
1)整體布局,在進行建筑平面布局設計時,設計人員應采用整體布局理念,在保證建筑質量與安全的前提下,減少建筑結構周圍的護欄設施,減少夏季熱輻射,增加冬季的光照范圍,從而減少建筑運營時空調的使用率,減少能耗。
2)熱環境設計,建筑項目的熱環境設計,可以有效實現建筑節能、減少能耗的目的。以住宅建筑為例,將建筑內部結構中的臥室、客廳等人們的主要活動空間,設置于平面結構的南側,將廚房、衛生間等輔助功能空間,設置于建筑結構北側,是最科學、合理的熱環境方案,建筑運營時的節能效果最好。
4.2.3 圍護結構設計及材料選擇
1)屋面,屋面是建筑節能設計中最容易被忽視的結構,屋面設計不當,會對頂層建筑使用的舒適度造成嚴重影響,也不利于建筑節能目的的實現。在選擇建筑屋面結構保溫性材料時,設計人員應在保證屋面結構厚度符合相關要求的基礎上,選擇低密度保溫材料;同時,吸水性較強的保溫類材料,對屋面的建設并沒有助力,因此,選擇材料時,盡量不選擇此類材料。當前階段,生態型建筑逐漸被人們重視,高效保溫類材料在建筑屋面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設計人員可以結合項目實際需求,進行此類材料的選取。此外,種植屋面和遮陽屋面的應用效果較好,在建筑節能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績,設計人員可以在設計屋面時,借鑒此類型屋面進行方案設計。
2)墻體,建筑結構中,墻體結構所占比例最大。建筑節能墻體結構中,復合墻體的應用最為廣泛,且使用效果較好。復合墻體是按照節能需求,在建筑基礎墻體結構的外側,增設絕熱保溫層,幫助墻體發揮熱工性能。通常情況下,借助節能方式對基礎墻體結構、復合節能保溫結構材料進行區分,可以分為外部保溫和內部保溫技術兩類,外部保溫技術是最為常用的墻體節能技術,節能保溫效果顯著,在一些舊建筑改造升級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是現階段最為高效的墻體節能保溫方式,在墻體保溫方面,具有無可替代的地位。
3)窗體,建筑物的很多因素都會對建筑結構的整體熱工性能產生影響,例如,建筑窗體材料、玻璃類型、遮陽方式等。為了降低建筑能耗,在進行建筑窗體設計階段,設計人員應選擇熱工性能較佳的節能材料。同時,減少窗墻比例對建筑節能性能的影響,在窗體設計時,設計人員應結合項目實際情況,對項目的環境因素進行綜合考慮,通過合理的窗墻面積比例設計,減少建筑空調系統的使用能耗。窗體周圍框架與墻體連接部位應使用密封材料處理,一般常用的材料為密封膠、或水泥漿,這類材料的密封性能較好,可以提升建筑的防滲性能,減少建筑內部能量的損耗。
4.2.4 綠化設計
種植綠色植物,不僅可以提升建筑環境質量,還可以有效降低噪聲,有利于建筑物內部環境實現溫度適宜要求,尤其是在夏季,建筑外部環境溫度較高時,植物茂密的樹葉可以有效避免建筑被太陽光直射,保證室內溫度的適宜。在噪聲污染較為嚴重的地區,在噪聲污染區域與建筑間設置綠化帶,能夠減小噪聲對周圍環境的影響,為人們提供一個舒適的建筑使用環境。
4.3.1 工程概況
某住宅小區,共10棟住宅樓,建筑層數為12層。此住宅小區對節能的要求較高,節能設計的難度大,為了確保住宅小區的建設質量,設計階段,設計人員在嚴格按照相關標準進行設計時,綜合考慮各方因素,最大限度的滿足了節能需求。
4.3.2 節能設計方案
為了確保住宅布局可以有效節約建筑能耗,實現住宅建筑節能目的,本項目在設計階段,同步開展了節能設計。在進行建筑平面布局時,設計人員注重對空氣對流因素的有效利用,采取有效的布局措施,加強內部空間空氣對流的應用,并對門窗開啟面積進行精確測算,制定合理的門窗比例,有效提升節能效果,經能耗計算,此種設計方式的節能率占該住宅建筑總節能效率的5%左右。在窗體材料選擇時,為了滿足該項目遮陽的硬性指標,選擇了高熱透反射鍍膜玻璃材料,這種玻璃的遮蔽系數與光透射比可以互補,因此,設計人員還應考慮對建筑功能進行合理設計,在保證室內光照的基礎上,實現節能。一般情況下,在熱橋位置應用墻體保溫砂漿,就可以很好的實現建筑對墻體隔熱性的基礎需求,但是該住宅項目對建筑節能效果的要求較高,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采用了砌體一同使用保溫砂漿砌筑的方案,這樣可以有效提升墻體結構的蓄熱能力。保溫砂漿的厚度不得隨意設定,一旦蓄熱性過強,會造成額外的能耗損失,為此,在保溫砂漿厚度設置時,應通過反復測試,確定最佳的厚度,進而確保保溫砂漿充分發揮其作用,保證墻體的蓄熱性能達到最佳狀態。保溫砂漿厚度的設置,應符合可操作性原則,經反復測試,本項目的保溫砂漿厚度以20mm左右為宜,可以使建筑節能效果達到最佳狀態,且具有可操作性。
4.3.3 節能效果
經過反復驗算,本項目節能設計后,建筑的綜合能耗可以降低20%,節能效果較好[4]。
為了進一步提升建筑節能設計方案的設計水平,設計人員應不斷學習先進的設計理念、節能技術,并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改進設計方式,進而設計出節能效果更好的建筑節能方案,助力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為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對當前建筑業的發展情況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建筑節能對建筑業的影響較為深遠,在未來建筑業發展中發揮的作用巨大。為此,設計人員在進行建筑方案設計時,應充分重視節能理念的應用,通過合理的手段進行建筑節能優化,進而提升建筑的節能效果。我國國土面積較大,不同地域位置的地理條件、氣候條件不同,人文環境也有所不同,在建筑設計時,設計人員應根據擬建項目所在區域的實際情況,進行資源的合理利用,進而實現建筑節能、減少能耗的目的。
為了提升建筑節能方案的設計水平,設計企業應結合當前建筑節能設計的發展現狀,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進而約束設計人員的行為,使其能夠在設計工作中,積極主動的融入節能設計理念。首先,設計企業應明確管理體系的內容與責任制度,將設計人員的責任與義務劃分清楚,使每名設計人員都能夠了解自身的工作內容及重要性,在設計工作中,積極主動的進行節能環保理念的融入,同時,將責任落實到個人,強化設計人員的責任意識,使其在日常設計工作中有效約束自身行為,進而確保建筑節能設計工作的合理性、科學性,進而提升建筑節能設計方案的設計水平,利于各項節能措施的落實。其次,建立獎勵制度,通過精神、物質的雙重獎勵,激發設計人員的積極性,積極主動的探索有效的節能方法,在設計過程中,將其與建筑項目設計任務融合,設計出與建筑項目實際相符的節能方案,提升建筑節能方案的設計水平。最后,建筑節能設計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對社會經濟的發展也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相關部門應制定科學、合理的建筑節能設計規范,以此為依據開展的設計行為可以更加嚴謹,有助于節能設計整體水平的提升。
建筑設計的主要實施者是設計人員,設計人員的專業素質會對建筑設計方案的質量有直接影響,為此,為了保證建筑節能設計方案的質量,設計企業應對設計人員進行全方位的培養,提升設計人員的節能意識,傳授先進的節能技術,強化設計人員的責任心,進而保證在建筑設計階段,設計人員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節能設計工作中,應用先進的節能設計理念,與專業技術水平,設計出符合項目需求的高水平節能設計方案,同時,對設計過程遇到的問題進行總結,將其轉化為自身經驗,進而不斷提升自身專業能力。在設計人員選聘時,設計企業應選聘節能設計經驗豐富、技術水平專業的人員,這樣組建的設計團隊,專業能力強,可以有效保證設計方案符合建筑節能需求,并保證設計水平。同時,設計企業應定期組織培訓,向設計人員傳授先進的節能設計理念及技術,也可以組織討論小組,針對設計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討論,集眾人智慧,制定節能設計的最優解,實現節能理念與建筑設計的融合,提升建筑節能的整體水平。此外,設計企業應做好引導工作,使設計人員可以在設計過程中,自覺將建筑設計與節能設計融合,通過反復的測算與優化,使得建筑節能設計方案更為科學、合理,進而減少建設過程中因設計問題出現停工或變更的概率,充分發揮建筑節能設計優勢,為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助力[5]。
在建筑設計方案中,引入節能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建筑運營過程中的節能效果,在提升建筑品質的同時,實現保護環境的目的,促進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為此,在實際工作中,設計人員應充分認識節能設計的重要性,掌握節能設計的要點,并在實踐中不斷學習與優化設計措施,進而更好的提升建筑節能效果,保證建筑節能目標的實現,緩解能源緊缺問題,促進建筑業的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