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旺
(山西五建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13)
眾所周知,建筑工程項目建設需要使用大量人力物力資源,其復雜的結構決定了必須依靠專業技術和設備,露天環境下施工更是易于受到氣候和地質因素的影響,這些都給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管理工作增加了一定難度。信息時代下,建筑企業必須積極轉換管理思維,在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管理工作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構建完善的管理體系,對建筑施工現場予以科學布局[1],優化施工資源配置,強化施工管理人員的質量安全責任意識,促進管理目標的達成,降低風險幾率,減少不必要經濟損失。在此情況下建筑企業根本利益將得到有力維護,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強化自身競爭力,為企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建筑施工安全深受現場管理的影響,倘若施工人員隨意丟棄建筑垃圾,材料設備使用后沒有及時保養維護,施工現場混亂,勢必會對施工造成干擾。加強對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的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合理規劃施工現場各個區域,保持施工現場的整齊和潔凈,避免施工隊伍之間出現矛盾和沖突,還能預防施工人員操作過程中出現安全事故,及時明確安全標識,出現突發狀況能夠迅速抵達安全區域,對保障建筑施工的連續性和安全性有重要的作用。
材料浪費現象在建筑工程建設施工階段屢見不鮮,常見于材料存儲和使用環節,一旦材料被環境侵蝕性能下降,或者使用不規范引起損耗,將會造成嚴重浪費,導致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急劇上升。加強對施工現場材料和設備的管理,從源頭上防范質量低劣的材料和存有安全隱患的設備進入施工現場,運用合適的方法保管材料設備,在材料設備使用階段督促施工人員規范化操作,盡可能減少材料損耗量和設備故障事件,節約施工成本投入,能夠實現建筑工程項目經濟效益達到預期。
一直以來,衡量建筑工程的主要指標就是施工質量,高質量的建筑工程項目往往會收獲更多社會及經濟效益,建筑企業也能獲得口碑利潤的雙豐收。加強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管理工作,建立質量監督控制制度,強化全體人員的質量控制意識,通過對質量問題的外在表現及誘發原因進行分析,采取技術交底、質量檢查、質量整改等防控措施,致力于將質量病害扼殺在萌芽之中,保持建筑工程各個施工環節環環相扣,總體施工效果會達到更優。
現如今,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管理工作的一個突出問題是現場布局不合理,缺乏整體規劃,沒有劃定固定區域擺放機械設備和施工材料,而是將施工材料隨意放置在不同區域,堵塞施工道路交通,影響現場環境的整潔,施工人員需要頻繁繞路,增加勞動量。同時,雜亂的施工現場還會影響施工人員視野的通透性,視線所及范圍內遍布大量的材料和機械,很難從中快速找到需求物資,耽誤了寶貴的時間,建筑工程施工效率較低。這樣的環境下施工作業人員更容易遭遇危險,造成人身傷害,可見施工現場布局欠考慮會給建筑施工埋下巨大安全隱患。
管理制度是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管理工作規范化、有效化開展的指導依據,目前建筑企業構建的管理制度中關于現場管理的條例不夠細致,未能實現對施工現場全方位、立體化的監管,因而滋生了進度延誤、質量問題和安全事故,給現場工作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了嚴重威脅。因為施工現場管理制度中缺少嚴謹的崗位責任制度、考核與獎懲制度,對施工人員崗位職責劃分不科學,采取的激勵方式比較單一,沒有對違反制度的個體進行嚴厲懲戒,所以管理制度起到的作用比較有限,建筑施工過程中人員操作失誤、監管責任落實不到位、整改工作難開展的現象頻發,建筑工程建設施工所面臨的風險較多。
材料是建筑施工不可缺少的物資,品質優良、符合施工所需的材料會對建筑工程質量目標達成產生積極影響,反之亦然。有些建筑企業在材料采購、存儲和使用環節疏于管控,材料采購階段沒有認真檢查材料的質量、規格、性能,致使劣質材料流入施工現場;材料存儲交給管理經驗不足的管理人員,他們沒有規范合理的保管和養護材料,施工材料發生了嚴重損耗;材料使用環節,沒有限制材料配額,施工隊伍可以隨意領用材料,施工人員不規范操作浪費的材料不在少數,而且忽略了對材料的再次檢查,有些材料因保管不當受潮,成為了危害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的主要因素[2]。
作為施工管理工作的實施者,施工管理人員質量安全意識的強弱會對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安全產生直觀影響,在現場管理工作中,任何一個環節的疏漏都有可能破壞施工的連續性,造成工期延誤和質量安全問題。特別是主觀因素釀成的質量安全事故并不少見,有些施工管理人員抱有僥幸心理,覺得一時的失誤對整體施工效果不會產生影響,正是受到這種錯誤思想的支配,質量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實遇到極大挑戰。以安全隱患的整改為例,安全管理人員發現安全隱患時要求相關責任人立即整改,卻沒有動態跟蹤整改過程,整改過后也沒有對具體工作效果進行審核,導致安全管理流于表面,現場工作人員承受了重大風險。
確定場地面積和建筑規模后,要結合建筑工程施工需求布置施工現場,劃分施工區和生活區,保持各個區域的相互連通和互不干擾。采用全封閉式管理,施工期間禁止無關人員出入,設置車輛和人員通行入口,其余位置全部使用圍擋,圍擋內側禁止堆放垃圾和雜物,以防壓力過大引起圍擋倒塌。在施工現場布置臨時用水用電,對線路進行合理布設,采取保護措施,將水電線路遍布施工區、生活區,滿足建筑施工及日常生活的用水用電所需。低碳經濟時代下,建筑工程施工中應用了許多不同種類的節能型材料和設備,對施工人員的節約意識有著一定要求,在施工現場管理工作中引入低碳節能思想,科學細致的規劃施工場地,以達到節能降耗、保護環境的目的。既要預留足夠的施工空間,又要保證材料、設備、車輛能夠正常進出,保持高效穩定的施工狀態。建筑施工往往要使用一些大型器械,要為這些施工器械規劃停放和使用的場所,保持道路通暢,施工器械可以順利抵達施工區域,加強各個施工環節的銜接。對于需要能源驅動運行的設備,當前工序如果用不到相關設備,應該立即斷電,節省能源,防止設備誤觸引發安全風險。建設專門站點用于接收物資,車輛運輸物資抵達施工現場后,搬運人員輕拿輕放,分門別類的將物資運送到倉庫保管。為了減少施工污染物質的生成,在建筑施工現場建設全封閉和半封閉式的加工場所,將產生大量污染物的工序搬到這些區域進行,實現安全、綠色、文明施工。
建立健全的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管理體系,規范各部門、各崗位人員的行為,營造風清氣正的施工氛圍,調動全體參建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強化現場管理成效。施工現場管理體系重點包括:一是崗位責任制度,根據施工管理人員所處崗位劃分工作職責,保證員工個體職責存在差異,用完善的制度條款來約束員工,增加員工對崗位職責的認識,督促員工認真履行崗位責任,平時加強自我反思和自我總結,爭取以更高的效率完成施工任務。二是檢查制度,將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檢查相結合,線上檢查和線下檢查相結合,對建筑工程質量安全問題予以準確掌握,信息化技術在現場檢查工作中的應用可以幫助管理人員第一時間發現質量安全隱患,需要及時公布檢查結果,納入到績效考核中,與員工獎懲掛鉤,以喚醒施工人員的危機感,使其更加專注于自身技能的提升,做好施工工序的自檢工作。三是專業管理體系,指出參與建筑工程建設施工的人員必須持證上崗,不具備相應資格證書的人員不允許從事特種作業項目,經過對員工的專業化管理,優化人力資源配置,旨在將技術復雜、危險程度高的工序交給專業技術人員負責,降低施工風險[3]。四是獎懲制度,創新獎勵方式,對于建筑施工現場管理工作中表現優異的員工給予多重褒獎,滿足其物質精神需求,表現不佳的則要進行嚴厲處罰,避免類似問題重復出現,提高施工人員專注力和施工效率。
為了保證材料質量合格,得到充分利用,要在材料進場時分批次的抽取樣本,送交給專業機構對材料性能進行測定,確定材料各項性能指標完全與建筑施工要求相符,不合格材料要與供應商協商退換。將不同種類的材料按照保管需求予以存放,采取防水、防火、防潮措施,防止材料在保管環節受潮或遭到腐蝕而蒙受損失。加強對庫存材料的管理,分析當前儲備材料數量是否充足,缺少某種常用材料要及時安排材料的采購事宜,保證不會耽誤施工,強化工序間的密切銜接,建筑施工能夠獲得有力的物質支持。根據施工任務為各個施工隊伍發放材料,倘若發現材料損耗過高要查明原因,過度浪費材料的人員要承擔相應費用,警示全體施工人員在建筑工程建設中注意節省材料,滲透節約理念。有些施工人員為了一己之私偷工減料,施工現場管理工作中要對這類行為予以嚴厲打擊,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維護建筑企業的經濟利益。
設備管理方面,對機械設備進行全程監管,進場設備必須具有優越性能,運行狀態穩定,將設備安置在陰涼、干燥的環境下,防止外界環境因素對設備性能和使用壽命造成不良影響。短期內不用的設備要及時安排退場,保持施工現場的整潔性及施工人員視野通透性。通過對設備操作人員進行培訓,傳授其設備操作技巧,確保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機械設備操作的準確規范,能夠充分發揮對維護進度質量的積極作用。采用預防性檢修策略,在線監控每個機械設備的運行狀況,智能管理系統會在發現設備運行異常時迅速將其鎖定,提醒檢修人員設備潛在故障點,使之高效完成檢修工作,機械設備在短時間內恢復正常運轉,不會耽誤正常施工作業。部分機械設備使用期間會發出巨大噪音,要采取隔音降噪措施降低噪音分貝,或是將該道工序挪到室內進行,以踐行綠色施工[4]。
要想從根源上避免建筑工程施工階段出現質量安全事故,必須意識到人為因素對質量安全事故的影響,強化施工管理人員的質量安全意識,將全員化、全過程監督管理落到實處。建筑企業可以利用信息化技術開展培訓工作,將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的常見危險源及控制方法制作成視頻和動畫,搜索歷年來建筑工程項目施工中發生的質量安全事故增加說服力,引起施工管理人員的危機感,使其在建筑施工中主動防控施工現場危險源,降低風險對自己和他人的侵襲。信息化技術還可以應用于技術交底工作,利用虛擬現實技術給施工人員創造身臨其境之感,在虛擬環境下進行工序施工和設備操作,糾正施工人員的錯誤行為,提高他們的施工效率和準確度,可以避免現實施工中出現誤差和錯漏,這種培訓方式更易于被施工人員所接受,培訓效果較好,大大降低了質量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5]。
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管理的重中之重,在施工工地入口、施工所用的臨時用電設備周邊等位置,需要放上安全警示標志,提醒施工人員堅持安全施工,時刻謹記安全的重要性,讓他們的施工行為更規范,進而讓施工安全得到基本保障。此外,建筑企業安全管理人員要結合施工工地所在地的地質、氣候條件選用與工程施工相吻合的安全管理方法,構建完善的安全管理體系,保證整個施工過程的安全高效。在進行工程建設的時候,需要將安全隱患的檢查和整改予以落實,成立現場安全監督小組,頻繁檢查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各個危險源的控制情況,安全管理人員要督促施工人員將存在安全隱患的地方及時整改,跟進整改工作,確定整改合格后才能繼續施工,徹底排除施工現場的安全隱患,從而使得施工安全得以保障,維護建筑企業的利益及現場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
影響建筑工程施工進度、質量、成本、安全的因素較為多元化,加強施工現場管理工作要從多個角度著手,保證各項管理舉措的落實。當務之急是要對施工現場予以合理布局,健全施工現場管理體系,加強施工現場材料和設備的監管,強化施工管理人員的質量安全意識和專業素質,從而降低各類風險隱患對建筑施工造成的負面影響,營造全員協同合力共同監管的格局,踐行安全、綠色、節能施工理念,為建筑工程的高質量現代化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