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揚龍
(安徽省霍邱縣動物衛生監督所,安徽 霍邱 237400)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進入高質量發展的穩定時期,畜禽業的整體規模在不斷擴大,雞大腸桿菌病是畜禽養殖過程中發病率最高的疾病,為切實提高雞的抗病能力,降低養殖的經濟損失,許多養殖企業會使用抗生素,但容易造成抗藥性的產生,不得不增大藥劑量的使用,出現惡性循環,如何正確使用抗生素便成為養殖工作的關鍵任務,中草藥憑借其殘留少、綠色無毒的優勢在雞大腸桿菌疾病防治方面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在我國社會經濟迅猛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質量得到了顯著的提升,隨之而來的是我國家禽養殖產業的快速發展,雞養殖的規模和數量都在日益增加,而相關疾病問題也逐漸顯現出來。雞大腸桿菌疾病作為雞養殖過程中最為常見的疾病之一,是一種細菌性的傳染類疾病,尤其是在如今規模化的養雞場中十分容易造成整個雞群的患病情況,對養雞場的經濟效益和可持續健康發展起到了阻礙作用。具體而言,雞大腸桿菌疾病是由病原性大腸艾希氏桿菌引起的禽類傳染病,在患病之后不僅會導致胚胎和幼雛的死亡,而且病雞也會出現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癥狀,誘發敗血癥、氣囊炎、腸炎以及大腸桿菌性肉芽腫等問題,同時大腸桿菌疾病通常情況下會和酶形體病一同出現,進而導致病雞感染其他疾病,比如新城疫、禽流感和巴氏桿菌疾病等等,這些都極大地增加了養殖企業對于疾病的治療難度。
除此之外,如果帶有大腸桿菌病毒(菌)的雞肉流入市場的話,廣大民眾也有可能感染腸外道致病性大腸桿菌,從而給民眾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現階段,大多數養殖企業主要采取注射疫苗的方式來預防雞大腸桿菌疾病,并且致病性的血清類型較多,比如O1、O2、O18等等,但是由于不同地區流行的雞大腸桿菌疾病的血清型也具有較強的差異性,難以找出針對性較強的預防疫苗,加之抗生素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藥物殘留也比較高,長時間不規范的使用會造成病菌出現耐藥性,大腸桿菌的變異幾率也會增加,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
在雞大腸桿菌疾病的防治過程中,養殖企業的相關技術人員可以科學合理地使用中草藥,有效解決抗生素等其他藥物在使用時存在的抗藥性強、藥物殘留多等弊端。一方面,有利于實現良好的抑菌效果。比如黃芪、柴胡、甘草、金銀花以及五倍子等傳統的中草藥中含有多種抑菌活性成分,其水煎液對于大腸桿菌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并且同一種中草藥藥材中會包含許多抑菌成分,對于防治雞大腸桿菌疾病能夠在多個靶點發揮差異化的抑菌和殺菌作用。與當前使用較為廣泛的普通抗生素類藥物相比,中草藥防治手段并不是采取針對性治療的方式,而是對整個畜禽養殖過程進行整體化的病菌預防和控制工作。雖然一部分中草藥在實際使用的時候可能并不具備較為直接的抑菌效果,但是相關人員可以依托于復方中草藥配方,科學結合其他中草藥進行配伍使用來顯著提高中草藥的抑菌功效[2]。
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雞群的免疫力。傳統的抗生素等化學合成藥物雖然起效時間短,但是其主要針對的只是大腸桿菌這種致病性細菌,在整個防治環節中藥效并不需要作用于雞群的免疫系統,長此以往雞群由于免疫系統一直沒有得到切實的改善,待抗生素的藥效逐漸消退之后,雞群的免疫能力和抗病菌能力也會逐漸降低,從而給其他疾病的發生以可乘之機。反觀中草藥的防治方式,中草藥治療配方中的主要藥物成分為有機酸、生物堿多糖以及苷類等等免疫活性物質,其實際的工作機理是以調整和優化雞群的身體免疫系統為基礎,以此來顯著增強雞群自身免疫力以及抗病菌感染的能力,即便不具備抗生素等傳統化學合成藥物的較快藥效,但是相關管理人員能夠在盡可能保障雞群身體機能健康、安全的前提之下對大腸桿菌疾病實行治療,徹底清除雞群的致病性病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藥到病除,從而獲得長期性的優質臨床治療效果。
除此之外,有利于緩解雞大腸桿菌疾病的耐藥性。當前致使雞大腸桿菌疾病防治難度較大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病菌出現耐藥性。由于相關人員沒有規范地使用抗生素等藥物,經常會造成大腸桿菌菌株出現耐藥性,甚至還會引發抗生素交叉耐藥的狀況,加之新型抗生素的開發周期較長,難以趕上大腸桿菌耐藥性菌株出現的速度,所以此時就需要引入中草藥防治的方式。當前根據相關實驗研究表明,中草藥防治方法尚未出現病菌耐藥性的問題,比如大黃、蒼術以及金銀花等等,這些中草藥藥材能夠著力清除出現抗藥性的大腸桿菌質粒,消滅具有耐藥性的菌株,從而達到清熱解毒的藥效[3]。
當前,經過許多的研究表明,中草藥的大多數單體成分均具有細菌呼吸、代謝以及生長的抑制作用,以此來達到對相應細菌的抑制和消滅的目的。中草藥是中華傳統文化中寶貴的物質財富,近年來越來越受到社會和人民群眾的重視,國內許多科研機構和技術人員已經對中草藥藥材開展了大量的實驗研究,通過水提或者醇提等方式對中草藥中的有效成分進行科學地提取,再運用液相色譜分析法合理提取中草藥藥材中的有效單體成分。與此同時,一部分技術人員也通過大量的體內和體外抑菌試驗來進行中草藥有效成分的提取研究,以此來為后續對雞大腸桿菌疾病的抑制以及消除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例如,經有關實驗結果表明,在利用金銀花中的綠原酸等酸性物質進行雞大腸桿菌體外抑菌實驗的過程中,綠原酸等酸性物質展現出了比較良好地抑制大腸桿菌的效果。除此之外,國外專家在實驗中發現了荊芥也同樣具有比較突出的抑制功效,荊芥所含的抗菌成分是以揮發油為主體,所以這一抗菌成分能夠顯著抑制雞大腸桿菌疾病中的多種革蘭氏陰性菌。由于各種中草藥藥材中含有的單體成分有所不同,其對于雞大腸桿菌疾病的具體抑制或者殺滅效果也展現出一定的差異性特點,這就需要相關技術人員在開展實際的防治工作過程中,能夠科學靈活地運用不同中草藥的提取物來對致病性大腸桿菌病菌進行抑制和消除,不僅可以使用金銀花中的綠原酸提取物和荊芥中的揮發油,而且還可以使用黃連中的黃連素提取物以及五味子中的鞣酸提取物等等,以此來獲得優質的臨床防治效果[4]。
單味中草藥中包含許多的有效活性成分,不僅在應對致病性雞大腸桿菌的時候具有十分強勁的抑制和滅殺作用,而且其具有的多個靶點能夠切實調整和優化雞的身體機能,使其保持在一個相對平衡和穩定的狀態。在不斷強化雞的機體的細胞吞噬能力之后,雞群的免疫球蛋白含量可以得到有效地提升,以此來顯著增強雞群的特異性和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從而保障雞群的整體免疫力、內分泌能力以及神經系統各項功能更好地發揮,達到消滅大腸桿菌病菌的防治目的。例如,安徽省霍邱縣動物衛生監督所的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可以充分借鑒過往的實驗成果,科學合理地運用祛濕類藥物、清熱類藥物以及補虛類藥物等單味性的中草藥藥物,以此來對雞群體內的大腸桿菌病菌進行直接或者間接的消除工作。
具體而言,安徽省霍邱縣動物衛生監督所的技術人員可以使用清熱類的中草藥藥物,該類藥物中主要包含黃連、大青葉以及連翹等多種中草藥中的有效提取成分,具有良好的拮抗內毒素活性特征,在對感染大腸桿菌疾病的雞使用清熱類藥物之后,病雞體內的大腸桿菌病菌能夠在很短的時間之內被徹底清除,起到抑制大腸桿菌病菌快速繁殖的積極作用,著力避免大腸桿菌病毒在雞群中的擴散。除此之外,安徽省霍邱縣動物衛生監督所的技術人員還需要綜合過往的實驗數據,選擇出對于致病性大腸桿菌病菌具有較高敏感性的單味中草藥,在實際的防治雞大腸桿菌疾病的工作過程中靈活運用,比如可以使用金銀花、黃連、烏梅以及五味子這四種中草藥藥材。
雖然單味中草藥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大腸桿菌病菌起到抑制的作用,但是在實際防治過程中,單味中草藥的應用效果很難達到理想的防治效果,究其原因,多種單味中草藥含有的活性成分和藥理性質都具有一定的差異性,這就造成難以最大程度上發揮其有效的防治作用。為了更好對應對這一狀況,安徽省霍邱縣動物衛生監督所的相關技術人員便可以應用復方合中草藥藥物對雞大腸桿菌疾病開展防治工作,盡可能地彌補單味中草藥藥物在實際應用方面存在的不足。例如,霍邱縣動物衛生監督所的專業技術人員將中獸醫的基本辯證理論作為基礎,并給結合中藥的藥理性質對復方中草藥藥物進行全面、深入地調查和研究工作,將兩味或者多味的中草藥依照科學的比例進行配伍組合,形成復方中草藥,如此一來,不僅能夠切實減輕單味中草藥的毒副作用,充分發揮出中草藥的優秀藥物特性,而且也可以對病雞的大腸桿菌疾病實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度治療,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治標和治本。具體而言,安徽省霍邱縣動物衛生監督所的技術人員使用白頭翁口服液、復方白頭翁顆粒、雙聯固腸口服液、大承氣湯以及香芪湯等等復方中草藥。相關實驗研究證明,白頭翁口服液以及雙聯固腸口服液在對雞大腸桿菌病菌的抑制作用方面展現出了良好的功效,而且也有科學研究表明大承氣湯方劑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對大腸桿菌病菌的菌體進行抑制。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復方中草藥藥物比起單味中草藥藥物具有更加明顯的臨床治療效果,但是由于復方中草藥藥物涉及多種藥材,其實際的作用機制也較為復雜,這就需要安徽省霍邱縣動物衛生監督所的專業技術人員在一線的實踐防治工作中,繼續努力對復方中草藥的臨床標準方劑進行深入、嚴謹的探究,充分結合雞大腸桿菌疾病的發病原因、作用機制和發病機理等內容,開展差異化的研究和分析工作,從而為雞大腸桿菌疾病的有效防治提供扎實的現實基礎[5]。
除了科學、靈活地應用傳統的中草藥藥物進行雞大腸桿菌疾病的防治工作之外,安徽省霍邱縣動物衛生監督所的相關技術人員還可以采取中西結合的治療方式,以此來實現“標和本”兼治的良好效果。例如,一方面,專業技術人員可以選擇具有黃芩苷以及小檗堿等活性成分的中草藥,將其同氨基糖苷類的藥物進行科學的配合相加,以此來盡可能地降低因只使用抗生素藥物而導致大腸桿菌病菌抗藥性增強的可能性,從而進一步加強大腸桿菌疾病的實際治療效果。另一方面,相關技術人員也可以對患病雞群進行如下的中西醫結合治療策略,即以每只雞8g的標準讓雞群自由食用三黃湯這一中草藥,使其連續5d飲用,與此同時,再根據每只雞0.3g的用量將白頭翁、黃連、黃柏、秦皮以及鮮馬齒莧,分別按照1:1:1:1:2的比例將這五種中草藥拌入雞飼料中,使雞群也連續食用5d,而后再將20%的氟苯尼考1g和2000ml水均勻混合,并且配以5%硫酸新霉素1g/500g水,讓雞群能夠隨意飲用,為期3d。借助這一中西結合的治療方式,通常情況下,病雞的精神狀況會在用藥兩天之后開始出現好轉的跡象,進食量和飲水量都會逐漸增加,雞的死亡數量也會減少,在大約3d之后病雞的腹瀉現象也會逐漸好轉,在大約一周之后雞群便能夠基本恢復健康。除此之外,技術人員也可以選用取青蒿、秦皮以及烏梅等中草藥,將其煎成藥汁,再根據病雞和雞群的實際狀況,決定是否需要成倍增加用藥量,而后再輔以磺胺間甲氧嘧啶鈉,將二者混合均勻后讓雞群自由飲水,一般會在用藥5~6d之后,雞群的患病癥狀會逐漸減輕,確定顯著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中草藥不僅價格低廉,而且藥物殘留量極少,不易出現抗藥性,能夠有效彌補現階段抗生素和其他化學藥物的不足,對于雞大腸桿菌疾病的防治具有良好的現實意義,因此養殖企業需要加強對中草藥防治措施的重視,聘請技術人員積極開展中草藥的相關研究,根據不同中草藥的特性進行科學合理的藥材配伍,以此來充分發揮出中草藥的效用,為企業發展帶來經濟效益,為民眾提供更加優質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