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錦瓊(上海市嘉定區中心醫院)

癲癇是一種慢性神經系統疾病,俗稱“羊角風”或“羊癲瘋”,其特征是反復發作。發作癥狀包括由大腦異常電活動引起的短暫的、異常的行為、感覺、情感或意識狀態,影響人的生活質量。癲癇可以通過藥物治療或其他治療方法來控制癥狀。
癲癇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腦功能損害 癲癇的反復發作會對大腦功能造成明顯的損害,導致大腦皮層萎縮、腦室擴張和腦白質病變。同時,也可能會影響神經遞質的平衡,影響患者的行為認知、記憶學習、情緒穩定等。
2.身體傷害 癲癇發作時可能會引起繼發性肢體損害,如腦震蕩、腦外傷、肢體軟組織損傷、骨折等。另外,長期服用抗癲癇藥可能會引起肝腎功能的損害,以及血液常規異常,如血小板的減少等。
如果癲癇癥狀難以控制或持續時間較長,可能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危害,如咬傷、窒息等。
癲癇的具體特征可以包括:
1.反復發作 癲癇的主要特征是反復發作,可能會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發生,且無法預測。
2.抽搐 抽搐是癲癇最常見的癥狀之一,形式多樣,包括四肢抽搐、面部肌肉抽搐等。
3.喪失意識 患者在癲癇發作時通常會喪失意識,對周圍環境失去感知。
4.痙攣 癲癇患者可能會出現肌肉痙攣,導致身體僵硬或扭曲。
5.口吐白沫 一些患者在癲癇發作時會口吐白沫,這也是一種常見的癥狀。
6.原因多樣 癲癇的原因多種多樣,包括遺傳因素、腦部損傷、疾病、藥物等。
7.治療復雜 針對癲癇的治療方案因個體而異,可能需要長期服藥或接受手術治療。
8.心理影響 癲癇可能會對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影響,如焦慮、抑郁等。
總的來說,癲癇是一種復雜的神經系統疾病,需要針對個體進行診斷和治療。如果你或你身邊的人患有癲癇,建議咨詢專業醫生以獲取最恰當的治療方案。
一些患者在癲癇發作發生前會經歷不尋常的感覺或情感變化,這些征兆可以幫助他們預測發作的來臨。
1.視覺先兆 看到不同類型的視覺幻覺,如閃光、光點、線條、火花等,這些視覺現象常常在發作前突然出現。
2.嗅覺先兆 突然感到某種奇怪或不尋常的味道,如焦糖、硫黃、腐爛等,而這些味道在周圍環境中并不存在。
3.軀體感覺先兆 感到身體的一部分麻木、刺痛、沉重或異常,有時還可能出現感覺缺失的情況。
4.聽覺先兆 聽到不真實的聲音,如噪聲、響聲、耳鳴、音樂或人聲,這些聲音實際上并不存在。
5.味覺先兆 感受到口中出現異常味道,通常是不愉快或奇怪的味道,與平常的味覺感受不同。
6.精神性先兆 有些患者在發作前可能出現幻覺、錯覺或認知異常,他們可能會感到某種情景或物體突然出現,實際上這是虛構的。
7.情緒先兆 患者可能會經歷情緒波動,包括焦慮、恐慌、壓抑、興奮或情緒不穩定。這種情緒變化可能是先兆之一。
這些先兆可以在癲癇發作前幾分鐘或幾小時出現,通常是短暫的,然后緊隨其后就是癲癇發作。不過不是所有癲癇患者都會經歷先兆,而且先兆的類型和頻率因個體而異。
在癲癇的持續狀態下,需要迅速控制抽搐,以結束其發作。
1.可用藥物
(1)地西泮。通常作為首選藥物使用。成人的劑量通常為10—20 毫克/次,兒童的劑量為0.25—0.5毫克/千克。它可以通過靜脈注射以2—5 毫克/分鐘的速度給予。在一些情況下,可以使用地西泮100毫克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鹽水中,以40 毫升/小時的速度靜脈滴注,直到發作停止。15—20 分鐘后可以重復給藥,但總量不應超過100—200 毫克。地西泮有時會抑制呼吸,因此需要謹慎使用。
(2)利多卡因。如果其他藥物無法控制發作,可以考慮使用利多卡因。通常先將50—100 毫克的利多卡因溶解在10%葡萄糖或生理鹽水中,然后通過靜脈注射,速度不應超過25—50 毫克/分鐘。隨后可以通過靜脈滴注持續應用2—4 毫克/(千克·小時),繼續1—3 天。應用時需要進行心臟監測。利多卡因的效應快,不會降低意識水平,但偶爾可能引發心臟停頓、心臟傳導阻滯和心動過緩,因此需要謹慎使用。
(3)異戊巴比妥鈉。通常在地西泮、苯妥英鈉靜脈注射無法控制發作時使用。它可以通過肌肉注射或緩慢靜脈注射給藥。成人的劑量通常為0.1—0.25克/次,兒童的劑量根據年齡不同而異。
(4)咪達唑侖。通常首先以0.1 毫克/千克的劑量靜脈注射,然后以0.1 毫克/(千克·小時)的速度持續靜脈滴注。如果癲癇發作無法控制,可以逐漸增加劑量。不宜突然停止使用。
2.治療腦水腫 癲癇發作可能導致腦水腫,因此,需要通過輸液、藥物或手術等方式治療水腫。
3.維持呼吸、循環功能 在持續狀態中,監測患者的呼吸和循環,必要時提供呼吸支持、血流支持。
4.控制高熱和感染 在癲癇持續狀態中,高熱或感染可能加重情況,需要積極處理。
5.抗癲癇藥物
(1)傳統抗癲癇藥物。這些藥物包括丙戊酸鈉、卡馬西平、苯巴比妥、苯妥英鈉、咪達唑侖等。每種藥物的適應癥、用法和劑量都有所不同,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藥物。
(2)新型抗癲癇藥物。包括奧卡西平、拉莫三嗪、托吡酯、左乙拉西坦、拉考沙胺等。這些藥物通常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而且可以用于多種不同類型的癲癇。
(3)治療個體化。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癲癇類型、年齡、性別、藥物耐受性和不良反應等因素,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藥物的劑量和用法必須嚴格遵守,患者需要定期復查以監測治療的療效和不良反應。
6.減少和停用藥物
減少或停用抗癲癇藥物,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通常有以下步驟:
(1)穩定病情:通常需要患者至少3—5 年沒有癲癇發作,生活質量穩定,才能考慮減藥。
(2)逐漸減藥:減藥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通常每次減少藥物劑量的幅度很小。患者需要定期復查,以確保不再發作。
(3)醫生指導:不應自行減少或停用藥物,因為這可能導致癲癇再次發作。減藥和停藥的時間點應由醫生決定。
癲癇的急救措施非常關鍵,以下是科學、合理的急救步驟和急救注意措施:
1.保持冷靜 急救者首先要保持冷靜,不要驚慌。癲癇發作通常在幾分鐘內自行停止。
2.保護患者頭部 將患者放在一個安全的地方,遠離任何可能傷害他們的物品或環境。墊放一塊軟物品(如折疊好的衣物或枕頭)在患者頭部下面,以減輕頭部受傷的風險。
3.不要阻止抽搐 不要試圖阻止患者的抽搐運動,也不要將物體插入患者口中,這可能會導致其口腔或頜部損傷。
4.記錄發作時間 注意記錄發作的開始時間,以便后續的醫療評估。
5.清除周圍危險物品 如果有可能,清除患者周圍的危險物品,如銳利的物體或易燃物。
6.側臥位 一旦患者抽搐停止,將他們小心地翻轉到一側,以幫助其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窒息,如果患者有口水或嘔吐物,也可以幫助其流出。
7.觀察呼吸和脈搏 繼續觀察患者的呼吸和脈搏,以確保他們在發作后逐漸恢復正常。
8.尋求醫療幫助 如果患者是首次癲癇發作,或者發作持續了超過5 分鐘,或者連續多次發作,或者伴隨其他嚴重癥狀(如呼吸困難、傷口、發熱等),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或將患者送往最近的醫療機構進一步評估和治療。
此外,家屬不要采用錯誤的急救方法,例如掐人中、放血等,這些方法不僅無效,還可能導致更多傷害。同時,要密切關注患者的情況,記錄發作的詳細信息。
癲癇是一種神經系統疾病,預防癲癇的方法主要有減少誘發因素和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
1.避免近親結婚 近親結婚會增加遺傳性癲癇的風險。同時,癲癇患者應盡量不與其他癲癇患者婚配,以減少癲癇遺傳給后代的可能性。
2.產前準備 懷孕期間,女性應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在懷孕初期。避免接觸輻射、病毒和細菌感染,定期進行產前檢查,在胎兒發育明顯異常的情況下,根據醫生的建議采取適當的措施。
3.預防小兒高熱驚厥 復發性高熱驚厥也是引發癲癇的一個原因高熱及驚嚇是熱性驚厥的主要誘因,因此家長需要采取預防措施,例如避免感冒、扁桃體炎、肺炎等可能引起高熱的疾病。此外,如果小兒體溫達到38℃,應及時采取降溫措施,以避免熱性驚厥的發生。
4.注意安全 減少或預防顱內感染、顱腦外傷,避免交通事故和其他意外事故,因為這些情況可能導致繼發性癲癇。
5.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主動控制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以減少腦血管病引發的繼發性癲癇。
6.預防糖尿病 定期檢查血糖,保持血糖在正常范圍內,因為低血糖或高血糖可能引發癲癇發作。
7.健康生活方式 戒煙戒酒,避免酒精中毒。注意飲食和飲水的衛生,以減少寄生蟲感染等疾病,因為某些寄生蟲感染可以引發癲癇。
請注意,預防癲癇是一項綜合性工作,涉及多方面因素。如果已經患有癲癇或懷疑患有癲癇,應咨詢醫生,以獲取專業的醫療建議和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