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峰(上海市第三康復醫院檢驗科)
腎炎是一種腎臟疾病,通常由細菌或病毒感染、免疫反應或其他因素引起。腎炎可以影響腎臟的正常功能,導致腎小球、腎小管等部位受損,從而影響尿液的產生和排泄;也有可能導致尿液異常、蛋白尿、血尿等癥狀發生,嚴重時甚至會危及生命。
尿液異常 尿液顏色變渾濁或呈現血尿(尿液中有血液)、尿量減少或增多、尿頻、尿急等。
腰背疼痛 腎炎患者常常出現腰背部疼痛,疼痛程度可輕可重,常伴隨著腰部不適感。
水腫 由于腎臟的濾過功能受損,身體內的水分代謝失調,容易導致水腫。水腫一般表現為眼瞼、手腳、腿部等部位的腫脹。
高血壓 腎臟是調節血壓的重要器官,當腎臟受損時容易引起高血壓。
疲勞和虛弱 腎炎患者常常感到疲勞和虛弱,這是由于腎臟功能減退導致體內廢物和毒素無法有效排出而造成的。
食欲減退和消化問題 腎炎患者常常出現食欲減退、嘔吐、惡心等消化問題。
發熱和寒戰 有些腎炎患者可能會出現發熱和寒戰等全身炎癥反應。
感染 細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可通過血液循環或尿路感染途徑進入腎臟,引發腎炎。常見的感染源包括咽喉感染、尿路感染、肺炎等。
免疫反應 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IgA 腎病等,會導致免疫系統攻擊腎臟組織,引起腎炎。

藥物過敏 非甾體消炎藥物、抗生素等,可能引起過敏反應,導致腎臟組織損傷,進而引發腎炎。
高血壓和糖尿病 長期高血壓和糖尿病會損傷腎小球和腎小管,導致腎臟發生炎癥,形成腎炎。
其他因素 包括遺傳因素、腎血管疾病、腎結石、藥物濫用、放射性物質暴露等。
如果你懷疑自己有腎炎,以下是常用的檢查方式和項目:
這是最常見的檢查方式之一,可以檢測尿液中的紅細胞、白細胞、蛋白質等成分。血尿、蛋白尿和白細胞尿可能是腎炎的指示。
醫生會在顯微鏡下檢查尿液沉渣中的細胞、顆粒和結晶。這可以提供更詳細的信息,幫助確定患者是否存在炎癥和損傷。
這包括測量血清肌酐和尿素氮等指標,以評估腎臟的濾過功能。腎炎可能會導致腎功能下降。
考慮到尿液標本的濃縮和稀釋可導致mAlb、β2-m 和NAG 濃度或活性出現很大的差異,引入尿肌酐值,用它們與尿肌酐的比值可使這種差異得到一定程度的修正,便于臨床醫生對病情的跟蹤和觀察判斷。
通過檢查血液中的白細胞計數和C 反應蛋白等炎癥標志物,可以了解是否存在全身性炎癥反應等情況。
腎臟超聲可以生成腎臟的圖像,幫助醫生觀察腎臟的大小、形態以及是否有積液等異常。
這是一種免疫學檢查,用于檢測是否存在自身免疫性腎炎,例如系統性紅斑狼瘡。
在一些情況下,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腎臟活檢,通過取出一小段腎臟組織進行顯微鏡下的檢查,以確定病變的類型和程度。
另外,腎病往往在悄無聲息中進展,不易使人察覺,等到出現明顯癥狀時,病情通常已經進展到了中晚期,治療難度加大,預后效果差。目前,臨床上針對腎功能早期損傷的檢測有如下檢測項目。
◆尿微量白蛋白:常見于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其他(大面積燒傷、手術、腎外腫瘤)。
◆尿β2-微球蛋白(β2-m):腎小管性蛋白尿的診斷與鑒別診斷。近端腎小管是處理β2-m的唯一場所,當腎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礙時,尿中β2-m 濃度明顯升高,稱腎小管性蛋白尿,以區別于以白蛋白為主的腎小球性蛋白尿。引起腎小管性蛋白尿的疾病有:腎盂腎炎、抗生素中毒性腎病、重金屬中毒引起的腎小管損傷、腎小管酸中毒、膠原病等。
◆鑒別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時,尿液β2-m濃度明顯升高,而下尿路感染時則基本正常。
◆判斷腎移植的排斥反應:腎移植無排斥者,尿液β2-m 常無明顯增高。當出現急性排斥反應,在排斥期前數天即見尿β2-m 明顯升高。在排斥高危期,連續測定有一定預示價值。
◆在高血壓、糖尿病、惡性腫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腎損害時尿中β2-m 明顯升高。
◆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在急性腎炎、慢性腎炎、腎盂腎炎、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藥物及重金屬腎損害均可見NAG 活性升高,且有早期診斷價值;上尿路感染如腎盂腎炎時常有NAG 活性升高,而下尿路感染如膀胱炎、尿道炎等時NAG 活性常無明顯變化;腎移植出現排斥時,NAG 出現明顯增高。
注意休息避免勞累,限制鹽的攝入,給予優質蛋白飲食,改善低蛋白血癥。
對于細菌感染引起的腎炎,抗生素是常見的治療方法。具體使用哪種抗生素要根據細菌的敏感性以及病毒的類型來確定。
對于自身免疫性腎炎,免疫抑制劑可以減少免疫系統對腎臟的攻擊。常用的免疫抑制劑包括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
根據癥狀的不同,可以采取相應的對癥治療,如利尿劑、降壓藥物、抗炎藥物等。
腎炎患者需要特殊的飲食管理,包括限制攝入鈉鹽、蛋白質和鉀的量。營養師可以為其提供專業的指導。
對于嚴重的腎炎,可能需要進行血液透析或腎臟移植等治療。
如果你懷疑自己有腎炎,務必及時就醫,醫生會根據你的癥狀和檢查結果制定適當的診療方案。請注意,上述檢查方式可能會因醫療實踐的不斷進步而有所變化。最好的建議是咨詢專業醫生以獲得正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