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娟 賀天虎 畢昀 曹云桂(上海市嘉定區婦幼保健院婦科)
宮頸癌是全球女性第四大常見癌癥,發病率僅次于乳腺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宮頸癌每年新增病例53 萬,約25 萬女性因宮頸癌死亡,其中發展中國家患病女性占全球總患病女性的80%。2020 年11 月17 日,世界衛生組織引導全世界194 個國家共同承諾,使用合理的措施控制宮頸癌的發病。早在1996 年,WHO 就將引發宮頸癌的根本性致病因子確認為HPV 病毒感染。實際上,并非所有的HPV 病毒都會導致患者患上宮頸癌。因此,本文通過通俗易懂的科普介紹,讓更多的百姓了解宮頸癌及HPV 的相關知識。
首先來看看什么是宮頸。宮頸,又叫子宮頸,從圖1 上可以看出子宮呈一個倒三角形,上半部分為子宮體,下段連接陰道的部分為子宮頸,因此可以把它理解為子宮的脖子部分。
子宮頸上皮從具體的組成上來說,主要包括子宮頸陰道部鱗狀上皮以及管柱狀上皮兩部分。這兩部分的相交位置,就屬于宮頸癌這一疾病的主要發病區。
為什么宮頸癌容易發生在這個區域呢?因為這個區域發生的“紛爭”多。“紛爭”多了,HPV 病毒也就容易趁虛而入。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宮頸管柱狀上皮侵入鱗狀上皮的地盤——子宮頸陰道部,就是常說的“宮頸糜爛”。所以說宮頸糜爛不是病,而是隨著生理周期出現的正常現象。陰道作為酸性環境,整體致病菌群較多,而進入這一位置的病菌將會逐漸被環境所影響與替代。替代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柱狀上皮下的未分化儲備細胞叛變,轉變為鱗狀上皮(鱗狀上皮細胞化生),一種是鱗狀上皮直接反攻,長入柱狀上皮與其基底膜之間,奪回地盤(鱗狀上皮化)。

在這個混亂的地帶,尚未正式成熟的化生鱗狀上皮代謝活動較為活躍。而在HPV 病毒的刺激下,最終引發細胞異常增生、分化不良等問題,形成宮頸癌早期癥狀。
站在目前研究成果上可以發現,高危HPV 病毒的感染屬于導致宮頸癌的主要原因。大家都知道感冒是跟感冒病毒有關,HPV 也是病毒,宮頸感染了HPV,就好像宮頸感冒了。感冒了能自己好,宮頸感冒了,也能自己好。大部分女性的HPV 感染期比較短,一般在8—10 個月便可自行消失,2 年內免疫系統一般會清除病毒,而在感染的女性當中,大約有一成左右的人,始終處于持續感染狀態,又有極少數人持續感染高危型的HPV,則可能發展為宮頸癌。盡管是極少數的情況,也要引起我們的重視,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HPV 病毒。
HPV 全名叫人乳頭瘤狀病毒。事實上它不是一個病毒,而是一類病毒的總稱,它們喜歡寄居在人體各處的表皮里,比如口腔、喉嚨以及生殖器等。
HPV 是一個大家族,目前已經分離出120 多個亞型,其中約80 種與人類疾病有關。這個家族中有低危險性的亞型,包括HPV6、11、42、43、44 等型別,常引起外生殖器濕疣等良性病變,包括宮頸上皮內低度病變;高危險性的亞型包括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 等型別,與宮頸癌及宮頸上皮內高級別病變的發生相關,尤其是HPV16和18 型。扁平疣主要由HPV3、10、28、41 型引起,常見于顏面、頸部、胸部、手背、前臂、大腿屈側等,屬于良性病變。所以說,雖然屬于同一個家族,但是不同的分支引起的疾病有很大不同。

HPV 的傳播途徑有哪些呢?HPV 可以通過多種渠道感染,宮頸感染主要通過性行為,所以女性要保護好自己,避孕套可以有效地阻止HPV 的感染。
首先,感染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態,這是最好的免疫力。還要提高身體素質,不熬夜、不抽煙、不喝酒,身體素質提高了,免疫力自然也提高了,身體主動清除病毒的能力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感染者要定期隨訪檢查。一般半年到一年復查一次“HPV 檢測+宮頸細胞學檢查(TCT/LCT)”,根據檢查的結果,必要時還需配合陰道鏡方面的檢查。通過這些檢查,不僅可以了解病毒感染的轉歸情況,還可以對宮頸病變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把宮頸癌扼殺在搖籃里。
既然“敵人”清楚了,武器也隨之研發出來,那就是HPV 疫苗。我國專家明確指出,HPV 疫苗的作用是有效預防HPV 感染,并且也可以防控相應的各類疾病,屬于我國目前防控HPV 感染的一項有效措施。尤其是對于一些低齡女性來說,接種HPV疫苗可以達到的防控效果遠超高齡女性。對于一些高危、特殊人群,也推薦使用HPV 疫苗進行防控。
目前來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已經開始上市了4 種HPV 疫苗,分別是雙價、雙價吸附、四價和九價。這幾種疫苗該如何選擇和接種呢?請見表1(轉自《人乳頭瘤病毒疫苗臨床應用中國專家共識》)。另外,截至目前,我國多地陸續啟動九價HPV 疫苗擴齡接種工作,將適用人群擴展至9—45 歲,這就意味著會有更多年齡層的女性通過疫苗獲益,從而更有效、更大范圍地降低宮頸癌的發生。但是,疫苗不是萬能的,女性仍然需要定期去醫院做相關檢查。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工業化、城鎮化的進程,我國居民的生活環境與生活方式發生了變化,宮頸癌的發病也開始逐漸走向年輕化。為此,WHO 提出:2030 年全球消除宮頸癌。我們國家也積極響應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加速消除宮頸癌全球戰略”,加快我國宮頸癌消除進程,保護和增進廣大婦女健康,為此制定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和《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21—2030 年)》。在行動當中,明確提出未來必須進一步對宮頸癌防治服務體系進行優化與改進,提升防治能力與防治水平,打造出社會支持的合理環境,控制宮頸癌發病率、死亡率,這也可以有效降低宮頸癌引發的各類社會疾病負擔。預計2025 年,我國將會正式完善適齡女性HPV 疫苗接種服務與工作,從中篩選對應的合理防控目標,將宮頸癌以及癌前病變患者的治療率達到90%以上。2030 年,我國將會持續推進宮頸癌篩查以及疫苗普及工作,這將會是未來一段時間內國家的持續工作目標。
總之,宮頸癌可控可預防,祝女性朋友們身體健康,遠離宮頸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