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家家

2022年12月,疫情防控政策進入新階段之后,貴州畢節的一對夫妻正處于“離婚冷靜期”,按照正常程序,再過1個月,他們就可以拿到離婚證了。女子和丈夫是協議離婚,和平分手,兩個人對于家庭財產和孩子都做了清晰的處理,不吵不鬧,力求將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
沒想到就在此時,妻子感染了新冠病毒,不僅發燒咳嗽,還頭疼欲裂,渾身酸痛。孩子太小,身邊也沒有娘家人可以照顧她,只有丈夫陪在她的身邊。
妻子生病期間,丈夫冒著被感染的風險,肩負起了貼心照顧妻子的責任,同時陪伴孩子,做各種家務,無怨無悔。他每日親自給妻子做飯,照顧她的口味,給她穿衣服、襪子,讓妻子重新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丈夫的表現令妻子感動不已,深深體會到了夫妻患難與共的珍貴。
其實,他們之間并沒有原則性的矛盾,兩人在一起12年,結婚8年,但是丈夫平時話不多,人比較內向木訥,所以夫妻之間缺乏溝通和交流,才漸漸走到了離婚的地步。
在丈夫的精心照顧下,妻子康復了,兩個人都開始審視自己在婚姻中做得不足的地方。丈夫雖然不善言談,但他還是很愛妻子,很珍惜這個家。夫妻之間促膝長談一番后,決定不離婚了,給彼此一個和好的機會,以后要好好珍惜這份感情。
婚姻終歸是平淡的、現實的,沒有那么多風花雪月。人更沒有十全十美,真正的夫妻之間要互相包容、忍耐,越是困難的時候,越能看清一個人的品質,這場疫情也是夫妻感情的試金石。那么,你認為患難與共之后,可以更加了解彼此,認清對方是否值得愛、值得相守嗎?
網媒互動:
微信調查可以,只有患難與共才知情比金堅 35%不能,感情不是一次感動就能挽回 30%不一定,攜手闖關之后還要看緣分 35%
俗話說:患難見真情。中國古代曾有“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的說法,若各自飛了,家就散了。可見,患難、挫折是親密關系的試金石。
在患難中,人們很容易產生緊張、焦慮和恐懼等情緒表現,內在的防御機制就會被激活。什么樣的人會在患難時與親密關系中的人共處,陪伴在家人身邊呢?早年成長經歷中備受關愛的人,長大后能夠和人建立穩定關系的人,在人生的任何階段能夠發展順利、完成階段性任務的人,這些都是人格成長比較完善和成熟的人。可見,患難中能陪伴在愛人身邊,關心照顧愛人和家人,這樣的個體和真情很難得,值得珍惜!
親密關系和其他關系的不同,在于親密兩字。在親密關系中,我們更容易對對方有過高的要求,因為愛情容易讓人產生“擁有你就擁有全世界”的全能感,由于我們找到了知心愛人,就會和外界的其他人和事相對分離,尤其是女性,更容易把較多的精力放在家庭和孩子身上。同時,需要關愛、需要呵護、需要溫暖是人類的共同需求,此時的女性自然就對愛人有了更高需求,“你要更懂我”“我不說,你也應該知道”……而對于一個內向的男性來說,做到這一點很難,這往往就使得婚姻中的矛盾開始產生,甚至產生了想離婚的念頭。
在突然的困難和挫折來臨時,最容易激活個體的防御機制和以往的應對系統。那我們如何才能在困難和挫折面前成熟應對?如何做到和家人在一起,承擔自己的家庭責任呢?
首先,人需要在較好的撫養環境下成長,而好的撫養環境,并不單純是物質條件,更重要的是能否給孩子安全、溫暖的環境。一個在安全、溫暖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成人之后,就會給自己的家人和孩子一個安全、溫暖的環境。
其次,做情緒穩定的父母。家庭成員情緒穩定,就會讓孩子和家人能夠自由表達自己的真實情緒,很多的行為就會被允許,孩子的內在價值和動力就會被激發出來,在未來遇到困境和挫折的時候,就會情緒穩定地應對,而不會情緒失控。
人,應該完成好每個階段的重要任務。人的一生有不同階段的任務,兒童時期就負責健康成長;學齡期負責認真學習,完成階段性學習任務;青年期則要負責好好工作,做好事業的成長和發展,成立家庭。當我們順利地完成人生不同階段的任務,我們就會變得平和、穩定,“我很棒,我能做到”的自我價值感強烈,反過來,則會產生不同的不良后果。所以,完成好自己每個階段的任務,是一個人成長中養成負責、擔當的個體必不可少的自我努力的部分,也是個體價值最基礎的部分。否則,就會產生“我笨、我不行、我不能”的負性情緒體驗和功能性的失調,不能順利過關的話,總是在那個階段徘徊、圍繞、苦苦追尋,就找不到自我的價值感。
對于有信任感的親密關系,突發的困難和挫折,反而能成為親密關系的催化劑。困難和挫折激發了伴侶的責任感和擔當,使得雙方重新承擔起各自的家庭責任。一方在虛弱無助的時候,得到了另一半的關心和愛,得到了有力的保護,這就是溫暖有愛的家庭情感。這樣的情感特別珍貴,才讓“我們是相親相愛一家人”的感覺更加實實在在。如果在患難中,我們的另一半都能這樣對待家人,守在家人身邊,陪伴家人度過最困難的時刻,這就是我們期待的“讓家充滿愛”的美好畫面。

王世民
中國心理學會 注冊心理師
安徽省唯一中國家庭教育專家組專家
安徽省家庭教育研究會 副會長
安徽省婚姻家庭研究會 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