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天峰 張龍 高昕 劉術奇
中國石化勝利油田分公司河口采油廠 山東 東營 257200
提高河口稠油井生產過程技術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采取綜合的配套措施對生產過程進行全面、精細的控制和監督,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生產風險。河口稠油井生產過程技術管理的重要性體現在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風險、提高安全性、節約成本以及提高采油效率等多個方面。只有重視生產過程技術管理,合理運用先進技術手段,才能實現稠油井生產過程的正常運行。
河口采油廠管轄的稠油井的開采過程需要注汽、電加熱、特殊的工藝技術和設備。河口稠油井的特點是油品黏度高,油井產能較低,采油難度大,但是其儲量潛力巨大。
在河口稠油井生產過程中,常常會遇到以下特點和挑戰:稠油的黏度高,因此需要加熱或采用其他方法使稠油流動性增強,以便順利進行采油操作。相對于常規油田,河口稠油井的產量通常較低,需要更多的井數進行開采,并且需要采用增產技術手段提高產量。由于河口稠油井的特殊性,例如油品黏度高、地層復雜等因素,采油難度較大,需要針對性的技術手段和設備支持。由于稠油井的特殊性,開采成本通常較高,包括加熱設備、采油技術以及后期處理設備等方面的投入。
油嘴的堵塞是河口稠油井生產中常見的問題,它帶來了一系列的挑戰。首先,河口稠油的高黏度和含砂特性會導致油嘴堵塞,導致產量下降和生產效率低下。當流經油嘴的油品黏度過高、含有大量的砂粒時,會在油嘴內部堆積,形成堵塞。其次,由于油嘴處于高壓環境下工作,堵塞后的油嘴仍然處于高壓狀態,給巡井工人帶來了一定的安全風險。
稠油井在生產過程中,存在盤根易損壞和加盤根頻繁等問題,同時還可能導致井口附油以及環境污染,增加了清污的工作量。這些問題對河口稠油井的生產和環境安全都帶來了一定的挑戰。
盤根易損壞是由于河口稠油的高黏度和高粘度特性,使得在輸送管道中形成了結垢和沉積物,形成盤根。當河口稠油通過輸送管道時,沉積物會順流而下,撞擊盤根部分,導致盤根斷裂或損壞。
加盤根頻繁是因為河口稠油的高黏度和高密度特性,使得河口稠油在輸送過程中容易形成新的盤根。加盤根的頻率較高,需要頻繁地上井清除,增加了巡井工人的工作強度,并且延長了作業時間。
河口稠油井口附油和環境污染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由于稠油的特殊性質,易在井口附著,形成油垢。這不僅會影響河口稠油的流動,還有可能造成泄漏和溢出,對周圍環境造成污染。清理井口附油需要耗費額外的時間和精力,并且對環境保護帶來一定的挑戰。
油田稠油井中,原油黏度的增加會給管線帶來堵塞問題,同時也增加了管線清洗和維護的難度。原油黏度高是指原油在常溫下具有較大的黏稠度,流動性較差。這種高黏度的原油在輸送過程中容易引發管線堵塞。
原油黏度高引起管線堵塞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高黏度的原油中含有較多的膠質和沉淀物,這些物質會在管線內部逐漸沉積,并與運輸介質的沉積物相結合,形成堅硬的沉淀,導致管線堵塞。
(2)常溫下,高黏度原油在管線中流動時,溫度降低會使得原油迅速凝固和增加黏度,形成冷卻凝固效應,最終導致管線堵塞。
(3)高黏度原油具有很強的自粘性,當流經管道時,會黏附在管道內壁上,逐漸形成黏附層,并引發管線的部分或完全堵塞。
河口稠油井的黏度高是指原油在常溫下具有較大的黏稠度。這種高黏度的原油導致河口稠油井在生產過程中產量不穩定,容易出現躺井現象。
當河口稠油井黏度高時,原油在井筒中流動的阻力增加,導致原油流動受限。這會造成在井筒中形成區域性的流動阻力,使得某些部分的產量大幅下降,甚至完全停止產出。這種現象被稱為躺井現象。
油稠會導致回壓增大,給生產帶來一定的限制。回壓是指井口或生產系統對原油流動施加的阻力。當油黏度高時,原油在生產過程中的流動受到阻礙,導致回壓增大。
高黏度的油在流動過程中需要消耗更大的能量。這意味著原油需要克服較大的阻力才能夠順利流動,從而導致回壓增加。回壓的增大會限制原油從井筒流向地表的速度和數量,減少了河口油井的實際產量。
為減輕油嘴的堵塞造成的問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來應對油嘴堵塞情況:
在井口設置過濾器和沉積池等設施,用于去除油品中的雜質和砂粒,減輕油嘴的堵塞風險。
(2)定期對油嘴進行清洗和維護,清除堆積的油垢和砂粒,恢復油嘴的正常工作狀態。研發和應用新的油嘴材料和結構,改善油嘴的防堵能力,減少堵塞的發生頻率。
(3)安裝油嘴堵塞的監測裝置,實時監測油嘴的狀況,及時發現堵塞,并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盡管油嘴堵塞是河口稠油井生產過程中的常見問題,但通過采取合適的措施,可以減輕巡井工人的工作負擔,降低安全風險,并提高生產效率。這些措施的實施有助于確保油嘴的正常運行,提供平穩高效的稠油井生產。
為解決上述問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定期進行輸送管道的清洗和維護,清除沉積物和結垢,減少盤根和附油的發生。
(2)通過調整操作參數,如溫度、壓力等,優化河口稠油的輸送工藝,減少盤根和附油的可能性。
(3)在井口和管道上安裝監測裝置,實時監測盤根和附油的情況,及時發現并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加強巡視,防止井口附油造成環境污染,及時清理和處理已經污染的區域。
通過以上措施的綜合應用,可以有效解決河口稠油井盤根易損壞、加盤根頻繁和井口附油等問題。這將減輕巡井工人的工作負擔,提高生產效率,并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實現可持續稠油生產。
面對原油黏度高導致的管線堵塞問題,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來應對:
(1)對單井輸油管線點加熱爐升溫、摻稀,通過加熱原油,使其溫度提高,黏度降低,改善原油的流動性,降低管線堵塞的風險。為了精確控制摻稀量,成立了技術攻關小組,多次到現場試驗,在回流閥絲桿上固定一指針,在對應的方向上標記刻度,閘門調節時,指針跟隨轉動,通過刻度值可以準確判斷摻稀量,達到平穩、準確的摻稀,成功控制該井異常的發生。
(2)定期對管線進行清洗,清除已經沉積的沉積物和冷卻凝固的原油,減少管線堵塞的可能性。
(3)定期進行管線的檢查,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并及時維修,避免堵塞問題加重。
為解決躺井現象和穩定稠油井的產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經過技術和經濟評價,通過安裝電熱桿等措施加熱井筒,提高原油的溫度,減少黏度,提高流動性,從而促進河口稠油井的產量穩定性。
(2)采用增壓、脈沖和超聲波等高科技技術,改善原油流動性,降低黏度,減少躺井現象的發生。
(3)定期清除井筒內的沉積物和垃圾,保持井筒暢通,減少流動阻力,有助于降低躺井現象的發生。
(4)加強稠油井的監測和數據分析,及時發現產量異常情況,并采取相應的調控措施。
為了克服輸油管線回壓增大對生產的限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通過優化生產系統的設計和操作,通過摻熱水、地面加熱爐加熱等加熱使原油的黏度減小,改善流動性,減少回壓。
(2)在生產系統中安裝增壓裝置,通過增加壓力來克服黏度高帶來的阻力。
(3)定期清洗和維護生產管道,清除積聚的沉積物,減少回壓的產生。
通過綜合應用上述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回壓,減少對生產的限制,提高河口油田的產量和經濟效益。同時,加強對河口油黏度的監測和分析,及時調整生產策略,也能夠減少回壓增大對生產造成的不利影響。
為了減少稠油井生產過程中的故障,提高生產效率和產量穩定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定期清理井口設備,防止沉積物積聚,減少堵塞的可能性。同時,進行常規維護和檢修,保持設備的正常運轉。
(2)合理控制生產參數,包括生產流量、壓力、溫度等,避免產油過快或過慢導致的堵塞問題。同時,要定期監測生產數據,及時發現異常情況并進行調整。
(3)選擇高質量的材料,提高井口設備和管道的耐磨性,延長使用壽命,減少因磨損引起的堵塞問題。
(4)通過對管道系統的阻力特性進行分析,找出瓶頸和易堵塞的區域,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改造和優化,緩解管線堵塞問題,降低維護和清洗頻率。
隨著稠油井生產技術的不斷發展,針對河口稠油井生產過程中的技術難題,通過改進措施的實施,可以解決油嘴堵塞、設備損壞、管線堵塞、躺井和回壓高等問題。這些改進措施的效果將使河口稠油井的生產更加穩定、高效,并提高整體采油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