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迎客,寒露送別。在短短16天的時間里,亞洲運動員們相聚杭州、相聚浙江,在“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格言感召下,用拼搏與汗水書寫追夢故事,亞洲大家庭更加增進了解、加深友誼。
本屆亞運會辦賽精彩、文化多彩、交流出彩,實現了“體育亞運、城市亞運、品牌亞運”的目標。亞奧理事會代理總干事維諾德·帝瓦里評價杭州亞運會是“有史以來最好的亞運會之一”。

亞運會閉幕式上的花車表演。

辛格 亞奧理事會代理主席
中國杭州舉辦的這屆亞運會,絲毫不遜色于此前舉辦的幾屆奧運會。它甚至為未來所有大型賽事的舉辦都樹立了標桿,而且這個標桿還很高。這是一個如此美麗的地方,杭州亞組委和亞奧理事會的合作十分緊密,我們就像一個大家庭,這也是亞運會最美麗的一部分。
如何實現綠色辦賽、可持續辦賽,是近幾屆亞運會以及奧運會面臨的共同問題。杭州亞運會堪稱綠色亞運的典范,無論是開幕式中用數字煙花替代傳統煙花,還是日常出行中采用更為環保的電動汽車,這些事是往屆亞運會不敢想象的。
亞運會結束后,體育場館將繼續向市民開放。在舉辦亞運會過程中,會興建許多體育主題的綠色公園,能造福當地民眾,特別是年輕人群體。這就是最實在的綠色亞運。
杭州亞運會是一場和平與和諧的盛會,我們必須繼續齊心協力面對未來,這是對世界的呼喚。

楊雪鶇 中國體育代表團團部成員
在杭州亞運會帶動下,人民群眾健身、運動熱情明顯增強,紛紛走向健身房、運動場,假期鍛煉成為過節新風尚。據統計,中秋、國慶假期全國各地開展各類特色健身活動6000余項,直接參與人數超過330萬人。很多游客把參與運動作為出游的重要選擇,節前體育總局會同文旅部發布12條2023國慶假期體育旅游精品線路,有效滿足消費者戶外運動需求。
目前我國競賽表演業規模不大、競爭力不強、自主品牌賽事不多,杭州亞運會將進一步激發社會力量參與投資競賽表演業,打造自主品牌賽事,繁榮我國競賽表演市場。特別是杭州亞運會從場館設計、參賽流程到觀賽體驗等對先進數字技術和智能化的應用,必將推動5G、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在體育產業領域應用,培育體育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章俊杰 亞運會獎牌設計師
亞運會展現的色彩搭配和諧統一,整體視覺形象設計、頒獎物資等,充分展現了江南文化特色和東方大國風范。“湖山”獎牌得到了運動員和觀眾的一致好評。設計意象融合了西湖、大運河、良渚古城遺址杭州三大世界文化遺產,給亞洲各代表團留下深刻印象。接下來,我們還會整理研究亞運美學課題,站在設計東方、設計文化的高度,高質量彰顯中國文化的精神。通過杭州亞運會,許多人打開了一幅城在畫中、鄉在景中的城鄉共榮畫卷。

崔巍 杭州亞運會開閉幕式副總導演
良渚秋分之境、錢塘浪潮澎湃、荷桂共生輝、攀花贈友人、“數字火炬手”告別時的步步回頭……無數朋友為開閉幕式的東方美學、中式浪漫點贊。
植根于文化自信的文藝創新,能激活鐫刻在中國人心靈深處的文化密碼和精神力量。這屆亞運會上,我們用自己的藝術語匯,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歷史悠久的人文底蘊和包容開放的大國風采,讓世界看到了一個新時代中國的從容姿態。

徐仁軍 浙江大學教授
這是一場數字化和智能化的盛會。從智能裁判系統到運動員跟蹤技術,從擔負起器材運輸任務的機器狗到1億人數字化參與的云端服務,杭州“智能亞運”呈現的數實融合科技生活特點,已展現出龐大的應用場景。
杭州亞運會為體育與科技交匯的智能圖景繪就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我希望帶領團隊進一步復制模擬人類科學家的能力,讓人工智能和數字技術為人類帶來更多機遇和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