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祖國是花園:陳冠鋒在男子百米大戰拿了第七,有點黯然地站在跑道上。4×100米接力奪冠后,他終于可以身披國旗!這才是低調內斂、努力上進的中國人。
@崔揚也:圍棋發源于中國,兩次在主場成為亞運項目。李赫,這名從巔峰跌落、曾與病痛抗爭的老將,在最重要的比賽中熱烈地綻放,又怎能不讓人動容?
@三棱鏡:張之臻不但在亞運會上奪金,在上海大師賽上也連過兩關。相信張之臻的金牌可以在一定程度讓人認同職業化發展和國家需要不沖突,對于國內網球管理的改革和進步也會有潛移默化的推動。
@暴汗服研究所:印象最深刻的是拳擊男子57公斤級比賽,中國隊呂平臉上縫了30多針,帶傷上陣贏得銅牌,真是勵志!很喜歡他那句話,每滴汗水都是勝利的種子。
@風馬:何杰創造了歷史,是中國選手首次在亞運會馬拉松項目奪冠,坐實了國內馬拉松新一哥的地位,很期待他之后在國際賽場上的表現。
@咪咕閱讀:我推汪順摘金!這樣一個集顏值、身材與實力于一身的男人,誰能不愛?只要不放棄,夢想永遠近在咫尺。體育最動人的,就是這種為夢想不放棄的熱血和激情。
@義江南:在中國短跑更新換代的節骨眼,曾經不被看好的全新男子4×100米接力組合以38秒29的成績奪冠,令人振奮。雖然和37秒79的全國紀錄有差距,但我們能看到新一代正在進步,小將們有了沖擊世界大賽的信心。也許未來會更困難,但我們有理由相信他們。
@黑土愛體育:女排決賽,一場中國女排絕對主力對日本二隊的比賽,沒有懸念。這是中國代表團的第199枚金牌,寓意著中國女排“要久久”。亞運會只是小試牛刀,希望姑娘們改進不足,蓄力巴黎。
@墨問前程:女籃決賽真是一場巔峰對決,日本女籃關鍵時刻的表現很硬,但中國姑娘們實在是技高一籌,最后舉重若輕的表現看得人直起雞皮疙瘩。
@李龍:我印象最深的是張博恒89.299分拿下體操男子全能金牌。這幾年他持續進步,比出89+只是時間問題,與橋本大輝將是未來體操界的絕代雙驕。但是用得太狠了,中國隊應該多培養單項人才,不能光讓一個人頂好幾個項目。
@李默勤:羽毛球女單決賽,陳雨菲擔得起雖敗猶榮這四個字。今年的安洗瑩真的太強了,斷檔領先。我覺得想要戰勝安洗瑩,還是要在速度上下功夫,更快的連貫、更精準的邊線進攻才更有機會去突破她的拉吊控制。雨菲加油,希望下次能贏回來。
@可可喵咪:喜歡王楚欽的球風,進攻犀利,落后時出手依然堅決,這兩年的成長有目共睹。過程雖然偶爾不穩定,但未來一定是越來越好。我們不應該帶很多成見去看待一個逐漸成為頂梁柱的00后,希望他能戒驕戒躁,更加沉穩地迎接各方面的增長。
@順著星星尋親:全紅嬋的全10分太驚艷了!安靜的內心,精妙的技術,天真的表情,天人合一的身體,那一跳蘊含的內容太多。天才帶來的震撼如同石子落水,引發的漣漪圈圈層層、持久不息。
@奔跑吧梅洛斯:門票售罄,不僅見證了浙江人民喜迎亞運的熱情,也側面反應了浙江困于小橋流水、詩畫江南,一直缺乏大眾娛樂的困境。政府后續應該更加注重開發體育賽事,江南人民也是喜歡熱鬧的。
@feisfw liu :杭州亞運會總共482枚金牌,我們拿了201枚,占比42%。亞洲GDP33萬億美元,中國17.8萬億美元,占比54%。亞洲人口46億,中國人口14億,占比30%。綜合來看,這屆亞運會的成績基本上符合中國在亞洲的地位。
@叫我baobao:杭州亞運會是天時地利人和,是最佳的奪金時機。沒有舟車勞頓,志愿者全說漢語,現場觀眾熱情高漲,體育設施全世界最好,總之,這次拿了金牌確實可以盡情狂歡,沒得的恐怕要遺憾終生。
@燃燒的貝斯:看了籃球、足球、體操和游泳的部分比賽,感覺咱們的優勢項目離普通人越來越遠了,“重在參與”真的是實現不了。畢竟籃球、足球出了門就能玩,射擊、賽艇真不是一般人能參與的。
編者注:本篇內容節選自網絡, 選取時有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