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 Liang
媒體:《China daily》
舉辦第四屆亞洲殘疾人運動會,杭州在短時間內成功地變身為無障礙城市。
主辦方優先考慮為殘疾運動員提供便利的服務:在19座比賽場館中,與亞運會共用的17座場館都經過了升級和翻新,為運動員們提供無障礙設施。杭州亞運會結束后,工作人員在看臺、走廊、新聞發布間、運動員休息室和領獎臺都安裝了無障礙設備。
在蕭山體育中心體育館,工作人員更換了杭州亞運會期間使用的舉重平臺,為參加亞殘運會的舉重運動員配備了新器材。杭州亞殘運會舉重比賽副指揮長郭慶紅表示:“我們為比賽進行了長達3年的籌備。考慮到殘疾人比賽的特點,舉重臺、運動員登場的坡道、頒獎儀式的領獎臺等等都和之前的舉重比賽有所不同。”
在浙江塘棲盲人門球基地門球館,為了讓殘疾運動員和觀眾能夠輕松參與比賽,主辦方設計了一系列解決方案。當運動員入場時,立體聲高架將會播放中英文播報,聲音傳遍場館的所有區域,一個自動感應的報音器幫助運動員識別方向。場館內,觀眾座席兩側各裝配了一臺無障礙升降梯,淋浴房、更衣室、廁所等場所也配備了全方位的無障礙設施。
另外,戶外草坪上還有供導盲犬休息的地方。據場館過渡項目經理張黎明介紹,盲人門球訓練基地在館外架設了遮雨棚,為導盲犬提供舒適的休息環境,“把導盲犬留在酒店不安全,將它們帶進場館又不太禮貌。因此,全天候開放的導盲犬休息區解決了這個問題。”
在杭州亞殘運村,主辦方在必要的地方增設坡道,拓寬建筑物的出入口,配備了電梯盲文按鈕、衛生間無障礙扶手等設施。同時,房間內床鋪的高度經過了調整,以便殘疾運動員能夠更好地休息。中國殘疾人游泳運動員蔣裕燕說:“這些無障礙設施讓我們可以輕松地四處逛逛,各種人性化的細節也充分展現了杭州的魅力。”亞殘奧主席馬吉德·拉什德將這座村莊描述為“一個完美的地方,帶給運動員們賓至如歸的感覺”。
杭州亞殘運期間,蕭山國際機場的亞運會專用通道被改造成亞殘運會專用通道。在機場T4航站樓的到達層,亞運會的標識、會徽、口號、吉祥物等都被亞殘運會元素所替換。為了保障大批集中抵達的殘疾旅客順利出行,機場還增加了無障礙標識標牌以及輪椅地貼等設施,杭州亞殘運會吉祥物“飛飛”也出現在機場的各個區域。
除了建設無障礙的競賽場館和運動員村之外,杭州還抓住此次舉辦亞殘運會的機會,逐漸轉型成為一座“無障礙”城市。過去3年間,杭州已經翻修和升級了14萬條無障礙路段、75條城市道路、總長度超過3000公里的盲道、50座人行天橋和隧道,以及1600多間無障礙公共廁所,還打造了一個創新的在線無障礙服務平臺,為殘疾人提供包括翻譯、旅游和住宿等在內的一站式綜合服務。
拉什德表示:“在杭州亞殘會上,在這座村莊里生活的運動員們發出一條強有力的信息,那就是殘疾人也可以有所成就。通過改變人們對殘疾人的看法,為殘疾人創造更多機會,齊心協力建設一個更具包容性的社會。”

運動員入住杭州亞殘運村。
亞殘運會上的運動設備種類繁多,其中一部分需要特別定制。從亞運會到亞殘運會的過渡期間,對設備的評估和校準是我們的一項關鍵任務。
──張斌
黃龍 體育中心場館群場館運行主任
杭州是一座既美麗又充滿溫度的城市。到杭州的第二天,我就“忙里偷閑”逛了這座城市,并用自己的輪椅感受了這里的無障礙環境。我很高興地發現,一路十分順暢。
──馬吉德·拉什德亞 殘奧主席
浙江正在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讓每個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都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心相約、夢閃耀”既是本屆亞殘運會的主題,也是我們共同的心聲。
──王浩 第四屆亞洲殘疾人運動會組委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