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慈
摘 要:本文結合心理學知識和筆者多年來的籃球運動經歷,對大學生學習快樂籃球運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論述和指導。本文介紹了快樂體育運動現狀,指導學生運用已學運動知識合理鍛煉,將運動知識于身體素質有機結合起來進行規律性、系統性鍛煉快樂體育的認知現狀上;從教師的態度和教學方法上,不能適合學生的運動需求;教學環境、外界支持存在可開發性,因此,教師以快樂體育理念為主導,教師教授學生識記重點運動技能的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體育活動,養成運動記憶的意識,教授學生重點運動技能,激發學生運動樂趣,關注學生運動后的主觀體驗。
關鍵詞:快樂體育;心理學
體育運動是快樂的嗎?所謂"快樂體育"是一個"產生運動興趣,激發鍛煉行為,感知鍛煉效果,產生運動快樂"這樣一個層層銜接、循環往復、逐步快樂的過程。
一、快樂體育運動現狀
教師在教學上沒有形成寓教于樂運動氣氛。學生在體育課程學習中不能激發情感體驗,沒有激發學生運動樂趣,是因為教師在教學上沒有形成快樂體育氣氛。教師沒有以學生的運動需求為中心,沒有充分對學生給與即時性評價,學生更多關注教師在體育課程上是否對學生進步及時的給與鼓勵。而大學生處在需要被關注的年齡,在心理學上的有個“皮革馬利翁”效應,就是對這一點的詮釋;再次,從教學情境和環境上,愉悅的課堂氣氛受到學生們喜歡。
二、在快樂體育運動參與過程面臨困難
首先,在學習快樂體育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因為快樂體育文化成果在體育教學中的還不適應;其次,是對快樂體育思想的真諦理解不透徹;再次,對于快樂體育寄予的希望大,引進后沒有根據本土體育教學的實際情況立馬使用,犯了急躁的毛病。然而,在體育教學實際試用中,快樂體育所暴露出來了局限性,人們對快樂體育的理論體系,以及與此相適應的內容、方法的理解也不盡相同。
(一)學生未養成快樂體育的運動習慣
學生結合相關運動知識進行系統性、規律性鍛煉,通過“運動”而得到“運動之樂”,心理學上將已形成的鍛煉的理論基礎稱為“參照物”,肌肉群中如果有了這種參照物逐步鍛煉形成了定型的肌肉群,通過運動,大腦分泌使多巴胺,使學生心情愉悅,對于大腦和人的肌群感覺形成定型。
(二)學生的參與快樂籃球運動的時間不足,缺少專業老師指導
通過對部分學生的調查發現,“沒有專業老師的指導”“學業壓力太大,缺少時間”是影響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因素,造成學生沒有專業教師指導是因為體育師資不足,由于體育院校培養的學生畢業后難于社會需求相適應加上編制的限制等因素,造成體育院校的畢業生難以找不到體育教師工作。但是體育運動中,如果我們找到了參照肌群會使鍛煉變得輕松快樂。教師給大學生們講投籃時說:你們看我是怎么發力的呢?出手后呈拋物線。指著又說“上肢注意這個夾角是90度”又指著說“上下肢協調發力”,這將有助于形成運動定型。運用了已儲存在學生們腦海中的上肢大臂和小臂為基礎上作為參照物。如果結合學生的下肢身體素質鍛煉基礎上教雙腿用力蹬地,那么也會毫不費力地將投籃時下肢發力技巧很好的記住。
(三)缺乏激發學生體育運動的樂趣
從教學過程上看,缺乏充滿快樂、愉悅、和諧的運動氣氛,怎么樣讓學生喜歡學、樂于學方法沒有真正發掘?!翱鞓敷w育”快樂目標是通過不斷的激勵學生,使學生“樂學”,在教學中,要激發學生“興趣”、激發學生“情感”,使體育成為學生的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在原地單手肩上投籃基礎上練習“原地跳投”的技術動作,而與“原地單手肩上投籃”技術具有相同規律的技能還有“行進間高手投籃”等。教給學生這些投籃技能的規律,可以使學生們充分利用已有的運動基礎上輕松地將新舊運動技能有機地結合起來,培養學生樂學的運動意識。
三、提升快樂體育的運動策略
(一)教授學生重點運動技能
教師在講授重點技能應事先提示給學生,使他們明確重點環節。比如,在講授過程要明確告訴學生們:這是練習重點,你們要記??!貫徹“快樂體育”思想,強調地傳授體育知識、技能,注重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運動習慣和終身體育意識,重點提示時,學生們就重點識記。使學生們的運動記憶意識與提示的重點技能“聚焦”,達到良好記憶。如果教師先給被提問者一個任務“你去重點識記投籃手法”,會仔細思考手法、模仿練習、達到識記運動效果,教師應及時提醒學生這個技能要重點識記。筆者要求學生使用不同顏色筆做訓練筆記,是為了給學生一個提示,這個運動技能就很明顯,引起學生們的注意,如果在練習技能前做成清晰易懂的運動圖示,這樣可以讓學生形成運動記憶,達到識記效果。
(二)反復練習形成運動習慣
反復練習有助于養成良好運動習慣,對于籃球技能來學習“反復練習是好的運動記憶方法,應用這項技能才能掌握”??鞓坊@球運動并不是為籃球學習簡單地披上一層“快樂衣服”,快樂籃球運動是在籃球運動中體驗樂趣,是“在享受樂趣中獲得籃球技能”。實驗證明,只有經過多次練習才能穩固投籃手型,心理學上把這種重復練習稱為“過剩練習”。反復練習一項動作有助于加深運動記憶。因此,要想保持清晰的運動記憶,多練習是不可或缺的。
假如學生只是在體育課上學動作技能,課后不進行練習,使該項技能沒有運動再現的機會,不會形成持久運動記憶,獲得的信息很快會遺忘。從心理上建立“多練習形成運動習慣”這一意識,學生們就會產生一種主動積極的運動動機,通過不斷的運動,使原有的運動技能得到強化,經過長時間的運動練習,體驗運動樂趣,達到識記的目的。
(四)把快樂體育元素融入體育教學
每項體育運動有它自己的特點和規律。教師將快樂體育運動與日常生活相結合,并對體育活動進行趣味故事創編,使體育活動本身重獲得,教師和學生賦予它們的快樂意義,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更快樂的元素,充分的樂趣空間。在寓教于樂的實踐過程中,學生們更好地內化快樂體育的目標,更好地實現積極參與快樂體育運動,并指導學生參與快樂體育,體驗運動之樂,運動之美。因此,深入研究快樂體育思想的真諦,并將學校體育思想的融入快樂體育思想體系來,重塑快樂體育思想的形象,真正發揮快樂體育的效度。
參考文獻:
[1]毛振明,張媛媛,葉玲.論運動樂趣在體育課堂中的迷失與回歸[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9,45(02):33-37.
[2]羅永義,仇軍.基于體育本體論的“快樂體育”教學理念反思[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5,38(02):105-111.
[3]蔣晨.幼兒園快樂體育運動的價值與組織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21,No.318(06):93-96.
[4]何強,熊曉正.對“快樂體育”的再認識——重讀《體育之研究》的啟示[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5,49(04):5-11.
[5]汪俊峰.讓學生從身心改造中獲得體育之樂——一種普通高校公體課程“快樂體育”教學模式的構建[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7,51(08):74-77.
[6]唐基云.高校跆拳道教學實施快樂體育實驗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0,No.96(06):83-85
[7]章羅庚.把握快樂體育教學的“度”[J].中國教育學刊,2010,No.208(08):50-52.
[8]張麗華.開創我國素質教育中高效率學習研究的里程碑——評《素質教育中高效率學習的心理機制研究》[J].教育科學,2007,No.102(06):91-93.
[9]王彥花.怎樣指導學生進行高效率記憶——結合心理學指導學生的外語學習[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2(S1):71-75.
[10]沈德立,白學軍.高效率學習的心理機制研究[J].心理科學,2006(01):2-6.
[11]周詳,沈德立.高效率學習的選擇性注意研究[J].心理科學,2006(05):1159-1163.
[12]李鑫,李琳.論快樂體育[J].體育文化導刊,2011,No.113(11):136-138.
[13]李勛,江文奇,李劍政.快樂體育思想的異化解讀與詮釋[J].教學與管理,2012,No.511(06):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