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縣農業農村局原種場 耿銀貴
甜玉米營養豐富,口味佳,市場銷售旺,經濟效益高。新野縣充分發揮種植優勢,因勢利導調整種植結構,大力引進和推廣甜玉米新品種,將甜玉米產業做大做強,使其成為新野縣產業發展的一大亮點。但甜玉米的種植技術要求比較高,其種植技術對產量和質量均有較大影響?;诖?,筆者介紹甜玉米優質高產種植技術,供農民朋友參考。
在準備種植甜玉米的田塊上,將雜草、秸稈、瓦礫收拾干凈,清理出種植地。按照甜玉米的授粉標準,方圓400 m 的田地不能種植其他玉米品種。甜玉米喜歡在疏松潮濕的環境下生長,所以對土壤有機質含量需求比較高。因此,種植甜玉米的田塊,要施入足量的有機肥,尤以熟腐的農家肥為佳。根據種植經驗,每667 m2施用1500 kg 的熟腐農家肥,均勻撒入種植地的表層待耕。種植甜玉米的田塊需深耕細作,耕深約為25 cm,深耕時,配施氮磷鉀肥。然后進行曬墑,對曬墑后的土地進行耬耙細作,將耕作出來的土塊耬耙成面土狀,并耬耙土壤找平土地低洼處。根據當地種植環境,選擇整畦備播。
選擇高產潛力大、抗病、抗倒伏的品種,如黃金一號、奧甜01、蘇玉糯號等。一定要依據當地的氣候等條件選擇優良的玉米品種。在購買種子時一定要看準種子包裝,不要買假種子,盡量買包衣種子,直接能播種。早熟品種可以略密,晚熟品種可以稀一些。
播種時間一般在每年的4—6 月,要根據種植時的氣候、溫度來決定。種植甜玉米的適宜溫度為30~35℃,如果溫度過低,可以用地膜覆蓋。播種后玉米苗發芽的快慢和土壤水分、氣溫及施肥的多少有很大關系。一般每667 m2種植3000~3500 株。采用直播,每穴播2 粒,每667 m2用種量1 kg 左右;采用育苗移栽,單粒點播,每667 m2用種量0.5 kg 左右。要求畦寬1.1~1.3 m,每畦兩行,平均行距55 cm、株距25~30 cm。播種后,種子上部覆細土3~4 cm,土壤溫度低或水分過多時,覆土應淺些。按株距施種肥,再覆土4~5 cm,使種肥施于種子下方4~5 cm 處。務必做到播深一致,覆土一致,才能一次苗全、苗齊、苗壯。播種后不要鎮壓。
在甜玉米3~4 葉期進行間苗和移苗補缺,移苗時要帶土,栽后直接澆水,最好在傍晚或陰天進行。3 葉期時可以追施1 次肥,以農家肥和適量的尿素為主,6葉期時去除弱苗、老苗,并進行定苗。甜玉米也與其他玉米一樣,后期有多穗現象發生,發現以后要及時去除多余穗,留1 個壯穗即可。有條件的地方可以進行秸稈覆蓋,降低水分蒸騰。
在玉米生長過程中,需要吸收氮磷鉀及各種微量元素,因此,每667 m2要施用有機肥400 kg,可以加入草木灰,然后施用氮肥10 kg、磷肥6 kg、鉀肥13 kg,這樣可以保證甜玉米有較高的品質和較高的產量。可以根據玉米的規律,進行2~3 次追肥,每隔半個月左右追施1 次肥,這樣可以保證甜玉米苗期、成長期、拔節期等重要時段的肥效,促使玉米稈粗壯、穗大、產量高。苗期和拔節期應保持土壤濕潤,切忌漬水,否則玉米容易發黃,影響植株正常生長。拔節—抽雄期甜玉米對水分的要求比苗期多,也是甜玉米生長最旺盛的時期,要及時澆水,保持地皮不干。抽絲開花期,甜玉米需水達到最高峰,此時田間應保持濕潤,做到速灌速排,要求土壤含水量達到田間持水量的80%,特別在抽雄前10 d 和抽雄后10 d 不能缺水。如果干旱,須灌深水2 次,以保證穗期對水分的需求。
玉米苗期的主要病害有根腐病、頂腐病、苗枯病和粗縮病,主要蟲害有地老虎、蚜蟲和黏蟲。用3%的敵殺死800 倍液,傍晚噴灑可以起到防治害蟲的作用;用50%的辛硫磷乳油100~150 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1500 倍液噴霧,對病害有很強的預防與治療作用。在噴灑農藥的時候,不要使用高濃度的藥劑,要用低濃度的符合國家藥物規定的農藥,減少藥物殘留。
一般甜玉米在吐絲后23 天左右采收。收獲過早,甜玉米不太成熟,口感不好,上市了也不會賣上好價錢;收獲過晚,則容易失去甜玉米原有的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