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臨霞
(甘肅省景泰川電力提灌水資源利用中心,甘肅 白銀 730400)
機電設備作為有效保障大型水利泵站正常運行的主要基礎設施,為有效保證設備正常運行與水利泵站日常運轉起著重要作用,因此,在實際安裝中,為了使大型水利泵站機電設備能夠更好地正常運行,需要對泵站機電設備安裝維修工作流程管理的相關技術要點進行明確,將及時的市場需求結合新一代機電設備安裝運行期的全面信息化、自動化管理,提高大型水利泵站設備的綜合利用效益。
大型水利泵站內部的機電設備,主要由泵站主機、電氣設備及其他輔助管理設備和其他自動化管理設備組成。各機電部件需要具備一定的工作能力,配合完成泵站相關管理任務的同時,提高管理效率。目前,中國計算機信息技術不斷進步,主要是利用計算機內部的機電設備對液壓泵站系統進行全自動遠程控制操作,并具有自動組態管理功能,具有泵站故障報警檢測、新型的現代液壓泵站機電管理模式,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大型水利泵站管理的工作效率,還能減輕工作人員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壓力。
大型水利泵站在安裝泵站機電設備時,2 個螺母和螺栓之間的連接至關重要,如果連接螺栓安裝過緊,會直接將緊固螺母松動或緊固按鈕連接起來,各種液體機械振動和電磁相互作用,有可能直接因機電設備金屬疲勞而出現各種突發情況。如果之間的連接螺栓安裝過于寬松,機電設備正常使用過程中長時間沒有熱量增加可以直接產生更多的過剩液體熱量,可能直接導致各種液態金屬接觸表面發生熱氧化反應,熱源的高壓電阻使泵站溫度升高。反復這樣做可能會導致連接泵站機電設備的供電電壓信號短路和其他安全衛生方面的缺點,容易導致泵站出現各種安全衛生質量問題。
泵站施工單位根據國家招標項目文件要求,進行泵站施工設備組織結構設計,分析制定設備維護安裝設計方案,同時還要對設備安裝設計方案內容進行可行性研究論證與技術評估;定期檢查泵站機電設備安裝技術流程及設備施工工藝管理與安全控制的具體措施,確定泵站機電設備在安裝技術以及設備施工的安裝工藝管理方面,是否能夠長期得到較好的安全保障,結合泵站機電設備的維護安裝技術要求及安裝技術特點科學安排安裝工作;在大型水利運輸泵站中進行機電設備的維護安裝工作時,對泵站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意識教育指導工作,通過研究建立一套科學、安全的事故責任追究體系,充分保障泵站機電設備及其安裝操作人員的安全。
水泵安裝前后還需要對機電設備本身進行全面的質量檢查,如果達不到標準要求,需要及時進行調整。也可以在泵房內安裝高壓起重機等設備,為機電設備的正常維護和使用提供最基本的安全保障。在主泵進行安裝之前,還需對泵中心線的長度在仔細測試的基礎上,測試基線是否符合新的施工工藝要求,安裝后還需要仔細檢查基線長度和規定長度是否存在較大偏差。
對于大型泵的管道泵,其安裝在高壓中時,需要進一步考慮泵的高壓提升和設計源料,保證泵管道泵正常平穩運行,如果目前不能實現泵高壓舉升全部一體化,可以考慮泵模塊化舉升的設計方法。在安裝好泵整體后,需要安裝一個高壓升降電機,然后將泵安裝在室內排水管道閘閥、管道內等,進出閘門和泵及設備安裝工作全部完成后,需要對排水管內壁進行基層耐腐蝕和防腐硬化處理,這2 種方法可以有效地保證排水管閘閥正常使用。
機電設備安裝過程中,如果安裝距離過近,螺栓和螺母連接時,可能在各種屬于機械力的勞動力和電磁相互作用下出現嚴重的非金屬疲勞,從而出現母門螺栓組件之間的連接及螺釘松動等問題;如果螺母和螺栓連接太松,停機時間過長,連續操作有可能大大增加金屬連接部分的阻力,連接過程中產生的熱很可能被快速擴散到整個金屬內部,造成接觸氧化,通過快速加熱,金屬連接部分的高電阻值可能會導致其他金屬發熱。機電設備在安裝過程中多次受到沖擊損壞,導致家用機電設備內部出現機電連接短路、斷線等問題[1-2]。
機電設備安裝完畢后,施工人員應對設備安裝質量進行嚴格驗收。在驗收過程中,要對電機、水泵的運行情況進行調試、檢查,確保所有機械設備在停機、開機狀態下穩定、有效。檢查水泵時,需要檢測安裝位置是否準確,并積極調試,確保其正常使用。反復測試,及時發現問題,減少故障次數。同時,在對電機進行檢測時,要重點監控電機的安裝質量,確保電機通電后能夠正常投入使用。
漏油問題主要是由于高壓發電機或組合結構不當,沒有完全密封各傳動部件軸承端蓋,加固處理使油流向軸承的螺紋線方向而造成的。維修管理研究者也可以考慮采用不銹鋼絲焊代替保護軸承端蓋,從而有效預防和控制軸承漏油。由于異步電動機高壓工作環境和軸承結構形式不同,日常維護管理情況存在一定差異,在實際的維修工作中,即使是相同的錯誤在不同的工作地點也會顯示出不同的外部管理特點,維修管理研究者還需要充分結合以往的維修工作經驗,對整個水利泵站現有的機電設備經常發生的各種故障及主要原因進行系統分析、總結,以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泵站維護管理體系,并將有效的管理應用于水利泵站現有機電設備群的日常維護管理中。泵站大修管理研究人員還需確保泵站維修管理系統有效實施,對泵站實際工作中出現的各種故障或問題及時制定快速、合理、有效的維修解決方案,減少安全隱患,提高經濟效益[3]。
如果泵站機電設備繼續長期過載運行,可以大大提高泵站的正常操作量,減少發電機組。在工作中可以大膽嘗試使用泵站自動化檢測系統,通過現場控制總線、傳感器、中心機等系統設備,對泵站發電機組設備進行實時溫度監控,該系統的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自動化控制系統結構示意圖
如果操作溫度過高,超過引爆點,自動化控制系統會及時進行自動調整或自動發出光報警。同時,嚴格控制泵站系統設備數量,降低整個動力泵站系統設備能耗,避免設備超負荷繼續運行,有效延長泵站機電設備的使用壽命。
除了進行日常的水泵運行維護和保養管理外,還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定期大修和小修。并應制定定期維修管理計劃,根據維修需要及時獲取常用易碎維修零配件等耗用的維修材料,配備專業的維修管理人員、專業的維修管理工具。泵站內泵的定期拆卸和更換應按照泵制造商或制造商的水泵產品安裝和使用技術手冊中規定的安裝程序規范進行,易混淆的主要部件的安裝應明確標明,以免誤安裝。根據泵站水泵設備維修管理技術規范標準,水泵的主要部件必須進行定期維修或更換跟蹤,排除泵站水泵在正常運行中出現的各種缺陷,保證水泵正常穩定運行,從而保證水泵裝置的抽水效率。
電機運行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國家現行規定和相關產品質量標準進行檢查,以確保電機正常運行。電機必須通風良好,必須定期進行日常巡檢,注意電機運行中電流和電機溫度的檢測,防止電機過溫影響正常運行。應仔細聽電機軸承正常運行時的振動聲,及時更換損壞的軸承。定期檢查和測試電機軸承絕緣件,防止電機軸承絕緣件受潮或老化。定期檢查和測試電機的潤滑軸承,確保電機的潤滑油正確,并及時跟蹤和更換有潤滑問題的電機軸承[4]。同時,應及時調整高壓水泵動力單元電聯軸器的位置。日常維護對于減少和有效避免電機故障是非常重要的,其中重要的環節之一是定期加強檢查,及時檢查,杜絕任何可能造成事故的異常現象。
對于設備安裝的各個環節,如質量驗收、質量控制、早期安裝等,都要進行科學合理的約束,使機電設備運行更加安全。優化養護制度,針對規模大的水利泵站,設備檔案管理人員可設置設備養護表,將整個施工期間使用的設備及其具體情況錄入檔案,定期對設備進行養護和檢查,萬一出現故障,待維修工作完成后,還應將故障詳細記錄在維修表中,便于后期維修設備。
總而言之,在大型水利泵站機電設備工作過程中,為有效確保這些機電設備正常運行,必須嚴格遵守國家規范安裝標準、行業技術要求,嚴格控制每個點的安裝操作工序,注重各個安裝流程的日常安裝操作細節,同時,還要充分結合這些機電設備日常安裝過程中的常見問題,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機電設備的日常檢修保養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提高水利泵站機電設備正常運行的安全性、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