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國棟
長峪,濟南南部山區的一個小山村。前些日子,一場時尚大秀在這里舉行。全村的鄉親們在敲得震天響的喜慶鑼鼓聲中傾巢而出,好似過節一般歡樂。
這不是長峪村第一次舉辦時尚活動了,早在兩年前,年輕人就把電子音樂季的活動帶到了這里。那時,小山村便成為時尚與鄉村碰撞的舞臺。這次的活動與電音節有相似也有不同。相同的是,依然少不了魔幻的電音派對,但那些活力四射的舞者和DJ不再令鄉親們感到突兀,大家似乎已見多不怪了。不同的是,蒙古族作家瑪拉沁夫筆下科爾沁草原上對酒當歌的兒女們,首次來到山谷,以蒙古民間舞蹈、蒙古刺繡、馬頭琴演奏、長調與呼麥,與山谷相約。“敖包相會”,讓這個小山村聽到了蒼茫草原的亙古回響。
這次的活動格外豐富多彩,在村東溪水畔的一塊臺地上,輕紗曼妙,蘆荻搖曳,古琴悠遠,一場山谷雅集正在舉辦。秋天的山谷,是豐收的季節。活動現場設有板栗、媳婦宴、黃巢茶葉、南山栗蘑、寶峪金牌小米、東坡佛指棗、野風酥煎餅等特色農產品攤位,純粹天然,可品嘗豐收的味道。
山谷開滿野山菊,菊花個頭很小,酷似滿天星,色澤金黃,暗香極其誘人。村民們“靠山吃山”多走幾步登上山崖,甚至在路邊踮起腳,從山石上便可采下些野山菊,用草繩一捆,根據花束大小,賣五至十元不等。如果不是這么多游人至此,當地人沒有誰會特別關注鄧麗君歌中“路邊的野花”。這些野花沒有歸屬,游客也可以隨便采,但大家似乎都達成默契,心甘情愿掏腰包,帶回家去算是個很好的念想。
要說活動現場人氣最旺的,便是那口直徑兩米的大鐵鍋了。偌大的鍋內只有一道菜,即大白菜燉南山豆腐。一過夏天,濟南當地白菜口感及味道便好了起來,加之南山豆腐一向以用豆量足、口感勁道而出名。用這么大的鍋做菜自然也是個力氣活,廚師站到鍋臺上用大鐵鍬代替了平日的炒勺,這貌似行為藝術的加工方法也成為最佳廣告,吸引了眾多人的目光。尤其是花五塊錢可以管飽,菜和大白饅頭可以敞開吃,愛吃多少吃多少,讓那些追求實惠的大肚漢們大呼過癮, 一大鍋菜,被吃得干干凈凈。
夜幕降臨時,人們期待的山谷大戲即刻上演,這便是山谷時裝秀。村里那條唯一的主路白天還熙熙攘攘,入夜便被及時清場。游客及村民都很配合,秩序井然。當路兩邊一盞盞舞臺燈被點亮,富有節奏的音樂響起時,十幾位青春靚麗的模特沿著道路中線款款走來,其中還有金發碧眼的外國人。這種現場的時裝秀,村里絕大多數人還是第一次看到。在這里,時尚與山谷零距離面對面。
最后的壓軸戲,無疑是充滿喜慶和熱烈氣氛的節日煙花。孩子們在焦急等待煙花燃放之前,玩起了原先只有在過年前后才能見到的“滴滴金”,讓我想起兒時的濟南童謠:“滴滴金,冒火星,一分錢,買十根……”當煙花騰空,火樹銀花,照亮山谷夜空的那一刻,全場的人們歡呼雀躍,仰望璀璨的星空,感受那份特有的浪漫與愜意。
(未署名圖片由木影團隊提供)
(編輯/ 張媛媛? 設計/藺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