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萌

家住北京市豐臺區的彭援軍,是一位有著40多年收藏經驗的退休黨員。他的“彭援軍書報刊收藏館”里收藏了書籍、報紙、刊物等各類藏品十余萬種(冊),被評為“三星級藏報館”。他通過開講座、辦報展、自駕游等方式開展集報主題宣傳活動,得到社會各界一致好評。2021年,他被評為北京市豐臺區“學習之星”。今天,就讓我們走近彭援軍,近距離了解這位中國優秀書報刊收藏家的集報故事。
從1973年發表第一篇文章至今,彭援軍撰寫的文章有5000篇以上。回顧個人經歷,他說:“我是一個始終注重學習的人。上中學時,我組織學馬列小組,帶領同學們學習《共產黨宣言》,在課堂上宣講列寧和毛主席的文章。課余騎自行車十幾里路,堅持每周到青年湖圖書館、首都圖書館和北京圖書館廣讀課外書。”
在延慶插隊的兩年半,彭援軍將勞動之余的全部時間都花在閱讀與寫作上,他在油燈下讀完了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毛澤東等偉人的經典著作。“有一次,我把用小鐵盒自制的油燈放在《新華字典》上,燈油耗盡之時竟把字典燙了一個大窟窿,聞到焦糊味才發覺。”談起當年趣事,彭援軍忍俊不禁。
插隊回城上班后,彭援軍愛學習的習慣依然保持。此間,他通過自學考入中國人民大學函授學院中文系,之后被單位保送到設在北京大學研究生院的中國企業文化進修班(首期)。
“年輕時因家里住房緊張,我就睡在單位辦公室。工作之余還把單位各辦公室的舊報紙都要來,挑燈夜戰,看報剪報,剪下與工作有關或知識性的文章,不斷充實自己,不斷給自己充電。”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艱苦的環境培養了彭援軍集報的興趣,為之后的收藏工作奠定基礎。
經過多年積淀,彭援軍收藏了旅游類專業書籍達數千冊,社科、歷史類藏書萬冊以上;所藏雜志創刊號數千種,雜志種類達萬種;收藏精品報紙十萬份,其中創刊號、重大新聞報上萬種。在個人館藏中,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陳云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以及我軍將帥、我黨精英,歷任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著作,歷屆黨代會、人代會、政協會的重要文獻,都是他收藏和學習的重要范疇。
今年65歲的彭援軍,退休后雖然身體大不如前,但他卻不滿足于按時參加所在建東二支部黨員學習的一般常態。他利用收藏的報刊史料和親身的采訪經歷,將自己學到的黨史知識、黨的戰斗歷程、黨史上的珍聞軼事、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艱苦奮斗的光榮傳統、優秀品質、革命家風和感人故事,通過講黨課和講座的形式,傳播給更多的人。
“我曾經在北京大學博雅講堂上,給峨眉山市的黨政領導干部學習班講過,給北京的大型私營企業講過,給西城區水務局的黨員干部講過,給朝陽區的街道社區講過,給北京日報組織的專題講座過……”談起自己的講座經歷,彭援軍如數家珍。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彭援軍一天都沒有歇息,連續作戰,不僅獨自編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各地報紙版面匯萃”叢書上中下三冊的全本,還編著了《榮獲“光榮在黨50年”的集報人》《百年報刊學黨史——慶祝建黨百年紅色書報刊文獻史料展覽初選藏品集》《紅船精神耀東方——獻禮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紅色收藏精品展集》《紅色收藏精品集》《紅色報紙期刊圖鑒》《我的一生與黨緊緊相連——于志明光榮履歷畫冊》《師竹堂藏報集》等書籍、畫冊。
與此同時,彭援軍還承接了香山革命紀念館籌辦建黨百年紅色收藏展覽的方案編撰,中宣部批準中國報業協會在北京農展館舉辦的“慶祝建黨百年全國黨報事業發展成就展”之黨報黨刊集報展覽的方案策劃撰寫任務等,為慶祝建黨百年貢獻了綿薄之力。
彭援軍不僅在收藏界和文學界身兼數職,還是著名的旅游專家,將旅游和宣傳結合起來,是他退休后一直堅持做的事情:“每當遇有去外地的機會,我都不再坐火車或飛機,而是駕車前去,并事先規劃好行車路線及沿途的活動安排,如手持相關報紙與當地集報界、旅游界和彭姓人士進行主題交流,或是走進學校與師生交流,并順帶游覽沿途景點,一舉多得。”
2017年至今,彭援軍一直采取“駕車集報萬里行”的形式沿途進行主題集報宣傳,每年的主題都不相同,2017年“宣傳十九大”,2018年宣傳“改革開放40年”,2019年宣傳“慶祝建國70周年”,2020年后半年以來至今,以宣傳“慶祝建黨百年”和喜迎黨的二十大召開為主題。
受彭援軍影響,夫人郭秀清也愛上了集報,二人同為中國報業協會集報分會會員。彭援軍駕車出行,夫人郭秀清跟隨全部行程,夫唱婦隨。
車輪飛馳大江南北,足跡行遍半個中國。這些年,彭援軍陸續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河南、安徽、湖北、江西、湖南、湖北等地駕車宣傳,行程長達上萬公里,與數十位報友沿途交流報紙,研討集報問題,座談集報體會,宣講時代主題,倡導生態環保理念,竭力保護潔凈水源。
沿途宣傳的同時,彭援軍也在不斷學習,他參觀香山革命紀念館、平津戰役紀念館、彭真故居紀念館、鄭板橋清廉為官史料展、習仲勛故居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寫詩作文,弘揚主旋律,彰顯正能量。
藏萬卷書,行萬里路。四十載集報研報,辟蹊徑服務社會,彭援軍以實際行動踐行一名老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責任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