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 張洪梅 陳亮 周楠
關鍵詞:5S管理,紡織品,檢測實驗室,規范化,高效化
1 研究背景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進步,現代紡織行業的迅猛發展,產品質量安全問題越來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紡織品質量檢測成為紡織企業關注的重點[1]。加強紡織品檢測實驗室的管理建設,才能確保檢測數據精準有效,才能出具合法準確的紡織品檢測報告,保證紡織品質量安全,把紡織品檢測事業做精、做細、做準,做到精益求精。傳統的實驗室管理模式存在很多弊端,如:管理混亂、雜亂無章、效率低下、安全隱患較多等問題,紡織品檢測實驗室的科學化管理,是保證檢測結果準確、高效的重要保障,如何建立一種高效、安全、規范、科學的實驗室管理模式成為紡織品檢測實驗室急待解決的問題[2]。5S管理作為管理方法,作為一種新型的精益管理模式,已經在企事業管理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已經被證明是有效的管理工具,能夠提高實驗室管理效率及質量水平,可以對實驗室的環境進行全面優化,構建良好的工作環境,讓實驗室的檢驗能力最大化發揮,提高實驗室的效率和效益。將5S管理引入紡織品檢測實驗室的管理,為紡織品行業提供高水平高質量檢測服務,是符合紡織品檢測實驗室特點的一種管理模式。
2 5S管理的理論基礎與操作步驟
5S是指整理(Seiri),整頓(Seiton),清掃(Seiso),清潔(Seiketsu),素養(Shitsuke)的簡稱[3]。
整理(Seiri):區分“要”與“不要”的物品,對物品的分類,分為不需要的、偶爾需要的和經常需要的3種類別,從而簡化工作場所的物品需求,減少浪費和糾紛,同時促進良好的工作風氣,將不要的物品從工作現場清除,即設定規定期限,及時高效清理,對實驗室中的儀器、文書、材料等進行分類整理,將其分門別類,便于查找,從而使紡織品檢測實驗室更有序。
整頓(Seiton):是對物品的整理和排列,將所需物品分類并標記出來,使其容易找到使用,減少不必要的時延,將工作現場必要的物品定位、定量放置好,便于拿取和放回,減少尋找的時間[4],即有效標記物品,提高工作效率。在實驗室中,應把試驗裝置、計算機等擺放在工作臺上,為檢驗員創造一個舒適和高效的工作環境,以便快速方便地獲取所需工具和材料。
清掃(Seiso):清理實驗現場所有的垃圾、污垢、異物,保持工作現場整齊、整潔[5],即“日清日掃,塵不染”。
清潔(Seiketsu):對工廠和工作場所進行日常維護和清潔,包括正確的日常清潔和除塵技巧,以確保工作環境清潔整潔,整理、整頓、清掃,形成制度化、規范化,即形成清潔機制,長效常態運行。實驗室一般是繁忙的工作區域,因此需要進行日常清潔和消毒操作。為了確保實驗室的安全及工作區域的干凈,必須制定清潔規范和制度,并有專門的人負責進行保養,確保整個實驗室的工作環境良好。
素養(Shitsuke):是對實驗室工作場所進行人員的紀律管理,培養工作成員遵守紀律,做到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一切以結果為導向,規范工作行為,即人人遵守規定,養成良好習慣。在實驗室中,需要建立適合自己特點的管理保持方式。這樣可以讓每個檢驗員長期保持5S管理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技能,保證實驗室一直處于高效、規范、安全而繁忙的狀態下。
因此,5S管理在實驗室中的操作步驟如下:第一步是整理所有的物品。針對實驗室內部,通過分類整理實驗設備、文獻資料等,把經常使用和偶爾使用的設備或文件分類,以便更有效地管理和使用。同時,對于長期不使用或報廢的設備和資料應及時清除和處理。將物品進行分類和標記,為后續的操作鋪好基礎。第二步是對實驗設備和物品的選擇、排列、放置分類標記等進行整頓。例如:按照設備類型和功能分別放置,把設備、文件、物品分類標示。按照需要設置紡織品檢測實驗室的布局,將工具、設備和試料等擺放到合適的位置。第三步是對實驗室進行日常、定期清潔,建立和維護專業高效的清潔體系。做到清潔美觀、有序規范,每周清理一次。第四步是建立標準化的操作規程并強制執行,讓工作人員形成固定的工作流程和規范操作,以確保實驗室的穩定、高效及標準的管理。第五步是將所有的工作方法進行記錄,建立所有工作的標準庫。第六步是對這種管理方式進行評價,并進行持續改進。
3 在紡織品檢測實驗室的應用
3.1 紡織品檢測實驗室管理的現狀分析
目前,大多數實驗室在實驗室管理體系的設計和實施方面仍存在很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紡織品檢測實驗室管理不規范,缺乏制度和規定。例如:文件檔案管理方面,文件和檔案是實驗室管理活動的真實記錄,是實驗人員對日常工作的文字整理和記錄,體現著實驗人員對工作的思考和總結,對實驗整體的把握有至關重要的作用[2]。實驗室的工作過程中,標識設置不規范,放置歸納不整齊,類別區分不細致,涉密保管不受控,廢棄廢止不及時等問題眾多,不利于文件和檔案保存,影響工作人員準確識別、使用文件檔案,容易造成文件的損害、丟失,進而延誤工作時間,降低工作效率,不利于實驗室的文件檔案管理[2]。
紡織品檢測實驗室雜亂無章,造成許多空間和其他資源的浪費。實驗室專業檢測設備種類繁多,實驗室面積大,容易出現擺放位置設置不合理,不按設定位置擺放等問題,不能合理利用實驗場所空間。
紡織品檢測設備使用不能統一管理,導致損失和浪費,對設備保養維護不及時導致設備容易出現損壞,極易影響工作進度,降低工作效率;專業檢測設備不及時清理、清洗,不定時維護、養護,嚴重縮短了專業檢測設備的使用壽命,降低了實驗室的檢驗能力。
其他問題還有實驗室管理機制比較單一,缺乏創新,不能實現標準化、高效化管理等。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引入5S管理的理念,可以改善實驗室的管理情況,讓實驗室管理工作更加人性化,以提高工作效率、加強安全管理和提高測試精度。
3.2 紡織品檢測實驗室推行“5S”的作用
(1)改善面貌,提升形象。將“5S”管理模式引入紡織品檢測實驗室中,能夠引導、督促工作人員注重儀表儀態,培養良好習慣,無形中提升實驗室的知名度,塑造良好的實驗室形象。
(2)提高精度,提高效率。實施“5S”管理可以將紡織品檢測實驗室變得井井有條。樣品擺放整齊有序、標識清楚,減少漏檢,杜絕錯檢。儀器設備定期維護,降低損壞,提升效率和保證質量,確保檢測工作科學、公正、精細、精準[2]。
(3)保障安全,避免事故。紡織品檢測實驗室檢測場所整潔有序,工作人員操作流程科學規范,實驗物品標示明確,廢棄化學試劑等處置合理,有效減少意外事故的發生;日常巡檢常態、長效化,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最大程度減少問題影響,保障工作人員人身安全和實驗室安全。
(4)縮減成本,避免浪費。有效合理購置實驗使用的試劑及耗材,在紡織品檢測實驗室檢測工作中,優先使用有效期臨近的物料,減少重復購買,有效降低成本。
(5)培塑人員,提升素質。紡織品檢測實驗室工作人員嚴格遵守操作規程,保證實驗步驟規范操作,長此以往,久久為功,工作人員就會養成一種科學、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養成嚴格執行各種規章制度的良好習慣,進一步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2]。
3.3 紡織品檢測實驗室中“5S”的具體應用
在實驗室管理工作中,5S管理確實能夠起到很好的作用,提高了實驗室管理效率,增強了實驗室安全管理力度,同時也提高了實驗室工作的精度。
在紡織品檢測實驗室可以進行如下推廣。
實驗室內部的活動與工作安排要統一有序,保證工作效率。實驗室工作中,設定專門的工作培訓制度,確保員工了解工作的內容和方法,提高工作的效率。
建立文件歸檔系統,將所有的工作過程和結果進行記錄和存檔,以便檢查和記錄工作的進展情況。
建立標準化管理系統,制定嚴格的檢測標準、流程和文件模板,進而提升檢測的效率及準確性,并對嚴格執行標準作出制度性的規定。
制定設備保養維護方案,對實驗室和檢測設備進行必要保養,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確保設備的正常運行。
培訓員工,提高員工素質,建立職業規范和檢驗準則,從而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執行力。
4 結論
本文主要探討了5S管理在紡織品檢測實驗室中的應用。通過建立標準化、規范化、高效化的紡織品檢測實驗室管理體系,提出了一整套符合紡織品檢測實驗室特點的5S管理方案。將5S管理引入紡織品檢測實驗室管理,不僅能夠提高工作效率,也能更好地改善實驗室管理狀況,5S管理在紡織品檢測實驗室中的應用是值得推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