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大偉
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黑龍江省期間強調:“要構筑我國向北開放新高地。更好統籌貿易、投資、通道和平臺建設,在市場準入、要素流動、制度型開放等方面大膽探索、先行先試,形成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同江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構筑我國向北開放新高地”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貫徹落實黑龍江省第十三次黨代會部署要求,牢牢把握同江中俄黑龍江鐵路大橋通車機遇,奮力建設“開放的同江、國際的同江”,全力打造全省向北開放“橋頭堡”。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快建設重要陸路通道、河海航道、能源管道等基礎設施,完善面向東北亞開放的交通運輸網絡”。近年來,同江市加強通道建設、完善交通體系、優化通關環境,對外開放的基礎愈加堅實。
構建開放大通道。強勁的通道優勢是推進對外開放的基礎支撐。同江市多點開辟對外開放通道,重點推進同江中俄黑龍江鐵路大橋項目,開通鐵路口岸中歐班列出口和進口集裝箱運輸。同時,發揮全省水運第一大港優勢,開通“同江—哈巴羅夫斯克—莫斯科”水鐵聯運中歐班列,實現同江至下列寧斯闊耶、比羅比詹貨運航線常態化運營;同步完善口岸設施建設,水運口岸擴大開放東部作業區于2023 年8 月16 日通過國家驗收。目前,同江市水、鐵口岸相互補充,客貨并存聯動發展,最高年過貨能力3000 萬噸、過客能力50 萬人次,正在成為黑龍江省聯俄通歐、向北開放的關鍵支點和重要樞紐城市。
打造立體交通網。便捷的交通網絡是推動同江市全域開放發展的重要保障。同江市立足釋放口岸聯通內外循環效能,全面提升后方交通承載力。近年來,哈魚島口岸公路擴建工程加速建設,同綏松花江公路大橋項目獲得用地審批,佳木斯至同江鐵路擴能改造工程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初審,同時借力用好佳木斯機場和建三江機場,以同江口岸為基點,立體交叉、貨暢其流的口岸城市集疏運體系逐步形成。
跑出通關加速度。良好的通關環境是激活跨境通道的關鍵因子。同江市深度優化通關環境,積極推進智慧口岸、智慧海關、智慧邊檢建設,推廣應用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互聯網+海關政務服務”等平臺,全面實施進出口貨物“提前申報”“兩步申報”,全域推行“船邊直提”“抵港直裝”模式,辟建口岸通關綠色通道,推出“三通四專”一站式通關,實現業務最大限度網上辦理、鐵路口岸24小時通關,打出便利化通關“組合拳”。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自貿試驗區、綜合保稅區等開放平臺創新發展,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積極參與區域合作”。同江市圍繞“園區建設”“平臺申創”兩個關鍵,著力打造具有較強支撐力和牽動力的發展載體。
拓展承接空間,優化產業落地平臺。同江市按照省委書記許勤同志提出的“開展進出口貿易加工區建設”要求,以先期啟動規劃建設的橋頭經濟區為支撐,統籌規劃國際物流、農副產品加工等9 個功能園區,完成園區9.8 平方公里基礎設施建設,滿足了外貿加工產業園區化承載、集群化發展需求。2022 年,總投資41.2 億元的佳木斯·同江進出口貿易加工區9個項目集中開工。目前,米高百萬噸氯化鉀進口加工儲備基地、中儲糧倉儲等項目正在園區火熱建設中;對俄出口摩托車研發及生產基地項目投產運營,產品暢銷國內、遠銷俄歐,填補了東北地區摩托車制造行業的空白。
提升開放能級,構筑政策集聚平臺。同江市堅持“以建促批”思路,以完備的配套設施和強力的產業帶動促成各類開放平臺成功申創。先后爭取資金6億元建設進出口加工儲運園、跨境電商產業園(一期)項目,推動保稅物流中心(B 型)建設獲省政府批復;與大龍網、寧波國際物流合作打造同江龍工場和數貿港平臺,助力中國(同江)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成功獲批;建設藥材進口指定監管場地,與中林國控合作推進藥材種植加工項目,促成藥材進口口岸資質獲批,進出口貿易品類擴大至170類2000余種。
深化人文交流,打造互鑒共進平臺。同江市陸續與俄羅斯遠東地區6 州12 區市建立了友好交流交往合作關系,先后訪問俄羅斯猶太自治州、哈巴羅夫斯克市等地,與當地政府負責人及在俄企業家深度交流,在加強多領域合作交流、擴大互利合作等方面達成合作意向。同時,連續9年舉辦中俄邊境文化季系列活動,開展展覽展演、體育賽事等活動500余項,特別是第九屆文化季線上線下同步進行,線上觀看人數超過170 萬人次,影響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同江市堅定實施“工貿強市”戰略,加快“通道經濟”向“產業經濟”轉變。
一是貿易水平量質齊升。以構建“雙買雙賣”貿易格局為目標,依托大橋運量優勢,與俄羅斯礦產、林業、煤炭等領域的企業達成長期合作,積極發展以煤炭、鐵精粉、大豆等大宗商品為主的進口貿易,有效拉動經濟增長。同時,建成對俄建材出口基地、中俄農機物流中心,開展建材、機電、日雜百貨等出口,并大力拓展對俄跨境電商業務,不斷提升出口品類和規模。2023 年上半年,同江市跨境電商交易額突破2700萬美元。
二是加工產業快速發展。立足俄羅斯遠東地區豐富的木材、糧食、油氣等資源,積極培育發展落地加工產業。在木材加工方面,引導企業辟建境外木材園區,在俄羅斯租賃開發森林1.7 萬公頃,同江市內木材加工企業發展至17家,產品遠銷日本、韓國;在糧食加工方面,大力發展境外種植業,在俄羅斯租種土地140 萬畝,并積極完成大豆回運,支持津鵬糧油、榮氏糧油等企業發展大豆油、菜籽油等落地加工,打造了“頭”在境外、“尾”在境內的糧食加工產業鏈條;在能源化工方面,加快建設哈魚島油氣碼頭、危化品儲運園區,并與上合海灣能源達成合作,計劃打造年周轉量100萬噸的能化物流產業園。
三是企業培育成果豐碩。積極招引外貿大戶,外貿經營企業發展至469 家,2022 年進出口貿易額突破100 億元,創歷史新高。同時,深化與俄羅斯猶太自治州超前發展區務實合作,對俄直接投資企業發展至14 家,重點建設比羅比詹鋼結構廠、阿穆爾綜合園區等境外園區,深度參與境外能源資源開發,為對俄經貿合作提供有力支撐。
行而不輟,未來可期。同江市將扛起政治擔當,高效運營水、鐵口岸,持續抓實平臺申創和產業發展,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開放合作,切實在全省高水平對外開放中作出更多同江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