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 健
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強調:“全面構建親清統一的新型政商關系,黨員、干部既要關心支持民營企業發展,主動排憂解難,又要堅守廉潔底線。”建設“六個龍江”、推動“八個振興”的艱巨任務,要求各級政府部門徹底破除權力壁壘,主動適應職能轉變,強宗旨、治沉疴、優服務、樹形象,打破管理思維禁錮、部門利益束縛、習慣性行為定勢,用符合新時代標準要求的高質量服務,推進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
各地各部門各單位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東北地區和黑龍江省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完善責任體系、工作體系、制度體系,堅持不懈打好優化營商環境攻堅戰。要堅持問題導向,著眼構建新型政商關系,對標優化營商環境指標體系,深入查找差距不足,進一步優化市場監管方式,完善維護公平競爭政策措施,健全優化營商環境法律法規體系,嚴格規范執法程序、執法行為,著力營造更加優良的市場環境、法治環境、政務環境。
重塑觀念,疏通“堵點”。立足推動全面振興大局,破除思維定勢,疏通舊有觀念中的堵塞點。從深度重塑服務理念入手,在思想深處牢固樹立利企便民服務宗旨,提高市場意識、服務意識,全面增強重商、親商、愛商、扶商的服務理念,真正做到留商、尊商、惠商、誠商,構建一流服務流程、一流服務形象、一流服務環境,深入踐行“馬上就辦”“辦就辦好”,切實當好市場主體的“服務員”。
優化流程,攻克“難點”。簡化優化流程,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難點和重點,也是各級政府部門共同面臨的緊迫任務。要著力使工作流程特別是與市場主體、群眾利益息息相關的審批流程更加科學、更加簡便、更加高效,下大力氣對每個前置條件、每個必備要件、每個環節流程、每個時限要求進行全面分析、系統評估、科學論證,明確目標靶向,從根本上進行改造壓縮,從而實現最簡化、最優解、最合理、最順暢、最高效。
完善制度,清除“痛點”。以制度規范管事定事,是優化營商環境、構建服務型政府的大勢所趨,也是轉變作風形象、保障民生福祉的必由之路。要對照先進地區成功經驗,全力破枷清障,堅決革除與新時代優化營商環境不適應的陳規舊制,最大限度降低自由裁量,清除人為因素影響這個痛點,做好行政權力的“減法”。在審批服務環節要系統完善一次告知、首問負責、限時辦結等一整套制度體系,推動制度執行落實到位,努力讓市場主體少跑路、不求人。
科技支撐,占領“高點”。現代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是優化營商環境、提高服務質效的重要手段和重要途徑。要面向市場主體需求,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構建網站、公眾號、手機小程序、自助服務設備等構成數字化服務矩陣,打造全時段、無障礙、隨時隨地響應的服務平臺,公開服務流程、環節、要件和時限,讓市場主體感受到高效便捷和陽光透明的營商服務,為新時代優化營商環境插上科技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