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雨
說到作文,我是熟悉的,那作文沒寫完呢,我就更熟悉了,可以說,3次考試里我必有一次沒寫完,一次字數不夠,一次剛過線。很神奇的是,這種情況只發生在高三,以前從沒有出現過作文沒寫完的事,真的很考驗心態啊!
寫作文,大概分為4種情況,第一種,時間分配均勻,不慌不忙地寫完作文后還留有時間檢查;第二種,時間分配一般,最后極致利用時間,在鈴聲響起前幾秒結束“戰斗”;第三種,知道自己寫不完后匆忙結尾——這樣的作文只會是字數不夠,扣的分也會只扣字數不夠的分(400字以上的作文,少50個字扣1分);第四種,留給寫作文的時間不多,并且堅定自己可以寫完,但卻是失敗的——這樣的作文就為殘篇,一般在40分以下,與高分絕緣。所以,如果發現時間不夠了立即結尾,盡量少扣分。
作文寫不完的心態很好說清:首先是收卷后的呆愣,活動活動剛剛發揮出最快速度的手。其次是懊悔:為什么在前面做基礎題花的時間這么多?為什么作文不構思好再寫?為什么作文構思時間這么長?然后是悲傷,與朋友訴苦,比誰更慘。沒有心情討論答案,沉浸在“作文沒寫完,語文考砸了”的悲傷里。如果不及時抽離,那這次考試你絕對完了。最后是暗下決心,下次一定分配好時間,不再出現這樣的情況。下一次也許會吃一塹長一智,成為上述第一種情況;也許依舊忘記,依舊寫不完作文,依舊懊悔,依舊……
其實,解決方法很簡單,就是我上面一直反復提到的時間——只要時間分配均勻,這類情況便會大大減少。我的老師曾分享過她的小訣竅,不要讓做題的時間超過這道題的分數。150分的題,150分鐘,適配度簡直完美,更不必說還有一些簡單題(這些題可以很快完成)。如果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有些困難,那就在此基礎上延長幾分鐘,后面簡答題略微快一點兒就行了。還有一種特殊情況,一些同學基礎題時間分配均勻了,依然寫不完作文,問題就出在自身能力了——這種一般是讀不懂材料,或者讀懂了卻不知道怎么寫,于是邊思考邊寫,有時候還想不起來引用的材料、該用什么材料……能把作文寫完才怪。這種情況就可以課后多找一些材料來分析,列出大綱,包括開頭結尾、主題句、引用的素材,再找例文來分析作者的行文思路、結構和素材——平時多注重積累,素材才不會“用時方恨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