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鈺迪
寫作 小紙條
這是一篇源于真實的記錄,所寫的一切都還歷歷在目。在文章開篇,我通過對棋局的解釋和對對手的描寫,引出矛盾所在。接著,用對比式的心理描寫刻畫當時內心的復雜?!斑@樣做”,究竟是怎樣做,下文具體的決定也就水到渠成。路遙曾說過:“生活包含著更廣闊的意義,而不在于我們實際得到了什么,關鍵是我們的心靈是否充實。”真的,只有在經歷過許許多多這樣并不明朗的選擇后,我們才能逐漸發現,何為處事,何為為人。
“啪——嘀、嘀!”棋子還未放穩,對方就觸電般立即將手縮回,又快又狠地在棋鐘上連拍兩下。棋子在排列得并不整齊的棋盤上輕微地震動,棋鐘盡管因重拍而嚴重傾斜,卻仍不慌不忙地完成倒計時。
這是因疫情停辦兩年后的第一次省賽,規格很高,而經過前面八輪的浴血奮戰,現在我終于坐到了一號臺,進行最后一輪對局——圍棋冠軍爭奪賽。
此時棋面局勢已經很明顯了,我方大龍被屠,盤面已大幅落后且無轉機。但是,由于對方前期長時間的思考,此刻,她只剩下不到一分鐘,而我還有足足11分鐘。本次比賽規定每局雙方45分鐘包干,也就是說任何一方的時間用盡,即使棋還沒下完,也將判其超時負。
對方的手緊緊攥著棋子,眼睛死死盯著棋盤。我知道,行棋至此,此局的勝負權卻依然由我掌控。
我仍有充足的時間,干脆放下棋子閉上眼睛慢慢思考我該如何結束此局。我當然可以下一些先手來消耗對方用時,直至她超時負,我勝……我好像聽見頒獎臺上的獎杯在召喚我,我笑容滿面地跑過去捧起它,卻聽見其他選手在臺下竊竊私語地嘲笑我;我看見媽媽興奮地比“耶”,卻轉而瞥見對手憤然憂傷的眼神;我感知到自己內心深處的狂喜,這將是我學棋七年來第一次拿到大賽冠軍,但也察覺到來自心底的一絲不安——
冠軍,應該是技壓四方、當之無愧的,而我如果在棋力不夠卻利用規則的情況下拿到冠軍,真的值得嗎?昔伯夷、叔齊恥宗周而不食周粟,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他們遵循道義和本心,舍棄了功名利祿,這樣做不是為了獲得他人的贊譽,而是做到每個人分內的“行己有恥”,然后“止于至善”。
對,我知道該怎樣做了。我睜開眼坦然地看著對手,在她難以置信的目光下主動停鐘認輸。我拿起裁判員遞過來的筆,在負者簽名單上一筆一劃、工工整整地寫上我的名字。那一刻,我的內心突然被某種強大的力量充盈了,我知道,我寫下的不僅僅是幾個漢字,更是一個堂堂正正的大寫的“人”。這樣做,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