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少有點兒《甄嬛傳》后遺癥
我,生慕可,一個平平無奇的美男子,可我的祖上不得了,是康熙、雍正兩朝的大臣年羹堯。他半生征戰沙場,曾戡亂西藏,平定青海,大名如雷貫耳!
你一定會說,你對年羹堯了解著呢!首先,他有個妹妹叫年世蘭,當年艷絕后宮,連皇后都得怕她三分。要不是甄嬛設計坑害,她早就成了尊貴無比的皇貴妃……
等等!你一定是《甄嬛傳》看多了,被改編的宮斗大戲嚴重洗腦。年羹堯的確有一位妹妹年氏,她是清朝首位與皇后同葬帝陵的妃嬪,謚號敦肅皇貴妃。
此時,你若聽得半信半疑,也一定會用看傻子的眼神望向我。年羹堯姓年,而我姓生,八竿子打不著的姓氏,怎么好意思自稱年羹堯的后人?
嘿,你還別不信,“生”這個在百家姓里排在五百開外的姓氏,的的確確與年羹堯有著緊密的聯系。史籍中記載:滿族富生氏,亦稱富森氏、敷臣氏,世居開原。年羹堯雖戰功卓著,卻居功自傲,終是被雍正賜死。他為了后人能夠躲避朝廷的追殺,便相中了這個稀有的姓氏作為庇護。
其中兩層含義,一是“年”字倒置與生氏相似,年羹堯希望孩子長大后能認祖歸宗;并且“生”字有絕處逢生、一線生機的含義,寄予了年羹堯對后人的一絲希望。因此他讓門下一位秀才帶走了自己懷孕的妾室,也為年家留下最后的血脈。
我的祖籍是江蘇常熟,這也與史書記載的年羹堯后代逃亡至江蘇一帶完全吻合。因此,我這個貨真價實的年家后代,每每看《甄嬛傳》便帶入感強烈,在我心中此劇唯一大反派非甄嬛莫屬。
2. 讓皇帝成為唯粉的男人
你以為年羹堯是仗著年妃哥哥、國舅爺的身份才受人景仰,那你可就忽視了他的文韜武略、赫赫戰功。毫不夸張地講,年羹堯從小就是學霸,還是那種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的好孩子。
公元1700年,也就是康熙三十九年時,才及加冠年紀的年羹堯才華初顯,輕松考中進士,授職翰林院,已然年少有為。從此他的人生仿佛開了掛一般,寥寥數年便升任四川巡撫,成為封疆大吏。
清朝《永憲錄》記載,不滿30歲的年羹堯受到康熙的賞識被破格提拔,他感激涕零,上書字字感念皇恩。他表示“一介庸愚,三世受恩,定竭力圖報”。而康熙也是對他贊賞有加,回書:始終固守,做一好官。
有時候,選擇遠遠大于努力,在九子奪嫡的史詩級時刻,命運的天平再次傾向年羹堯。他與雍正的親娘舅隆科多大人成為了雍正的左膀右臂,一舉將他推上了權力的鐵王座。他的妹妹年氏也爭氣,成為了王的女人,還是最愛的那一個。
一時間,年羹堯風頭無兩,在平定西北邊陲羅卜藏丹津叛亂時,他被封為撫遠大將軍。此時,至高無上的的皇帝也化身為他的“小迷弟”,不僅御賜黃馬甲,甚至讓各級將領唯年羹堯命是從。雍正親自下令,“若有調遣軍兵、動用糧餉之處,著邊防辦餉大臣及川陜、云南督撫提鎮等,俱照年羹堯辦理。”
要說雍正追星,那可真比現在的小年輕有過之無不及。
年羹堯出征青海,雍正給年羹堯寫信說:“爾之真情朕實鑒之,朕亦甚想卿。”年羹堯匯報蒙古事宜,雍正回信表達不知兩人是何等緣分,難道是上天注定?肉麻程度不亞于現在的土味情話!
而這個少年得志的大將軍,也在皇帝一聲聲的愛卿之中,漸漸迷失了自我。
3.耍大牌可就離塌房不遠了
人生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年羹堯犯了天底下明星最容易犯的錯誤——耍大牌。也印證了甄嬛在劇里所說的那句話“天子臥榻,豈容他人酣睡?”
魑魅隨身亦等閑,
肩挑龍虎總徒然。
只他一副超凡骨,
不煉金丹也是仙。
這是年羹堯留給后世的一首詩,字里行間那種恃才傲物之情可見一斑。
雍正二年,年羹堯在西北邊疆權力無邊,甚至蒙古王公都需要向他跪拜,像極了占山為王的土皇帝。進京時,官員在路兩旁跪拜,行三叩九拜大禮,年羹堯騎馬而過,看也不看一眼。甚至他自以為是,到處結黨營私,排除異己,對自己朋黨大肆推舉,以為雍正會照單全收。
“凡人臣,圖功易,成功難;成功易,守功難;守功易,終功難。若依功造過,必致反恩為仇,此從來人情常有者。”雍正大筆一揮,對年羹堯削官奪爵,列大罪九十二條,賜自盡,斬殺其子年富,諸子皆戍極邊。
爾后,便有了更名易姓的種種故事。
4.太太太太太……爺爺留給我的人生教科書
都說人生的分水嶺不是高考,而是投胎。這句話簡直說到了我的心坎兒里。
我投胎嘛,投到了這么有歷史淵源的家中。每每有人驚呼“還有這個姓呢?”我都會慶幸自己與眾不同。
可在了解了年羹堯的故事后,我又不免唏噓,要是太太太太太……爺爺年大將軍當年深諳功高蓋主這個詞,稍稍掩藏鋒芒,說不定我現在一出生就可以堂堂正正地擁有自己原本的姓氏。
哎,不勝唏噓,不勝唏噓……
人活一世,誰不想有一番作為?留下一本著作,攻克一種疾病,抑或是創作一首膾炙人口的金曲。有夢容易,實現的道路卻困難重重,哪怕幸得一兩次的成功,想要善始善終更是難上加難。
當聽家人講述年羹堯故事的時候,我似乎看到了那個第一次被康熙委以重任的少年郎,他一定是春風得意地設想著如何建功立業、報效國家。可后來,我似乎又看到了一個滿頭白發、滿臉溝壑的老者在獄中含恨而終,他嘲弄般地回顧著自己蠢鈍的一生,雖然至死他也不過四十六歲。
我,生慕可,一個平平無奇的美男子。雖然我的人生才將開始,但有朝一日若能僥幸小有所成,定會記住“圖功易,成功難;成功易,守功難;守功易,終功難”這要了年將軍性命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