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 劉海生 黃培昭 丁雅梔 陳康 柳玉鵬
(上接第一版)島內媒體更關注兩岸關系。臺灣《中國時報》稱,兩岸民眾都非常期盼雙方交流能夠“春暖花開”。對此,郭衛民在記者會上表示,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心聲。
“中國好,世界才會更好”
“今年是中國新外長秦剛上任后,首次在兩會亮相。”英國廣播公司(BBC)稱,世界對中美關系尤其關注。秦剛在上任之初曾表示要繼續推動中美兩個世界大國之間的關系。報道稱,兩會前夕,北京發表了“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被認為是未來一段時間中國外交的指導性綱領。此外,今年還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外界關注中國將如何進_步實施該倡議。
新的一年,世界依然動蕩不安,俄烏沖突已經持續一年多。國際地緣政治沖突加劇、世界經濟增速放緩、全球氣候變化和糧食危機等各種難題,都讓世界對中國聲音更加期待。埃及外交事務委員會委員迪雅3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兩會弓I起國際社會的關注一點都不奇怪,因為兩會要討論和決定的話題重大而具有中國國內和國際雙重影響,比如中國經濟、中國外交、中國對國際問題的看法,尤其是中美關系、中國的周邊安全等,都是分量很重的話題。中國在這些問題上作出什么樣的決策,潮艮大程度上影響未來的形勢發展和國際格局,這也進一步凸顯中國兩會的重要性和現實意義。
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教授李.海東3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今年兩會是世界關注的重要政治會議。近來,美國不斷拉攏盟友對華圍堵,并利用俄烏沖突等熱點事件對中國進行抹黑和攻擊,這些荒唐論調和危險舉動對中國安全環境帶來很大沖擊。不過,我們有自己的發展節奏和對外總體規劃,今年中國外交的總體布局是全球性的,會在防范美對華破壞性沖擊的同時,不斷加強與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的交往,致力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長遠藍圖。
《歐洲時報》稱,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國際社會正經歷罕見的多重風險挑戰。中國愿與世界共享改革開放之紅利。中國強,世界會更強,中國好,世界才會更好。▲
環球時報2023-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