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興華
(大慶鉆探工程公司鉆井四公司,吉林 松原 138000)
石油對于人類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讓人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對于石油企業來說,進行石油開采確實可以獲取到足夠的經濟效益,但從另一個層面來說,石油開采的風險性也是非常大的。比如在石油鉆井工程中,多年來也產生了很多安全事故,不僅給國家的石油資源開采事業、企業的經濟效益造成了重大的影響,還給工程現場人員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脅。石油鉆井施工是一項高危的作業,鉆井現場環境惡劣,隨時可能出現各種安全事故。要降低鉆井施工過程中的風險,一方面要安全規范作業,排除事故隱患,另一方面,要加強應急管理及應急演練,一旦出現工程復雜情況,能夠快速正確的應對,避免釀成嚴重的安全事故[1]。因此,對石油鉆井工程應急管理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措施進行研究,也更有現實意義。
石油鉆井工程就是指利用相應的石油鉆井設備鉆通油氣層,通過鉆井、固井形成完整的井筒,建立地下油氣開采的通道。在這個過程中,通過測錄井、取芯作業等獲得地層含油氣信息,對儲層開展評價,為后續試油及壓裂生產提供依據。石油鉆井工程是油氣勘探開發必不可少的手段,對于油田勘探開發意義重大。
對于施工單位而言,在進行石油鉆井之前,則要做好方案規劃和設計。具體而言,進行鉆井設計通常都包括如下兩部分的內容:一是鉆井工程設計,二是鉆井地質設計。鉆井地質設計是明確鉆井施工的地質目標,給出井位設計基本參數,預測儲層發育情況,對鉆井施工過程中的風險進行預警,對井身質量提出要求;鉆井工程設計是根據鉆井地質設計基本參數,進行詳細的軌跡設計,施工工藝設計,鉆井液密度設計,井控設備設計,入井鉆井液、管柱設計,施工進度安排等。通過優化設計,降低鉆井施工風險,降低鉆井施工成本,確保達到地質目的。
從破巖形式的角度來說,當前我國石油鉆井工程主要存在如下三種鉆井方法:
一是沖擊鉆井法。即應用頓鉆鉆機的鉆頭對井底進行反復沖擊,從而擊碎井底的巖石,然后在將井底的巖石打撈上來,再用鉆頭進行沖擊,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獲取井眼,完成鉆井的整個過程。相比于其它的鉆井方法,沖擊鉆井法無需過多的設備,所以所耗費的成本也更低,這些都是沖擊鉆井法的優勢。當然,這種鉆井方法也并非盡善盡美,也有很多缺點,比如鉆井的效率低,使用的工藝落后,所以在深井或者地層壓力較大的情況,并不會應用這種方法。
二是旋轉鉆井法。這需要在地面上安置動力設備,在動力設備的驅動下,鉆頭連續旋轉,從而將壓力施加給巖石,最后將巖石碎屑,破碎的巖屑隨流體帶到地面上來。結合旋轉鉆井法的應用現狀可以發現,一般而言都是在地層復雜的情況下使用這種鉆井方法,因為相比于沖擊鉆井法,這種方法的效率更高,因此沖擊鉆井法的應用范圍也是非常廣泛的。
三是旋沖鉆井法。旋沖鉆井法就是指在旋轉鉆井的基礎上,再添加一個沖擊器,所以應用這種方法進行鉆井的過程中,鉆頭既有足夠的旋轉力也有強大的沖擊力,從而實現讓井下巖石破碎。根據這種方法的應用實踐可以發現,一般而言,都是在鉆硬地層或深部地層時應用。在某種意義上,旋沖鉆井法是旋轉鉆井法的延伸,應用效果更好。
在石油鉆井工程之中,一般情況下鉆井隊都能夠在施工之前,做好應急預案,比如針對測井過程中的應急預案,針對錄井過程中的應急預案,針對固井過程中的應急預案,并且鉆井隊在日常也能夠進行簡單的培訓或者演習。不過結合我國整體的鉆井工程情況可以發現,目前在不同的鉆井隊伍之中,所應用到的應急報警信號也各有差異。這也能顯示出我國的石油鉆井行業,還沒有形成統一的應急管理機制。而且鉆井隊和承包商缺乏一體化的應急體系,導致出現事故時,雙方各自為戰,難以形成合力進行應急救助。此外,很多鉆井隊員的業務水平比較差,比如在進行天然氣事故的緊急處理過程中,若是施工人員對于整個天然氣系統的工藝缺乏足夠的了解,那么則很難快速排除安全隱患,容易對現場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形成更大的威脅[2]。而且,鉆進隊在日常的培訓演練中,幾乎將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井控演練之上,所以在應急管理方面也沒有予以足夠的重視,導致鉆井隊員的應急管理能力比較有限。除了這些,石油鉆井現場基本處于野外區域,施工環境也非常惡劣,容易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而鉆井隊由于缺乏足夠的自然災害防范意識,所以由外界環境而引起的鉆井事故也是層出不窮。
石油鉆井工程中,井噴就是指地層流體不受控制地噴出地面。結合工程實踐可以發現,井噴事故屬于比較嚴重的鉆井工程事故,受到各種復雜情況影響,井噴產生的原因眾多:第一,油氣井地質勘查不夠全面,不夠深入,這會導致對地層壓力判斷失誤,在鉆井的過程中,鉆遇異常高壓或異常低壓地層,很容易出現流體井噴;第二,施工過程中應用到的泥漿量少,或是密度小,從而導致壓力失衡,由此導致井噴事故發生[3]。結合井噴事故的危害可以發現,其不僅會對鉆井施工形成嚴重的影響,一旦發生井噴,流體也會帶出很多有毒氣體,所以也威脅著施工人員的生命健康安全。
井壁坍塌也是較為常見的鉆井工程事故,造成井壁坍塌的原因既有地質原因,也有工程原因。根據鉆井坍塌事故實例可以發現,井塌發生也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比如在油井地層水平應力難以實現平衡,由此導致地層的穩定性不足,若是鉆井隊伍沒有做好防范,鉆井液密度控制不合理,很容易出現坍塌現象。再如,當鉆井達到一定的深度之后,也會有更多的地層被鉆井液浸泡,巖層剝離或者地層膨脹等問題都會產生,井壁失穩,容易讓井壁出現坍塌的情況。此外,在鉆機的使用過程中,比如鉆機因為故障導致停轉的時間延長,或者是起鉆時速度過快,這些都會容易引發油井坍塌。油氣井坍塌不僅耽誤鉆井施工進度,還有可能造成卡鉆等事故,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理論上說,作為石油鉆井工程的應急管理單位,都需要在施工之前做好應急管理預案,只有這樣才能在事故發生時更加從容地采取應急措施。但是結合石油鉆井工程實踐可以發現,在應急預案的制定過程中,仍然暴露出很多問題。首先,相關部門并沒有予以應急預案的設計足夠的重視,所以所構建的預案也不夠精細,表面現象嚴重;其次,鉆井隊和承包商對于應急預案的建設能力有限,比如當前的HSE 等風險管理體系,再如JSA等施工風險分析工具,在鉆井工程應急預案的建設中還沒有得到有效的應用。當然,這也是源于國家相關部門并沒有予以石油鉆井應急預案明確的標準,這也導致不同的建設單位所構建的預案存在明顯的差異,而主觀性過強的預案不具有科學性,而且很多單位所構建的預案也沒有可行性的分析,所以應急預案并不具備足夠的實用價值,效力非常有限[4]。
石油鉆井工程不同于其它的地面工程,由于需要進行油井的鉆掘,所以很大一部分工程都需要在地下完成。而且石油這種資源也更加特殊,其具備很強的化學屬性,所以整個工程的危險性非常高。一旦發生石油鉆井事故,進行應急處理也需要應用到諸多設備,這就要求鉆井隊或者是承包商的相關部門,要對應急設備做好嚴密的管理。根據調查的施工中突發狀況中的應急設備管理情況,能夠發現仍然有很多問題,主要表現在:第一,很多設備非常陳舊,更新并不及時,這也是因為相關人員沒有針對工程風險形成全面的分析,導致很多風險問題缺乏針對性的應急設備,再加上領導不重視新型設備的引進,所以很多時候由于沒有先進設備的支持,應急處理方法也比較落后;第二,鉆井施工單位對于應急設備的認識存在偏差,很多設備都是應付上級檢查的,在訓練演習的過程中并沒有圍繞應急設備而展開,所以設備的存在價值非常有限。
很多鉆井施工單位認為,將工程中存在的危險解決之后就是萬事大吉了。這也能夠暴露出鉆井施工單位的應急管理意識薄弱,在事故解決之后,缺乏事故報告管理這個環節,現場的施工人員也無法進行系統的經驗總結,事故處理能力勢必無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很容易發生一個問題出現兩次甚至多次的情況。很多工程部門和單位并不認為事故報告具有足夠的重要性,其實從個體的角度來看也是如此,人往往都是在錯誤中總結經驗,從而實現能力的提升的。如果無法從事故報告中吸取到足夠的經驗,那么工程事故所帶來的只有危害,沒有正面價值。因此,對于石油鉆井工程單位而言,必須要重視事故報告管理。
在鉆井應急管理標準、規范、考核中,具體數據指標在應急管理方面應用深度不夠,如果將數據指標引進到鉆井隊應急管理過程,將有利于管理的精細化,將會促進日常管理更細致、更全面。例如,建立一張“消防能力評估表可以清楚地表明鉆井隊消防能力。另外將演練過程中的數據標準量化到演練程序中,對照具體的數據標準,在演練過程中有利于員工參照對比,只有不斷超越標準,才能不斷提高演練操作技能。
作為石油鉆井工程的相關人員,首先需要具備足夠的安全管理意識,才能真正落實好應急管理措施,這是強化應急管理水平的內在動力。結合鉆井工程所發生的事故可知,很多時候都是由于人的疏忽而產生的,所以這并不涉及到技術層面,在態度層面上很多施工人員就難以達標。因此,必須要從意識層面強化。首先,政府部門需要聯合石油開采企業形成統一的應急管控制度,從而對工作人員形成硬性的制約;其次,作為石油企業,必須要引進專業的安全管理人才,并且對原有的管理人員以及施工人員形成有效的指導,在演練或者工程實踐中以客觀的安全施工標準進行管理實踐,全面增強作業人員的安全意識;最后,還需要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培訓,比如通過組織觀看鉆井工程事故的視頻或者圖片資料,對施工人員形成警示,讓他們認識到鉆井事故對自己生命財產安全所造成的威脅和損害,從而強化他們對于安全施工的認同感。
在石油鉆井工作中,危險發生往往是偶然間的,這種偶發性使得安全管理工作變得十分困難,而如何有效進行風險的檢測是解決這一問題的突破口。通過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能對有效風險進行預測評估,可將工作中的各項危險數值設為定值編入程序中,而工人的活動量設為變值,當變值到達定制界限時發出警告,這樣便能科學指導鉆井開采的相關工作。
當前國際國內油價處于持續低迷狀態,油田企業普遍壓縮鉆井施工成本,鉆井工程企業只有不斷提升施工效率、降低工程項目事故率,才能提升工程施工項目經濟效益,保證企業可持續發展。現階段,在部分鉆井施工企業中,由于管理人員的安全管理意識薄弱,操作不規范,石油鉆井工程事故頻發。相應的石油鉆井工程應急管理還存在一些問題,針對突發狀況的應急預案不到位,針對突發狀況的應急設備管理不到位,針對突發狀況的事故報告不及時不規范。因此,還需要對石油鉆井工程應急管理措施進行優化,工程單位也應創建應急管理標準化模式,提升石油鉆井工程施工人員安全管理意識,并且利用信息化技術進行聯動,不斷提升企業應急管理水平,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