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炎靈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科常見病,其對患者的危害顯著。與急性胰腺炎相關的研究顯示,其不僅僅存在急性時相反應蛋白的表達失衡,且患者的胰腺血流與功能也相對較差,其中腸系膜上動脈(SMA)及胰十二指腸下動脈(IPA)作為胰腺血流供給的重要途徑,其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呈現血液供應較差的狀態[1-2],同時,淀粉酶(AMS)、脂肪酶(LPS)及胰高血糖素(GG)等胰腺功能相關指標,在本病發病早期呈現升高的狀態,與疾病嚴重程度及發展轉歸有一定的關系[3-5],因此上述方面均是急性胰腺炎治療措施評估的參考指標。近年來臨床中采用中藥輔助治療急性胰腺炎的研究不斷增多,效果較好,而清胰湯是在急性胰腺炎治療中受肯定程度較高的一組方劑,但是其對機體上述方面的影響研究相對不足[6-7]。因此本研究現探究清胰湯對急性胰腺炎患者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及胰腺血流、功能的影響,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0 年1 月-2022 年3 月常德市第一中醫醫院的80 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納入標準:20 歲及以上;確診為急性胰腺炎,并全程在本院診治。排除標準:入院前已接受相關治療;近1 個月內發生過創傷;合并其他部位感染;處于特殊階段,如哺乳期、妊娠期。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n=40)和觀察組(n=40)。本次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學委員會批準。患者和/或家屬對本研究知情,且簽署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急性胰腺炎治療,主要為給予奧曲肽(生產廠家:上海麗珠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90272,規格:1 mL∶0.1 mg)0.1 mg 靜脈推注,然后以50 μg/h 持續靜脈滴注,本藥以臨床癥狀改善,腹痛消失為停藥指征;奧美拉唑(生產廠家:海南靈康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4388,規格:20 mg)40 mg加入100 mL 生理鹽水中靜滴,2 次/d;同時給予營養支持及其他對癥治療。觀察組則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清胰湯,清胰湯組方:柴胡、白芍、生大黃(后下)各15 g,黃芩、胡黃連、木香、延胡索、芒硝(沖服)各9 g,每天1 劑,濕盛者可加梔子、黃柏各15 g,1 500 mL 水煎至400 mL,分早晚兩次服用。兩組患者均治療7 d。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治療前后的血清急性時相反應蛋白[C 反應蛋白(CRP)、觸珠蛋白(HP)及銅藍蛋白(CER)]、胰腺血流情況(SMA、IPA 最大血流速)、胰頭和胰體尾厚度及胰腺功能(AMS、LPS、GG)。(1)治療效果:胰腺炎癥狀體征消失,實驗室指標及其他相關檢查達到正常為治愈;胰腺炎癥狀體征及實驗室指標、其他相關檢查均顯著改善為有效;胰腺炎癥狀體征及實驗室指標、其他相關檢查均未見明顯改善為無效[7]。總有效率=(治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2)于治療前及治療3、7 d 后分別采集兩組的肘靜脈血,每次采集5.0 mL,以醫用離心機離心(離心半徑15 cm,離心速度3 000 r/min,離心時間5 min)后取血清進行急性時相反應蛋白(CRP、HP及CER)及胰腺功能(AMS、LPS 及GG)的檢測,均采用上述指標對應的酶聯免疫試劑盒進行定量檢測。(3)于治療前及治療3、7 d 后分別對兩組患者的胰腺血流情況(SMA、IPA 最大血流速)及胰頭、胰體尾厚度進行檢查,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進行細致全面的檢查。
1.4 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中的數據以軟件SPSS 23.0進行對應的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對照組男22 例,女18 例;年齡22~66 歲,平均(43.30±7.63)歲;病程0.5~3.0 d,平均(1.96±0.39)d;其中輕癥32 例,重癥8 例;病因:膽源性胰腺炎30例,其他10例。觀察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21~65 歲,平均(43.39±7.56)歲;病程0.5~3.5 d,平均(1.99±0.36)d;輕癥31 例,重癥9 例;病因:膽源性胰腺炎31 例,其他9 例。兩組上述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135,P=0.013),見表1。

表1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例(%)]
2.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急性時相反應蛋白比較 治療前兩組血清急性時相反應蛋白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3、7 d 后,觀察組血清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急性時相反應蛋白比較(±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急性時相反應蛋白比較(±s)

表2 (續)
2.4 兩組治療前后胰腺血流情況比較 治療前兩組胰腺血流相關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3、7 d 后,觀察組SMA 及IPA 最大血流速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胰腺血流情況比較[cm/s,(±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胰腺血流情況比較[cm/s,(±s)]
2.5 兩組治療前后胰頭及胰體尾厚度比較 治療前兩組胰頭、胰體尾厚度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3、7 d 后,觀察組胰頭、胰體尾厚度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胰頭及胰體尾厚度比較[mm,(±s)]

表4 兩組治療前后胰頭及胰體尾厚度比較[mm,(±s)]
2.6 兩組治療前后胰腺功能比較 治療前兩組胰腺功能相關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3、7 d 后,觀察組胰腺功能相關指標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治療前后的胰腺功能比較(±s)

表5 兩組治療前后的胰腺功能比較(±s)

表5 (續)
急性胰腺炎作為消化科高發病,患者腹痛、惡心、嘔吐等癥狀體征表現突出,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是臨床中治療需求較高的一類急腹癥[8-9]。與急性胰腺炎相關的診治研究中,關于機體炎癥及不良應激方面的研究多見,急性時相反應蛋白作為機體防御機制的重要反應指標,其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表達相對較高。CRP、HP 及CER 是急性時相反應蛋白的常見指標,其在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液中的表達水平相對更高,且與疾病的嚴重程度密切相關,因此是在急性胰腺炎治療過程中檢測與評估價值較高的一類指標[10-12]。另外,胰腺血流也是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顯著異常的指標,其中SMA 及IPA 血流在本類患者中多呈現較低的狀態,對其進行有效改善,有助于改善胰腺血供,進而為疾病狀態的改善提供有效前提[13-15]。再者,胰腺功能也是在胰腺炎患者中表達相對失衡的方面,AMS、LPS及GG 在急性胰腺炎早期即呈現顯著升高,而隨著病情的控制,其表達水平可隨之降低,故是治療措施的重要參考方面之一[16]。中醫認為急性胰腺炎屬“脾心痛”“胃脘痛”“厥心痛”等范疇,主要由于熱毒阻滯及腑氣不通所致,故對其的治療,應以清熱解毒、通腑瀉濁為主,而與此相關的中藥方劑較多,效果差異較大。近年來臨床中采用清胰湯治療急性胰腺炎的研究不斷增多,較多研究認為其對于急性胰腺炎的治療效果較好[17-18],但是其對急性胰腺炎患者上述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及胰腺血流、功能的影響研究相對不足。
本研究結果顯示,加用清胰湯治療的觀察組,急性胰腺炎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未應用的對照組,同時治療3、7 d 后觀察組血清急性時相反應蛋白、胰腺血流、胰頭及胰體尾厚度、胰腺功能相關指標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因此肯定了清胰湯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應用價值。分析原因,清胰湯疏肝利膽、瀉濁通腑功效顯著,有助于緩解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相關癥狀體征[19],同時其中諸藥,在西醫研究中認為對于微循環的改善作用突出[20],而這是胰腺狀態改善的必要基礎與前提,故認為清胰湯在急性胰腺炎中的治療具有較好的效果,胰腺血流與功能的改善也更為突出。
綜上所述,清胰湯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較好,且可顯著減輕炎癥反應,改善胰腺血流和功能,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應用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