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婉瑩

2022年12月28日,土耳其國防部長阿卡爾(左二)抵達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參加俄土敘三方國防部長會議。
2022年12月28日,俄羅斯、土耳其、敘利亞三國國防部長及情報官員在莫斯科舉行三方會議,討論解決敘利亞危機和難民問題的途徑,以及共同努力打擊敘境內極端主義組織。此系自2011年以來土敘之間舉行的首次部長級會議,標志著兩國關系進入新階段。而2023年2月6日發生在土耳其南部靠近敘利亞邊境地區的大地震,被輿論認為或將在一定程度上促進雙方的和解進程。
2011年,所謂的“阿拉伯之春”席卷敘利亞,該國爆發大規模抗議。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卡塔爾、約旦等主要阿拉伯國家主張推翻敘利亞阿薩德政權,其后土耳其也公開宣布支持敘利亞反對派。2016~2020年間,借打擊庫爾德武裝的名義,土耳其先后四次在敘北部發起特別軍事行動,不斷擴大在敘軍事存在。然而,隨著敘政府逐漸掌握對國內大部分地區的控制權,多數地區國家發現,其推動敘政權更迭的企圖似乎走進了“死胡同”。于是以阿聯酋為首,部分阿拉伯國家轉變立場,逐漸與敘政府展開接觸。例如,2018年阿聯酋重新開放駐敘首都大馬士革大使館;2020年阿曼駐敘大使重返大馬士革,該國也成為首個派遣大使重返敘利亞的海灣國家。
一向態度強硬的土耳其也逐漸放棄推翻阿薩德政權的目標,重啟與敘政府的接觸。2021年10月,在塞爾維亞舉行的“不結盟運動”成立60周年高級別會議期間,土敘外長進行了短暫交談,這被視為雙方十年來的首次外交接觸。2022年11月,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公開表態稱,土敘“在政治領域不存在怨恨”,愿與敘利亞實現關系正常化,希望俄羅斯主持三方談判進程。2022年12月舉行的的三國防長會議即是推進談判進程的首個舉措。三國防長會舉行后,土耳其外長恰武什奧盧還稱,后續將與俄敘舉行三國外長會。
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南部靠近敘利亞邊境地區在同一天內接連發生7.5級、7.8級兩次大地震,導致兩國近五萬人死亡,十余萬人受傷。地震令土敘溝通合作機會和共同利益顯著增加。據報道,俄總統普京已致電兩國總統,希望雙方加強救災協調;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署長大衛·比斯利明確表示,土敘政府“合作得很好”,疏通了一些聯合國救援物資跨境運輸所需通道。部分國際分析人士認為,大地震或成土敘和解“催化劑”。
對埃爾多安來說,與敘利亞和解主要有三重考慮。一是獲得選舉優勢。2023年5月土耳其將舉行總統和議會選舉,其中,土敘關系及敘利亞難民問題是重點議題。土耳其共和人民黨等反對派主張改變對敘外交政策,與阿薩德政權建立聯系。土耳其民間輿論也傾向于土敘和解。根據土耳其某研究機構2022年12月的一項調查,59%的土耳其人支持政府與阿薩德政權恢復對話。與此同時,當前土耳其境內有近400萬敘利亞難民,在土耳其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難民問題極易挑動土民眾的民族主義神經,大多數土耳其人認為敘利亞難民給國家帶來負面影響。尤其是在此次大地震發生后,部分敘利亞難民在受災省份搶劫、盜竊,使土國內反敘利亞難民情緒愈發高漲。二是維護自身安全。土耳其頻繁出兵敘利亞北部的原因之一就是打擊趁亂坐大的庫爾德武裝,與敘利亞政府合作將有利于土加強對庫爾德武裝的打擊。2022年11月,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爾市中心獨立大街遭遇炸彈襲擊,土政府指稱是庫爾德人所為,隨即在敘利亞北部發起代號為“爪劍”的空中軍事行動。但該行動并未獲美國與俄羅斯支持,兩國均促土保持克制。在可預見的未來,土耳其單方面發起對庫爾德武裝的跨境打擊或將面臨較多掣肘,與敘政府合作打擊該武裝更符合土利益。三是加強與俄聯系。土俄在糧食、能源、貿易等方面有諸多共同利益。此前,敘利亞問題是兩國關系中的“倒刺”。如今,俄羅斯樂見土敘和解,因而積極進行調解。與敘實現和解也能進一步促進俄土關系發展。
從敘利亞政府角度來看,與土耳其和解主要有兩方面好處。一是有利于加強其對國家的掌控。當前土耳其在敘北部有軍事存在,并扶持敘利亞反對派。敘利亞政府同意和解的前提條件之一是土耳其撤軍并停止支持敘反對派。若該目標能通過談判達成,則敘政府將進一步收復被反對派占領的失地。與此同時,敘利亞政府在打擊庫爾德武裝方面與土耳其利益一致,雙方合作有利于敘政府加強對國家的控制。二是有利于緩解敘利亞的孤立地位。2011年11月12日,在敘國內抗議爆發約八個月后,阿拉伯國家聯盟宣布暫停敘利亞成員國資格。隨后,多個地區國家或撤走駐敘外交使團,或降低駐敘外交代表級別。之后,敘政府又遭美西方廣泛制裁。土耳其既是中東地區大國,又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國,與土實現和解有利于緩解敘利亞的孤立處境,增強其政權合法性。
然而,經過十余年的疏遠與對立,土敘之間的利益矛盾相當復雜,雙方若想在短時間內真正實現和解還需面臨兩大障礙。
一是土耳其面臨來自敘利亞反對派的壓力。盤踞在敘北部的反對派勢力長期以來被認為是土耳其干預敘局勢的“代理人”。土敘政府間接觸引起敘反對派不滿。2023年1月4日,就在俄土敘三國防長會召開一周后,土外長會見了敘反對派和革命力量全國聯盟領導人,并表示“不會讓其失望”。但目前土耳其并未給出化解敘政府與敘反對派矛盾的具體方案。
二是還需考慮美國、伊朗因素。敘利亞問題錯綜復雜,牽涉多國利益,美國、伊朗都被認為是其中的“重要玩家”。隨著土耳其及部分阿拉伯國家與敘利亞接觸的增多,美國再次呼吁各國停止與敘阿薩德政權實現關系正常化。與此同時,伊朗多年來一直與俄土共同參與自2017年以來為解決敘利亞問題而創立的阿斯塔納進程,協調管理三國在敘境內利益。然而,伊朗此次卻沒有像俄羅斯一樣在土敘和解談判中發揮任何直接作用。伊朗稱其歡迎土敘和解,但輿論認為,若俄土敘三方互動增多,伊朗在敘利亞問題上恐有被邊緣化之虞。部分分析人士認為,若不將伊朗囊括在談判進程之中,該國或會成為土敘和解的“破壞者”。
土敘若能實現和解,將給中東地區帶來重要影響,但這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此次大地震給土敘國內政治、兩國關系及中東地緣政治帶來更多變數,預計2023年土敘之間還會有更多外交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