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委十三屆六次全會對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作出全面部署,為推動新時代鞍山全面振興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鞍山市將全面貫徹省委十三屆六次全會精神,深入實施“五個提升工程、五個專項攻堅”,一手抓高質量發展,一手抓全面從嚴治黨,主動在中國式現代化宏大場景中、在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重大部署中謀劃推進各項工作,奮力跑出新時代鞍山全面振興“加速度”。
以“五個提升工程、五個專項攻堅”為抓手,
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全力實施“五個提升工程”。實施工業提升工程,重點是抓好跟蹤調度,建立大企業培育庫,對全市工業企業做好指導服務,加快國家級綜合性鋼鐵產業基地、國家級鐵礦石儲備基地、世界級菱鎂產業基地、全國重要的高端裝備制造業基地建設。實施服務業提升工程,重點是做大西柳市場,做精特色市場,完善物流體系,推進文化、體育、旅游融合發展,打造“北方重要休閑旅游目的地城市”。實施農業提升工程,重點是提升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能力,打造海城、臺安食品加工和岫巖農產品深加工集聚區,支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一縣一園”建設,加快建設食品工業強市,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實施城市提升工程,重點是推動老舊街區更新改造,常態化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鞏固國家衛生城市成果,以“一軸、兩帶、五區”城區空間結構為引領,落實“東美、西強、南新、北升、中優”空間發展目標,建設“現代鋼都、秀美鞍山”。實施創新提升工程,重點是“三位一體”推進生態、平臺、人才,建設高能級科技創新平臺,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做大科技企業群,打造國家產業創新中心。
深入推進“五個專項攻堅”。優化營商環境專項攻堅,主要是通過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便利化、規范化建設等途徑,解決辦事慢、誠信差,官本位、中梗阻等問題。破解要素難題專項攻堅,主要是通過狠抓開源增收、優化稅務結構、降低政府債務率等途徑,解決債務、資金、用地、人才等發展中的要素制約等問題。解決停緩建工程問題專項攻堅,主要是通過大力盤活閑置土地、閑置樓宇、閑置廠房,加快處置停緩建工程等途徑,解決閑置資產歷史遺留問題多、盤活困難等問題。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專項攻堅,主要是通過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落實“管委會+公司”管理體制,加強與央企和知名國企合作等途徑,解決開發區體制機制僵化、產業定位模糊、活力動力不足以及國有企業經營管理不科學等問題。夯實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攻堅,主要是通過完善協調機制、優化街道“大工委”和社區“大黨委”聯席會議機制等途徑,解決基層基礎薄弱、工作不實、執行不力等問題。
大抓特抓項目建設。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牽頭的領導小組,定期召開重點項目調度會,逐個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建立項目建設問題三級化解機制,實行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月調度、分管市領導半月調度、行業部門周調度機制,加強跟蹤協調。牢固樹立全員招商理念,狠抓招商引資。
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把鞍山打造成輻射東北亞、中東歐,聯通“一帶一路”的節點城市。
以高品質生活為目標,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持重點群體就業創業,創造更多更高質量就業崗位。鼓勵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農民等各類群體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實現應保盡保。實施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創建行動,深化職業教育改革。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加強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營造良好生活環境。扎實推進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全面推進生態環境綜合執法標準化建設。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開展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加快生產礦山升級改造,深入推進國土綠化行動。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支持綠色技術創新,推進重點行業和重要領域綠色化改造。深化城市精細化管理,不斷提升廣大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滿意度。
保持社會大局穩定。全力開展金融改革與清收挽損,重塑健康金融環境。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加強訴源治理,推動“大排查”“大調解”工作格局更加完善高效。嚴格執行領導干部接訪、約訪、包案等制度,解決好群眾合理訴求。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安全監管。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推進掃黑除惡斗爭常態化。
以高水平黨建為保證,夯實全面振興根基
加強思想政治建設。扎實開展好第二批主題教育,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加強四級宣講體系建設。
全面加強黨的領導。把堅持黨的領導貫穿到人大、政協全部工作中,不斷壯大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做好民族、宗教、港澳臺、僑務、外事等工作,發揮群眾團體的橋梁紐帶作用。
樹立正確選人用人導向。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基層第一線,選派、培養和使用干部,堅決不讓“躺平”式干部“躺贏”。改變職級晉升中“到點晉級”的習慣做法,既看經歷更注重業績,不搞論資排輩,激發廣大干部干事創業勁頭。
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深化“四風”糾治。以更大力度遏增清存,從嚴整治金融、政法、國企、糧食購銷等領域腐敗,緊盯“一把手”等關鍵少數精準施策,堅決斬斷腐敗傳遞鏈、政商勾結鏈、騙子寄生鏈。統籌開展“微腐敗”大清掃、信訪矛盾化解、營商環境問題整治行動,深入開展“三個萬件”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