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欽建
(貴州路橋集團有限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1)
公路橋梁項目由于其本身的特點,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困難,參建單位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客觀的分析,通過對項目建設管理水平的提升,完善公路橋梁建設的戰略與制度,以實現高標準、高質量、現代化的路橋建設[1-2]。
貴金高速公路第十合同段金烽烏江大橋位于貴州省息烽縣九莊鎮和金沙縣化覺鎮境內,是貴陽經金沙至古藺(黔川界)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之一,設計標準為雙向六車道,設計速度為100 km/h,橋梁設計荷載為公路Ⅰ級。金烽烏江大橋全長1 473.5 m,其橋跨布置為218 m+650 m+188 m,主橋為650 m 單跨簡支鋼桁梁懸索橋。
該項目從2020年10月18日啟動施工,至2022年7月10日金烽烏江大橋主體鋼桁梁架設合龍,該文總結兩年來該項目的主要管理經驗,希望能為新項目的建設提供一些可借鑒的思路和方法。
作為一個新的團隊第一次承建此類型特大橋建設,貴金十標團隊認真學習總結經驗,廣泛吸取其他大橋項目成功和失敗的經驗,特別是借鑒失敗的教訓,“反其道而行之”,善用逆向思維,做到了早謀劃、早部署、早落實,確保項目建設工作開好局起好步[3]。
(1)項目部提前完成大件招標工作。吸取索鞍制作加工周期長,其他項目索鞍未能及時正常生產的經驗,項目部前期及時與設計院對接,盡早確定圖紙及生產廠家,做到了提前對接落實。
(2)考慮疫情帶來的不確定因素和材料市場價格浮動變化形勢,項目部測算物資、精準計劃、科學預判,提前與商家敲定歸料計劃和進出時間節點,果斷鎖死大型構件如鋼筋桁梁、主纜、索鞍等單價,在2020年底配齊了主橋鋼材用量,大大節約了建設成本,保證了各類材料提前進場。
(3)明確了施工中余料搭配,充分利用剩料的工作要求,為項目部創優創效奠定了牢固基礎。
(1)項目部抓好前期策劃,精心編制施工策劃書,通過商討、反復研究確定臨建設施布置要求及數量,多方論證、共同決議采用兩岸同步拼裝方式配置拼裝場,大大節約了鋼桁梁拼裝時間,提前3個月完成了工期任務。
(2)針對貴州山區特殊地勢,項目部決定對金烽烏江大橋鋼桁梁拼裝采用無預拼技術,在橋兩岸的引橋路基上進行鋼桁梁拼裝。大大節省了拼裝場紅線外用地擴充及施工費用,有效保護了烏江風景區綠水青山的大好環境,在環保和成本上取得了基礎性突破[4]。
(1)項目部注重利用以往工程建設中人力、設備投入與進度產出間的數據關系,分析得失,舉一反三,科學合理安排工期計劃及資源設備的配比。
(2)通過BIM 模型提前模擬現場錨碇預應力管道安裝環境下三維空間動畫施工情況,反復推敲可能發生的質量問題及隱患,提前制訂解決方案、處理辦法和預防措施等,做好解決困難的準備和應急方案。
(1)樹立快速高效建成建好一座特大橋的目標,圍繞總體目標動態調節安全目標、質量目標、進度目標、成本目標、環保目標等。
(2)項目班子成員分工明確、責權清晰、各履其職,物資設備部、安全環保部、工程管理部等各部門加強溝通,緊密配合,整合分歧,互通信息,堅決執行圍繞目標下達的各項任務,凝聚力、戰斗力增強,形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生動局面。
(3)貴金十標始終保持在業主單位季度和年度考核中名列前茅的優勢,各節點任務超前完成。項目部始終做到在困難和沖突中保持清醒和堅定,內部團結一致,同心協力,管好項目,減少“內耗”,努力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項目部保持嚴格的管理工作基調,突出建章立制,堅持以制度管人管權管事,發揮規章制度激勵約束雙向促進作用,強化制度執行,維護制度剛性,注重調節人員的主動性,優化協同高效的干事環境、做事風格、行事作風,提高項目管理制度化、規范化、結果導向化水平。
(1)項目部貫徹落實集團公司一系列制度規范,建立了項目部制度管理框架。進一步結合項目整體建設實際,補充完善相應的項目建設和施工管理制度,不斷健全內部考核制度,細化責任清單及要求,量化標準內容,嚴格考核獎懲,增強制度的實操性[5]。
(2)每月至少召開3 次安全專題會,每月集中召開不少于2 次警示教育會,進度適時糾偏調整。
(3)建立專項重難點問題反饋通道,以便項目班子及時發現和分析問題,定措施、定方案、定目標,實現動態糾偏。
(1)項目部堅持“一切工作到一線”,一切圍繞施工現場為基礎,一切圍繞施工現場為抓手,以“管理單元工區化、管理過程精細化、核算手段信息化”,全力著眼于安全、質量、進度、成本、環水保管理等核心指標,利用排查、統計、對比、分析、整治、創新等方式“搜索”問題,把問題列入整改庫,能解決的問題當場解決,不能當場解決的馬上研究解決,杜絕了報而不議、議而不決、決而不行、行而不果的情況[6-7]。
(2)堅持從問題出發,以結果為導向,納入每月績效考核,以結果追溯原因,對于未完成目標或“拖后腿”的部門或個人進行追責處理,實現了全員配合、工作暢通,進一步督促全員履職。
(1)堅持以績效考核為抓手,發揮績效考核指揮棒作用,建立績效人員能進能出的動態考核管理機制,激發項目全體員工的比先爭優競爭意識。
(2)在集團薪酬管理辦法規定績效人數的基礎上“永遠預留兩個名額缺口”作為獎勵崗,固定工資人員表現優異,經領導班子成員、部門負責人集體商議,即可納入績效管理崗位。與此同時,同月必須有一個相對應的績效人員“出局”,在“希望”與“危機”間樹起目標桿,激勵職工向上跳躍攀緣。
(3)項目部預留崗位,選樹標桿。對管理層崗位規劃堅持“職位空位”意識。打破論資排輩,擇優任用連續多次完成較高的工作目標并具有高工作效率的職工,樹立上進人員標桿、旗幟,引導、激勵全體員工向標桿學習的自覺意識,甚至是超越標桿、成為新標桿的競爭意識,真正解決員工留不住、崗位流動頻繁等問題。
(1)為保進度,項目部每月與班組簽訂進度目標計劃書,把月度計劃細化至每天的完成工程量和工、料、機的配備,并定期進行考核。
(2)發現偏差及時糾偏,及時調整勞務任務分配,補充勞動人員,確保各項任務按計劃完成。
(3)在安全上“加碼”,要求各班組長配合完成針對性班前教育,每天班前、班后參與區域內作業環境排查。
(4)項目部對區域內發現的違章作業嚴格按項目管理辦法進行處罰,并對違章作業人員單獨進行教育培訓,確保各項工作安全生產。
面對工期緊、任務重的壓力,貴金十標項目領導班子加強對施工計劃的戰略謀劃和統一領導,把控時間這一關鍵要素,及時進行糾偏,讓各項工作始終在正軌上運行。
(1)項目領導班子充分認識到只有主動,才能贏得時間、贏得發展。項目班子充分預見建設中的困難和阻礙,提前部署,掌握了各項工作的主動權。
(2)項目部考慮到疫情形勢變化可能給施工帶來的影響,提前安排鋼桁梁進場,避開了疫情封控時間點,為下階段施工贏得了至少15 天時間。
(3)項目班子分析金烽烏江大橋建設風險難度,研究決定引進北斗衛星定位系統進行鋼桁梁模板吊裝,起到了準確監測跑車行走速度、纜索重量、控制吊點平衡、降低人工操作難度、提高作業安全性和工作效率的作用,把安全優勢轉化為效能優勢,保證現場平均每天吊裝2片的節奏,超計劃提前10 天完成了吊裝任務。
(1)憑借以往的建設經驗,項目班子深刻認識到施工建設中生產條件和外部環境隨時可能發生變化,審時度勢、轉換思路、沉穩應對、果斷決策,以更大的勇氣和智慧推進建設,敢于啃下硬骨頭[8]。
(2)在前期大電還沒有貫通的情況下,領導班子當機立斷,采取臨建與主體工程同步施工相結合的方案,所有滿足施工條件的施工點全部投入發電機供電,2020年10月18日率先在全線實現正式動工。
(3)在炸材未能如實使用情況下,采用冷開方式機械開挖錨碇和主塔基坑。凝凍天氣,炸材無法運輸,采用沿路撒鹽、引路方案,保證了炸材的及時供應,最終于年前全部完成了開挖工作。
(4)項目部把各環節納入整體施工計劃中進行考量,面對挑戰主動出擊,緊抓快上,做到工作快上手、任務快完成、項目快推動。
(1)“時間”對于施工單位有著關鍵影響,“時間就是成本”,是衡量建設效益的最重要因素。要向時間要效益,必須保證各項工序環環相扣、有效銜接[9]。
(2)發現工序存在間斷時間,影響下一步工序時,項目部想盡辦法進行糾偏和調節。
(3)項目班子要明白停頓沒有出路,拒絕“等、靠、要”,面對突發事件造成的停工時間,建設腳步不停,把工作做在前,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整改、加強安全培訓教育、加固貓道、加固旋轉平臺等。
項目部面對嚴峻復雜的安全形勢,深刻汲取案例教訓,提出了定點定人定責的工作要求,以“一崗一清單、一崗一考核”“清單化管理”為載體,構建無死角的網格化安全網。通過細化、監督、考核全員安全責任落實,加大人員監管力度,強化標本兼治,強化系統治理,強化從嚴管理,推動職工安全理念轉變,全面壓實管理責任實現新提升。
(1)各層級管理人員從上至下、聯合行動,守護現場安全。項目班子、部門負責人同行嚴格執行每日帶班巡查制度,每天對項目各工點來回滾動排查安全,班子抓工區、工區劃片區,抓大局顧細節,定點定人定責。
(2)根據各階段重點工作,制定并實時更新安全“清單”,具化工作任務和指標。在鋼桁梁吊裝階段,從全項目、一工區、二工區的大區域,到兩岸主塔、散拼段、主塔區域、錨碇前錨室區域、主塔橫梁頂、跨中區域、承重索錨固區、引橋動力系統區域,及玉屏隧道、取料區、運輸便道等多個小區域,實現了安全責任全覆蓋,構成了責任網格的框架主線。
(3)整體工作安排調度、對各分部各項工程制定施工計劃、對工區各工點工作內容劃分到各技術員、責任落實到人、進行班前風險研判、班前教育技術交底、安全培訓教育、安全隱患排查巡查、每月工程情況整體分析等成為責任網格的“實料”,構成了具體的細節。
(4)責任形成條理化、可視化的任務,成為現場管理人員抓工作落實的工作指南。縱橫交錯的“零盲區”責任網格讓每一名職工都能找到自身的職責所在。
“善總結者得其智,善反思者得其謀”,項目部突出打造勤學習、常反思、善總結的工作風氣和工作環境,樹立在基層發掘培養人才的鮮明導向[10]。
注重培養職工養成學習反思不斷總結的習慣,現場技術員充分認識到熟悉施工規范和施工圖紙、學會查看核對0 號臺賬、區分班組勞務合同內規定的勞務隊伍作業內容的重要性,分清責任,更好地履行崗位責任。
綜上所述,對橋梁工程項目的管理進行優化與提高,已受到越來越多參建單位的重視。但是在實際的施工項目管理工作中還存在一定的不利因素,導致工程建設項目的實施效果不佳。隨著建設市場的不斷進步,對項目建設的管理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該文章從前期統籌規劃、管理制度、施工計劃、過程管控、人才培養等方面,結合金烽烏江大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總結了施工管理經驗,對橋梁工程建設中新的管理思路進行了討論,并對今后同類工程的建設提供了一些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