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酒釋兵權是歷史上的重要事件。北宋皇帝趙匡胤通過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此后他一直擔心手握重兵的部下效仿他當年的作為。公元961 年,趙匡胤安排了一次酒局,召集禁軍將領石守信等武將飲酒。酒席上趙匡胤唉聲嘆氣個不停,眾人問明白了才知道皇帝擔心他們手握重兵日后會造反。他們只好告老還鄉,遠離朝堂。969 年,趙匡胤又召集節度使王彥超等宴飲,解除了他們的藩鎮兵權。這也開啟了宋朝數百年重文輕武的政治體制。
西晉末年,中原王朝經歷了八王之亂和永嘉之禍,北方大片土地落入胡人之手。士家大族紛紛舉家南遷,渡江而南的占十之六七,史稱“衣冠渡江”。
南渡后的北方士人,雖一時安定下來,卻心懷故國。每逢閑暇,他們便相約到城外長江邊的新亭飲宴。名士周顗嘆道:“風景不殊,舉目有江河之異。”在座眾人感懷家國無望,紛紛落淚。為首的名士王導頓時變色,厲聲道:“當共勠力王室,克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泣邪!”眾人聽王導這么說,十分慚愧,立即振作起來。這便是史上著名的新亭會。
乾隆五十年,四海承平,天下富足。適逢清朝慶典,乾隆為展現其皇恩浩蕩,在乾清宮舉行了千叟宴。宴會場面之大,實為空前。被邀請的老人約有三千名,乾隆皇帝還親自為90 歲以上的壽星一一斟酒。當時被推為上座的是一位長壽老人,已有141 歲。乾隆和紀曉嵐為這位老人作了一個對子:花甲重開,外加三七歲月;古稀雙慶,內多一個春秋。上聯是兩個甲子年,再加三七二十一,正好141 歲。下聯是兩個七十,再加一,正好141 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