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長沙市婦幼保健院,湖南 長沙 410000)
膿毒血癥是一種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現代臨床研究指出,細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侵入人體引起感染造成全身炎癥反應是引發該疾病的直接原因[1]。膿毒血癥發作后可引起發熱、寒戰、氣促等多種臨床癥狀,此類患者大多病情兇險,若治療不及時可導致器官功能衰竭危及生命。臨床研究發現[2],除炎癥反應外,膿毒血癥患者還普遍存在凝血功能障礙,而凝血功能障礙主要表現為血小板減少。在臨床器官衰竭評估中血小板計數(PLT)是常用指標,能夠幫助臨床上了解患者病情嚴重程度,評估臨床療效與患者預后[3]。奧司他韋作為一種唾液酸酶抑制劑,以往多用于流行性感冒的治療中,近些年來的臨床研究發現該藥物能夠使流感患者血小板計數明顯增加并逐步恢復至正常水平[4]。基于此,為進一步驗證奧司他韋的療效,本文以我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82例膿毒血癥患兒為例進行研究,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共納入我院82例膿毒血癥患兒,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兩組。A組41例,年齡3-12歲,平均(6.58±1.06)歲;男女例數分別為24例、17例;原發疾病:泌尿道感染14例,小兒重癥腸炎12例,重癥肺炎15例;病程0-5d,平均(2.28±0.62)d。B組41例,年齡2-12歲,平均(6.90±1.21)歲;男女例數分別為22例、19例;原發疾病:泌尿道感染16例,小兒重癥腸炎11例,重癥肺炎14例;病程0-6d,平均(2.45±0.62)d。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納入標準:①臨床診斷為膿毒血癥[5];②主要臟器功能正常;③患兒家長已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治療中途死亡者;②合并先天性疾病者;③對奧司他韋等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者;④未全程參與本次研究者。
1.2 方法 A組行常規治療:積極治療原發病,同時給予抗感染、糾正水電解質紊亂、補液等對癥治療,同時使用磷酸奧司他韋膠囊(規格:15mg*10袋)進行治療:口服或鼻飼給藥,每次75mg,每天2次。B組僅給予常規治療。兩組均連續治療5d。
1.3 觀察指標 凝血功能檢測采用stago凝血分析儀,血小板檢測采用sysmex全自動血液分析儀。①血小板參數:以血小板功能(PF)、凝血速率(CR)、激活全血凝固時間(ACT)及PLT作為判定指標,使用日本sysmex(希森美康)株式會社生產的全自動血液分析儀(規格型號為XN-10[B4]的血小板功能分析儀)進行檢測。②凝血功能指標:以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纖維蛋白原(FIB)作為判定指標,使用法國stago(思塔高)全自動凝血分析儀(規格型號為STA-R EVOLUTION的凝血測試儀)進行檢測。③炎性因子水平:以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降鈣素原(PCT)作為判定指標,分別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雙抗體免疫夾心法進行檢測。④臨床療效:顯效:連續治療5d后血小板計數及凝血功能明顯改善,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有效:連續治療5d后血小板計數及凝血功能有所改善,臨床癥狀明顯緩解;無效:連續治療5d后血小板計數及凝血功能、臨床癥狀未改善或病情惡化。⑤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觀察統計惡心嘔吐、腹部不適、鼻衄、結膜炎等癥狀發生的例數。
1.4 統計學分析 用SPSS26.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P<0.05表示兩組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血小板參數比較 治療后,A組ACT,CR低于B組,PF、PLT高于B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小板參數比較(±s)
表1 兩組血小板參數比較(±s)
組別例數ACT(s) PF CR(clotsignaal/min) PLT(×109/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A組 41 164.28±13.6799.45±10.36 0.25±0.08 2.71±0.72 44.52±6.93 10.77±2.40 45.94±4.04 109.97±8.14 B組 41 163.15±14.08121.34±9.12 0.27±0.07 1.80±0.46 45.44±6.42 17.06±3.18 47.03±4.25 96.37±11.59 t 0.369 10.155 1.205 6.820 0.624 10.109 1.190 6.149 P 0.713 <0.001 0.232 <0.001 0.535 <0.001 0.237 <0.001
2.2 兩組凝血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后,A組PT、APTT低于B組,FIB高于B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凝血功能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凝血功能指標比較(±s)
組別 例數 PT(s) APTT(s) FIB(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A組 41 21.53±1.21 10.91±1.30 106.87±16.26 32.89±7.02 1.91±0.53 3.64±0.85 B組 41 21.92±1.14 13.59±1.27 105.79±17.61 45.01±9.13 1.85±0.48 2.90±0.67 t 1.502 9.442 0.289 6.738 0.537 4.378 P 0.137 <0.001 0.774 <0.001 0.593 <0.001
2.3 兩組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治療后,A組TNF-α、IL-1β、PCT均低于B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炎性因子水平比較(±s)
表3 兩組炎性因子水平比較(±s)
組別 例數 TNF-α(ng/L) IL-1β(pg/ml) PCT(ng/m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A組 41 252.67±65.34 50.39±10.57 26.78±5.10 9.18±1.54 3.69±1.10 0.25±0.08 B組 41 254.03±67.11 86.74±17.38 27.09±5.23 12.97±2.05 3.81±1.02 0.61±0.15 t 0.093 11.442 0.272 9.465 0.512 13.560 P 0.926 <0.001 0.787 <0.001 0.610 <0.001
2.4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A組總有效率為85.37%,高于B組的65.85%,P<0.05。見表4。
表4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5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比較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5。
表5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
膿毒血癥是臨床常見急危重癥,可誘發多器官功能衰竭,威脅患者生命安全,以血小板減少為主要特點的凝血功能障礙癥狀在該疾病的發生發展中發揮著關鍵作用。臨床研究指出[6],血液稀釋、機體免疫作用下血小板破壞增多等因素是導致膿毒血癥患兒血小板減少的主要原因。針對膿毒血癥引起的血小板減少,目前臨床治療能夠使用的藥物較為有限,因此合理選擇治療藥物非常關鍵。
奧司他韋屬于唾液酸酶抑制劑類藥物,唾液酸酶能夠清除唾液酸糖苷復合物及唾液酸復合物。在冷藏環境下,血小板會發生去唾液酸化變化,唾液酸酶的催化作用會使血小板糖蛋白上的唾液酸基團被Neul剪切,之后在肝臟作用下被吞噬破壞[7]。血小板在冷藏狀態下加入奧司他韋,可使Neul向細胞表面轉移,或進入血漿中,使血小板輸回體內后的循環時間得到有效改善[8]。此外,血小板發生去唾液酸化變化也可由感染、氧自由基等因素引起。
目前臨床治療膿毒血癥一方面是對原發病進行積極治療,另一方面則是為患者輸注血小板,但輸注血小板可能引發細菌感染,并且容易受到許多主客觀因素的限制而無法順利實施[9]。在本次研究中,治療后A組ACT、CR、PT、APTT水平與B組相比均更低,而PF、PLT、FIB水平與之相比均更高(P<0.05),說明奧司他韋能夠通過調節患兒血小板參數,改善其凝血功能。分析原因可能是,奧司他韋可通過抑制唾液酸酶改變血小板去唾液酸化水平,從而維持血小板水平并使其逐步恢復至正常水平。膿毒血癥發作后可引起強烈的全身炎癥反應,合成并分泌大量炎性因子[10]。TNF-α與IL-1β為促炎、致炎因子,可使機體炎癥反應及組織損傷進一步加重,引起水腫等臨床癥狀。PCT在正常人體內含量極低,幾乎檢測不到,但發生全身炎癥反應后,該物質會大量合成分泌,導致其血清水平明顯升高[11]。在本次研究中,治療后A組TNF-α、IL-1β、PCT水平與B組相比均更低(P<0.05),提示奧司他韋可進一步緩解患兒機體炎癥反應。分析原因可能與奧司他韋能夠發揮抗病毒作用有關[12]。此外,A組治療總有效率與B組相比更高(P<0.05),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則無明顯差異(P>0.05),提示加用奧司他韋療效更佳且具有較高安全性。
綜上所述,奧司他韋可有效改善患兒凝血功能,提高臨床療效且安全性更高,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