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天津市血液中心,天津 300110)
隨著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二孩”“三孩”政策的實行及惡性腫瘤等重大疾病的發(fā)病率升高,我國臨床用血量逐年攀升,血液緊缺已從過去階段性、季節(jié)性演變?yōu)槌B(tài),血液供求矛盾日漸突出[1],無償獻血工作壓力越來越大,采供血機構必須加大各方面的宣傳招募力度,招募更多的適齡獻血者,以緩解血液供需矛盾。目前全國大多數采供血機構獻血場所主要分為固定獻血點和流動獻血車兩種[2]。獻血方艙作為一種最新型的獻血場所和獻血環(huán)境,其獻血招募和血液采集效果有待觀察。2020年12月,天津市首個獻血方艙——寶坻區(qū)勸寶獻血方艙啟用,筆者收集了獻血方艙啟用前3年及后1年的獻血數據,分析獻血方艙在無償獻血工作中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研究對象及分組 選擇2017年12月-2020年12月在寶坻區(qū)勸寶獻血車及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在寶坻區(qū)勸寶獻血方艙參加無償獻血的獻血者為研究對象。
所有獻血者均通過獻血前健康征詢及體格檢查且血液初篩合格。按照無償獻血者參加獻血的場所不同,分為獻血車組和獻血方艙組(獻血車與獻血方艙停放于同一地點,開放時間和次數均相同)。
1.2 研究方法 獻血車組的獻血數據取3年均值,與獻血方艙組1年數據比較,研究獻血車組和獻血方艙組獻血人次、獻血量,初次和重復獻血情況,獻血反應發(fā)生情況及獻血者人口學特征,評估獻血方艙的全血采集效果。增長率=(獻血方艙組人次-獻血車組人次)/獻血車組人次×100%。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數據,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獻血車組與獻血方艙組全血獻血情況統(tǒng)計,見表1。

表1 獻血車組與獻血方艙組全血獻血情況
2.2 獻血車組與獻血方艙組初次和重復獻血情況統(tǒng)計,見表2。

表2 獻血車組與獻血方艙組初次和重復獻血情況
2.3 獻血車組獻血反應發(fā)生率為1.24%,獻血方艙組獻血反應發(fā)生率為0.40%。
2.4 獻血車組與獻血方艙組獻血者人口學特征,見表3。

表3 獻血車組與獻血方艙組獻血者人口學特征[n(%)]
無償獻血工作開展以來,為方便群眾獻血,國內各采供血機構全血采集主要依靠流動獻血車。流動獻血車具有靈活、移動方便的優(yōu)勢,能夠深入到高校、企事業(yè)單位、城市社區(qū)及鄉(xiāng)鎮(zhèn)農村等開展無償獻血宣傳和血液采集,在無償獻血事業(yè)的起步階段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3]。但由于流動獻血車空間狹小,難以滿足大批量地進行獻血工作,私密性的獻血征詢更是無法實現,加之獻血車的維修保養(yǎng)費用隨著使用時間的增長而增加,為優(yōu)化獻血環(huán)境,各地陸續(xù)建立獻血屋。獻血屋的建設從規(guī)劃布局到選址、設計,再到資金來源,需要多部門的協(xié)調,歷時時間長、審批手續(xù)多。近年來,各地開始建造獻血方艙并投入使用。獻血方艙兼具流動獻血車可移動的優(yōu)勢及獻血屋寬敞、舒適的環(huán)境,號稱“可移動的獻血屋”。
3.1 獻血宣傳方面 首先,獻血方艙本身宣傳效果好,方艙外設有LED 屏,這種大屏幕滿足了無償獻血宣傳視頻所需達到的清晰度,聲、光一體化的宣傳給人帶來直觀而強烈的感官沖擊,開放日全天滾動播出無償獻血宣傳視頻和獻血知識,起到了持久弘揚無償獻血文化的作用,非開放日宣傳,對引起市民關注無償獻血,加強其對血液中心的了解、信任,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而獻血車僅在開放日到達獻血地點宣傳,形式限于車身涂飾和播放廣播,宣傳效果有限。其次,獻血方艙智能、先進的外形從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人們對獻血環(huán)境安全的心理需求,從而在招募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手機百度搜索欄鍵入“獻血車”,出現在前列的問題有“獻血車獻血是正規(guī)的嗎?”而鍵入“獻血方艙”,出現在前列的問題則是簡介和工作時間等相關內容,可見對于獻血場所的選擇,從接受度來講,大眾更加傾向于獻血方艙。再次,獻血方艙相比于獻血車更加寬敞、舒適,布局更加合理,冬暖夏涼,溫度適宜,不受惡劣天氣的影響。最后,獻血方艙智能化程度高,WiFi信號更好,給獻血者帶來更加舒適的獻血體驗,對招募更多的獻血者成效顯著[4]。本研究顯示,獻血方艙組獻血人次、獻血量均較獻血車組明顯提升,約是獻血車組的2倍,見表1。
3.2 獻血者體驗方面 獻血車空間局促,車內面積只有20平方米左右,車上容納不到10個人就很擁擠,健康征詢及體格檢查等事項往往只能在車外進行,獻血者集中時需要在車外等待,遇到極端天氣則更加難受。而獻血方艙內部面積有40多平方米,艙內即使容納15個人,空間還很寬裕。舒適的獻血體驗使獻血方艙既有利于初次獻血者的招募,又有利于固定獻血者的保留。本研究表明獻血方艙啟用后,初次獻血者增長了146.30%,固定獻血者增長了50.96%,見表2。
3.3 獻血反應發(fā)生率方面 獻血車內空間狹窄,獻血人數較多時顯得更加擁擠,車內空氣混沌,易引發(fā)獻血反應。此外,獻血車通常需要自發(fā)電,發(fā)電機震動、噪音等都會對獻血者的情緒產生影響,而且根據工作經驗,有暈車體驗的獻血者發(fā)生獻血反應的幾率會更大[5]。獻血車空間有限,獻血座椅調節(jié)范圍有限,不能滿足所有獻血者獻血時采取舒適的半臥位,故易發(fā)生獻血反應。而獻血方艙空間寬敞,配有可調節(jié)的皮座椅,可臥可坐,獻血者可自行選擇舒適的姿勢接受采血。本研究中,獻血車組獻血反應發(fā)生率是獻血方艙組的3.10倍,獻血方艙組獻血反應發(fā)生率比獻血車組低,與此前相關研究結果一致[6]。
3.4 獻血者人口學特征 獻血方艙啟用前后,獻血人群性別、年齡、職業(yè)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獻血方艙啟用后,女性獻血者獻血人次增加了157.00%,見表3。陳婷婷[7]等學者的調查發(fā)現,女性對無償獻血行為更為謹慎,對獻血的顧慮更多。獻血方艙亮眼的外形、智能化的分區(qū)、整潔的環(huán)境給獻血者帶來了安全感,使其主動參加獻血。18-25歲獻血群體獻血人次增長率最高,增長了160.88%,學生群體增長率最高,獻血人次增長了319.70%。年輕人思維活躍,對新鮮事物敏感且熱情,這樣現代化的獻血方艙對年輕人有極大的吸引力,新穎美觀的外形吸引了一大批“90后、00后”前來打卡。教師、公務員、醫(yī)務工作者增長率次之,與方艙環(huán)境寬敞,可同時接待較多的獻血者及當地獻血辦公室大力提倡國家公職人員參加獻血有關。
3.5 偏遠、遠程地區(qū)采血優(yōu)勢 寶坻區(qū)距離天津市區(qū)約80公里,受惡劣天氣影響,獻血車無法準時到達獻血地點的情況時有發(fā)生,同時獻血車自身故障的維修也會耽誤出車甚至影響采血,并且在雨雪天氣發(fā)電存在安全隱患,以上都會影響采血計劃。此外,寶坻勸寶獻血點獻血人次逐年增長,原有的獻血車已經不能滿足當地的獻血需求,啟用獻血方艙,以方便群眾就近獻血,對保護獻血者的獻血熱情及保留獻血者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獻血方艙在保留獻血車外采優(yōu)點的同時,又避免了獻血車的不足,有效地解決了獻血屋建設難度大的問題,為無償獻血者提供寬敞、溫馨、舒適的獻血環(huán)境的同時,無償獻血招募及全血采集效果均優(yōu)于獻血車,對于招募更多獻血者,緩解臨床用血緊張是可行之舉,值得借鑒和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