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可,方強龍,張弘強
(1.安徽信息工程學院 管理工程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0;2.安徽信息工程學院 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0)
近些年,隨著出生率的降低,人口老齡化現象日益加重,目前中國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約2億人,在人口總數中占比較大。研究數據表明,到2050年,全國老年人口接近5億人。隨著國家二胎政策的開放,新生兒數量也在不斷增長,當老人和兒童生病,在外工作的子女不得不舍棄工作陪同他們前往醫院就診。現如今雖然很多醫院開發了線上預約等功能,但是操作相對老人和兒童群體而言存在一定困難,并且大部分線上平臺功能單一,無法滿足使用需求。由此可見,醫療類APP還存在很多缺陷,需要不斷改進,不斷完善,在實踐中不斷創新以便利群眾。基于當前背景,本研究研發了一款基于JavE的智慧移動醫療APP,致力于更快、更便利的線上問診和醫療咨詢。該APP運用圖片識別和語音識別等技術對系統架構、界面、功能等進行重點設計,使頁面整潔易懂,且集查詢藥品成分、疾病影響、醫療政策、在線醫生、線上掛號、線上購藥、預防課堂等功能于一體,不僅解決了看病難、看病煩等問題,更大大節省了時間[1]。
目前市場上存在一些移動醫療類APP應用,例如平安好醫生、丁香醫生、微醫等,具備在線掛號、線上醫生、疾病問診等功能。根據國內當前市場流行的應用APP主要實現的功能,通過比較,發現這類APP功能形式相對單一,無法讓患者真正意識到生病的原因。目前市場上的醫療類APP只針對如何解決“已病”,卻未教患者如何預防“未病”,導致患者類似疾病發作時盲目吃藥。在線醫生確實解決了一些問題,比如就醫難等。然而看病的過程還需要做相關檢查,目前市場上的線上平臺還無法完全解決相關問題,從而增大了誤診、誤治和延誤病情的發生率。且缺乏與患者之間的互動,導致患者焦慮,被動醫治,這不僅僅會造成資源浪費,還會引起惡性循環。由此看來,移動醫療APP仍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患者使用移動醫療APP的主要目的除解決自身的病痛外,更希望了解患病的原因,從而更好地預防,并且能夠與其他患者分享抗病經歷。未來移動醫療APP的設計除了需要具備整潔易懂、操作方便等優點,更需要滿足患者了解預防疾病、分享抗病經歷、科學用藥等需求,實現可持續發展[2-3]。
系統整體由五個一級模塊和多個二級模塊組成。一級模塊為登錄注冊模塊、首頁模塊、我的醫生模塊、醫療知識模塊和我的模塊。二級模塊和整體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整體模塊設計
(1)登錄注冊模塊。登錄方式有兩種,一是普通賬號登錄,登錄前需要按照提示注冊;二是第三方賬號登錄,如QQ、微信等。
(2)首頁模塊。使用者可以通過搜索功能按需搜索,或在線詢問、預約醫生,將自己的癥狀告訴醫生,由醫生為患者進行線上診斷,然后開具藥方,患者可以就近前往藥房自行購藥,也可以線上下單購藥。
(3)我的醫生模塊。該模塊記錄了患者之前線上與醫生咨詢的癥狀,同時,每位患者都將擁有一個專屬醫生機器人,可以每天實時跟蹤身體狀況,提醒患者及時吃藥,及相關注意事項。同時,該模塊還會依據醫生診斷的病因,向患者推送預防知識等。
(4)醫療知識模塊。該模塊包含醫療教學視頻、相關書籍和患者面對面等功能,在幫助患者痊愈的同時還能幫助患者增長醫學知識。患者面對面功能類似于微信朋友圈,患者可以分享自己的抗病經歷。
(5)我的模塊。該模塊包括我的訂單、我的診方、康復任務、診后報道、用藥日記、疾病日記、會診結果單等。
3.1.1 數據庫設計
系統使用SQLite和MySQL數據庫。SQLite數據庫的本地存儲少,是輕型數據庫,資源占用率較低,同時本地數據的訪問對網絡的依賴性也比較小;MySQL數據庫存儲系統數據,作為流行的開源關系數據庫管理系統之一,MySQL數據庫比較高效,且實用性較強,可與Java等結合[4-6]。
3.1.2 谷歌地圖定位技術運用
為了更好推薦醫療資源,需要對使用者進行初步定位。目前采用的是谷歌地圖定位技術,需利用手機實時接收信號,并對其推算統計。該技術具有較高的精度,正常誤差可控制在10 m范圍內。
3.2.1 登錄注冊界面設計
系統按照新患者和老患者做了登錄分類。新患者需要先注冊后登錄,且需進行實名認證;老患者可根據之前的用戶名直接登錄,登錄過程中需要服務器驗證。也可以通過QQ、微信等方式直接登錄[7]。
3.2.2 首頁界面設計
患者通過定位功能了解目前自己所處的位置,通過手機地圖尋找周圍醫院。患者可以使用搜索框通過語音或文本搜索相關信息。患者可以直接點擊在線醫生,向醫生尋求幫助,此同時,也可以點擊預約按鈕,實現掛號、手術、轉診等功能。具體設計如圖2所示。

圖2 首頁功能界面設計
3.2.3 醫療知識模塊設計
患者搜索相關病情癥狀,得到相關醫療視頻、醫療書籍、患者討論等信息,患者可以根據自身需求查看。具體功能設計如圖3所示。

圖3 醫療知識模塊設計
結合DevmyApp運行速度快、智能化等優勢,選用DevmyApp開發工具和Java語言。計算機客戶端將串行發送的傳感器數據通過互補封裝后發送到服務端,并存儲到數據庫中[8]。
目前已經實現了“移動醫療”醫療類APP的研發,如圖4所示。患者打開手機應用后首先完成登錄或注冊操作。然后在首頁搜索欲咨詢的疾病信息等,如圖5所示。患者可以搜索相關醫療視頻、書籍等,增長醫學知識,如圖6所示。

圖4 患者登錄界面效果

圖5 首頁界面效果

圖6 醫療知識界面效果
本研究是基于JavE的醫療多功能集成化愈康APP,可支持醫療多功能集成化愈康服務,該系統傳輸的所有數據均加密,可以最大限度保障患者數據安全,同時著力解決人們看病難、看病煩等問題。文中提供了可行的設計思路和實現方法,為大數據背景下醫療業的發展起到了間接推動作用[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