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燦鋼
(江陰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江陰 214405)
目前,我國農業灌溉大量采用非自動化控制,主要依靠人工決定灌溉時間和灌溉量,灌溉效率低下,不利于農作物的生長發育[1]。這樣的灌溉方式不僅耗費大量人工,還存在灌溉水壓不均衡等缺點。許多灌溉系統的水資源、泵站利用效率僅約30%,與國外發達國家成熟的農業灌溉控制系統和完善的設備相比,我國農業自動化水平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隨著國內工業技術的進步,先進自動化控制技術被大量應用到農業領域,在農業生產灌溉控制系統中進行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諸多成果[2]。
本文提出了一種以西門子PLC為控制器,采用參數自適應模糊PID算法的控制系統,根據農業灌溉區域需求,實時調整灌溉壓力值,實現不同區域不同時段的合理灌溉控制,對灌溉用水實現恒壓控制。我國西北地區水資源緊缺,因缺乏有效水源,一旦發生火災,可以利用灌溉渠道輸送消防用水,有效解決該問題。本文設計的灌溉供水系統可兼顧消防供水和高恒壓輸出,具有灌溉和消防雙恒壓供水控制功能。
傳統的恒壓供水方式采用水塔、高位水池、氣壓罐等設施實現。隨著變頻調速技術的日益成熟和廣泛應用,將變頻器、PID調節器、傳感器、PLC等器件有機結合,實現恒壓供水[3]。在電控柜的主線上安裝壓力傳感器,水壓變化的信號傳遞給PLC和變頻器,雙恒壓供水系統能夠滿足灌溉需求和消防滅火需求。
儲水池的水位只要低于設定的水位,接通外網的水閥MB1打開注水,水池就會源源不斷接納外網提供的水。PLC接收水池中的高/低水位信號,水池中水位過低時,發出報警信號。為保證供水的連續性,水位上下限位傳感器不宜距離過大。三臺供水泵既可以進行灌溉供水也可進行消防供水。電磁閥MB2失電時,消防管網的供水系統關閉,灌溉供水管網由PLC控制3臺水泵恒壓供水。當發生火災時,電磁閥MB2得電,關閉灌溉用水管網,打開消防管網供水,PLC控制3臺泵轉入消防供水,消防供水也在恒壓狀態(消防用水高恒壓值)下進行[4]。系統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雙恒壓供水系統結構
系統采用西門子S7-300PLC,配備模擬量輸入模塊和壓力傳感器。主線上安裝壓力傳感器檢測水壓信號,變頻器驅動水泵,由PLC控制變頻器運行。若水泵中的水壓超過設定值發出報警信號,則將水泵中的水壓頻率切換到工頻運行,若無報警信號,水泵按原頻率運行,實現雙恒壓供水。系統采用PID控制算法使供水壓力維持在恒定范圍內,提高了供水的穩定性[5]。系統方案如圖2所示。

圖2 系統方案
系統正常運行時水壓為0.14 MPa,而發生火災時,水壓提升至0.2 MPa。
設計一個二維模糊控制器,對PID中3個在線參數kP、kI、kD進行設置,二維模糊控制器的輸入用管道壓力的誤差e與誤差變化ec表示。二維模糊控制器結構如圖3所示。

圖3 二位模糊PID控制器
式中:kP0、kI0、kD0為初始參數;kP、kI、kD為在線整定參數;ΔkP、ΔkI、ΔkD為模糊推理修正參數。
變頻灌溉具有非線性、帶滯后、系統不穩定、時變等特性[6],設計純滯后的一階慣性環節,如公式(2)所示:
式中:K為系統總增益;T為系統的慣性時間常數;τ為系統滯后時間。
系統電氣原理圖包括主電路、控制部分供電電路、PLC主機電路和PLC模擬量擴展模塊電路。PID控制系統如圖4所示。

圖4 PID控制系統
2.3.1 主電路設計
供水系統的水泵啟動電流較大,采用AC 380 V/50 Hz三相三線制供電方式。主電源供電保護元器件選用施耐德三相斷路器,三臺水泵電路均配有斷路器保護供電[7],如圖5所示。

圖5 系統方案
2.3.2 控制部分供電電路
主電路供電為AC 380 V,繼電器輸出高電平電壓,使設備得電,變頻器工作。電磁閥輸出低電平。另外使用開關電源輸出24 V直流電,給整個控制部分元器件供電,將強弱電分開,保證人身安全[8]。組態王通過一根通信線實現監控功能。控制部分供電電路如圖6所示。

圖6 控制部分供電電路
2.3.3 PLC主機電路
西門子S7-300擴展模塊SM323的外圍I/O開關量電路輸入部分包含按鈕開關和傳感器等,輸出部分包含繼電器、電磁閥和指示燈等[9]。SM323接線如圖7所示。

圖7 PLC主接線圖
2.3.4 PLC模擬量擴展模塊電路
西門子模擬量擴展模塊選用SM331和SM332,壓力傳感器接入輸入模塊SM331的CH1通道[10]。M端和L端信號傳遞給模擬量輸出模塊。3臺變頻器分別接入SM332的CH1、CH2、CH3通道。PLC輸出模擬量控制變頻器。PLC模擬量擴展模塊電路如圖8所示。

圖8 PLC模擬量擴展模塊電路
2.4.1 控制系統硬件組態
PLC選型包括對機型、容量、I/O模塊、電源等的選擇。在SIEMENS SETP7軟件中創建項目選用PLC(CPU 312)、數字I/O模塊(SM323 DI8/DO8)、模擬I/O模塊(SM331和SM332)進行硬件組態連接。硬件組態如圖9所示。

圖9 PLC硬件組態配置
2.4.2 系統I/O地址分配
根據系統控制的要求,確保所有必需的輸入裝置、傳感器和輸出設備正常工作,確定與PLC的輸入/輸出設備相關聯,并確定I/O點的PLC。根據設計要求,對PLC的I/O點進行定義,見表1所列。

表1 PLC的I/O地址分配表
2.4.3 系統程序流程設計
灌溉控制系統上電初始化后啟動,判斷火災報警信號。設定灌溉壓力,PLC采集壓力傳感器測量信號。通過變頻調壓,使水泵中的水壓實現恒壓[11],如圖10所示。

圖10 程序流程
根據灌溉管網中水壓的檢測值,將恒壓供水分為3個模式。
模式一:變頻器1作PID調節;
模式二:2臺變頻器運行,變頻器1在工頻運行,變頻器2作PID調節;
模式三:3臺變頻器運行,變頻器1、2工頻運行,變頻器3作PID調節[12]。
以某農田灌溉區域為試驗對象,根據灌溉控制系統的實際需求,試驗時壓力設定為0.5 MPa,試驗數據見表2所列。

表2 壓力與時間的數據表
從表2中壓力與時間關系的試驗數據得出管網水壓變化如圖11所示。

圖11 管網水壓變化曲線
由壓力時間表和管網水壓曲線可發現:
(1)壓力設定值為0.5 MPa時,系統穩態誤差大約為2%;
(2)40 s時壓力最大值為0.514 MPa,系統超調量為3.25%;
(3)47 s后壓力穩定在0.5 MPa。
系統實際運行試驗,根據不同灌溉區域面積需求,設定不同的壓力值。通過檢測發現,系統能夠快速達到穩態,恒壓灌溉運行穩定[13]。灌溉試驗監控界面如圖12所示。

圖12 灌溉控制系統監控界面
本文設計了一套以PLC和變頻器為控制核心,采用參數自整定PID模糊控制算法,通過組態王監控恒壓灌溉的控制系統[14]。與傳統灌溉方式相比,此舉提高了灌溉效率和資源利用率,具有操作簡單、運行穩定、響應速度快、安全可靠、自動化程度高等優點。最大限度實現了農機節能,提高了農業用電、用水灌溉與消防的綜合利用率,對農機灌溉控制系統優化有一定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