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2023年春節前,于曉丹為乳腺癌術后患者設計內衣的視頻在網絡上流傳,引起人們熱議。在此之前,她曾是一位譯者、作家。廣為流傳的“洛麗塔,我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背鲎杂跁缘しg的《洛麗塔》;李現主演的電影《戀曲1980》改編自她寫的長篇小說??缧谐蔀閮纫略O計師后,她為歐美知名內衣品牌“維多利亞的秘密”等工作多年。然而,偶然了解到國內200萬無乳女性的痛苦和煩惱后,她果斷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成了國內第一位乳腺癌術后患者內衣的設計師,旨在為這些戰勝死亡的女性,做一件最柔軟的“鎧甲”。
于曉丹1966年出生于河南省洛陽市,1歲時隨父母遷居北京。大學期間,她就讀于北京外國語學院,學習外國語言文學專業。畢業后,于曉丹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擔任《外國文學評論》編輯,同時在社科院的研究生院攻讀了英美文學碩士學位。
于曉丹一直跟文字打交道,出版過譯著納博科夫的《洛麗塔》《菲雅爾塔的春天》,以及雷蒙德·卡佛的《你在圣弗蘭西斯科做什么》。她還創作了長篇小說《北京1980》,后來被改編成由李現主演的同名電影。
30歲時,她帶著50美元飛往美國,考入紐約時裝學院,學習自己非常喜歡的服裝設計。3年后,于曉丹正式成為一名內衣設計師。她說:“寫作與設計內衣的共通之處在于對細節的把控。你會因為幾個句子愛上一部文藝作品,也會因為一截蕾絲或繡片愛上一件內衣。細節非常有力量?!?/p>
于曉丹曾供職于紐約著名內衣公司科馬爾,也為“維多利亞的秘密”等國際著名品牌提供過內衣設計。2015年,她回到北京,創立了自己的內衣品牌EMILY YU。
2019年底,北京一家醫院的一位外科醫生,通過朋友找到于曉丹,詢問她是否有興趣做一個項目——為中國做過乳腺癌切除術的女性設計一款術后文胸。這位女醫生說,她是專門做乳腺癌切除手術的,看到患者在術后沒有內衣穿,只能穿一種像兜抱嬰兒的棉紗綁帶時,覺得非常痛心。她希望于曉丹能為她們設計一款更為專業的術后內衣,幫助其度過術后難關。

于曉丹正在進行內衣設計
當時,于曉丹對乳腺癌的了解和認識,僅僅來自好萊塢明星安吉麗娜·朱莉,而朱莉進行雙側乳腺切除手術后再造出美麗乳房,讓于曉丹誤認為乳腺癌手術并不可怕。然而與醫生交流后,她才知道像朱莉這樣的案例寥寥無幾。大部分女性患者,因為種種原因仍然無法做這種選擇。
為進一步了解情況,于曉丹查閱了大量資料,得知如今乳腺癌已取代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腫瘤,中國的乳腺癌患者超過200萬,每年大約新增42萬人。更讓她震驚的是,在國內患者中,乳腺癌發病年紀越來越早,不少女性是在30到50歲生命的盛年,就切除了單側或雙側乳房。
在手術切除腫瘤后,平時活動內衣會摩擦傷口,而產生疼痛感。其實身體損傷只是一個方面,女性在切除乳房的同時,也切斷了她們的自信和快樂。一位在34歲就切除了一側乳房的患者告訴于曉丹,術后十幾年,洗澡時她沒敢開過燈。于曉丹聽后非常難過,于是下定決心,力所能及地為她們做點什么。
于曉丹心里有個疑惑,為什么國內外廠家不生產這種專業的術后內衣呢?后來她通過調研得知,原來不少女性切除乳房后,會佩戴材質為硅膠的“義乳”,也就是仿制乳房做出來的一個填充物。然后將義乳放入現有的內衣里。
內衣里放置義乳,不但穿戴不舒適,外形也不美觀,有時義乳會在內衣中移動,還會從內衣里掉出來,讓人非常尷尬;一些單側切除乳房的患者,術后長期服用內分泌藥品,導致體重不斷變化,但義乳的大小、薄厚是固定的,無法隨著身體變化而調整,和健康的乳房大小不一……
乳房切除后,她們穿著不舒適、不美觀的內衣,與其說是將就,不如說是忍耐。于曉丹還了解到,就連醫生和護士推薦的也是義乳。

于曉丹與她的同事們
于曉丹說:“這個領域很小眾,所以從盈利或純商業的角度,大部分品牌評估完,就不會去單獨做一個產品設計。他們都覺得,在這個小眾市場上,有義乳就夠了。”
一位朋友告訴于曉丹,這些東西穿起來太難受了。而且,義乳大多是跟假肢放在一起售賣的,這讓做完雙側乳腺切除手術后的她感到非常不適。
此外,因病情影響,患者的荷爾蒙分泌會發生巨大變化,出汗或干燥是她們最易出現的兩種極端現象。所以她們的身體其實對內衣的材質要求極高,但從沒有人真正關注過這一點。
在北京一個倒春寒的季節,于曉丹摸到了一個被汗水浸濕了的包裹著義乳的文胸,而佩戴者的胸部早已被泡紅。這讓她心疼不已。
于曉丹愈發意識到,對于乳腺癌術后患者而言,缺乏合適的內衣不僅影響她們的生活質量,還影響她們的心理健康。而這個所謂的“小眾需求”一直被市場忽略,于曉丹決定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2020年7月,第一版比較成熟的內衣設計方案完成后,于曉丹去面見供貨商。在機場準備過安檢時,她收到了好友米莉的消息:“我中彩了,可以給你當模特了?!?米莉確診了乳腺癌。盡管提前做了心理準備,掛斷電話那一刻,于曉丹還是覺得難以接受,在機場大哭了一場。
她意識到原來乳腺癌離自己如此之近!當親近的人患上這種病,她更加能感同身受。于曉丹暗下決心,自己要把這件事做好,哪怕最后只是為好朋友做幾件舒適的內衣,也是值得的!
米莉治療期間,于曉丹一直陪伴在她身邊,鼓勵她堅強面對病魔。期間,米莉詢問了身邊病友對內衣的需求,結合自身感受給了于曉丹很多反饋,幫助她改進設計。
術后患者的反饋,也打開了于曉丹對內衣填充物的設計思路。
在試衣時,于曉丹使用了厚模杯臨時代替義乳,但一位擔任志愿者的朋友,戳了戳自己的患側說:“感覺有點空?!庇跁缘び悬c納悶,戳自己一下干嘛呢?后來,在交流中她才明白,生活中確實有一些類似的情況需要應對。比如擠公交車,如果柔軟且空心的義乳被壓癟了,一瞬間,她們就可能把自己縮起來,所以僅僅舒適是不夠的,還需要讓她們有安全感。
最后,于曉丹選擇了脂肪棉做填充物,這種材質輕柔、透氣、回彈性好,她還在凹側進行了特殊的弧度設計。

8agBKHyQ98GJvfz7aXJ+GQ==于曉丹為女性朋友解答有關術后內衣的問題
就這樣,根據乳腺癌術后患者的實際需要,經過近8個月的研發,于曉丹制作了10多個內衣樣板。
2021年初春,在經歷了多次調試后,涵蓋A到C罩杯,專門為乳腺癌術后患者設計的內衣終于面世,于曉丹也將這個系列內衣的品牌命名“姜好”。之所以取這個名字,是因為于曉丹認為,生姜是一種很獨特卻能給女性帶去溫暖的食物。
于曉丹還記得,米莉第一次穿上自己設計的內衣,是在大年初一,文胸非常貼合她的身體。米莉說:“很舒服,有一種被陪伴、被呵護的感覺?!痹谟跁缘すぷ魇业溺R子前,米莉穿著那件潔白的內衣,左看右看,嘴里哼著小曲,像模特一樣擺著pose。略微黝黑的皮膚在白色內衣的映襯下,看上去很美。
為進一步改良內衣,使它滿足更多乳腺癌術后患者的需求,于曉丹首先在北京舉辦了試衣會,請大家挑毛病。試穿者有30多人,年齡從20多歲到70多歲。一位和壞死乳房共存了26年的女性對于曉丹說,自己兩三歲時,乳房因燙傷壞死了,至今沒有合適的內衣穿,只能自己縫一些帶形狀的內衣。一次劇烈運動時,內衣里的填充棉花還掉了出來,被撿到棉絮的同學問:“這是什么?”她一邊說一邊哭,于曉丹聽著非常難過。
在寬敞明亮的工作室內,她們驚奇地看到,于曉丹設計的這款術后內衣,前后開,肩帶有8公分調節余地。與市面款式最不同的是模杯。試衣時,于曉丹會根據每位試衣志愿者的身體情況選擇內衣的尺寸,收縮肩帶,用薄厚不同的模杯,分別調整患側與健側,幫助身體達到平衡。
33歲的西西在試穿時,顯得又颯又酷。“我本來就沒什么胸?!钡肽钭杂勺栽诖┑鯉赖臅r光,術后她曾花5000多元買了一款德國進口的義乳,卻發現無法貼合自己的身體。最終她穿上于曉丹設計的S號乳白色內衣,包裹得剛好,配卡其色闊腿褲非常時髦。有人說:“你可以直接穿背心出門了!” 西西開心得手舞足蹈。
收集到更多反饋后,于曉丹設計的內衣也更加完善:提供各種厚度的薄片,供患者根據自身情況調節內衣厚度,保持雙側乳房平衡;針對術后皮膚比較敏感的問題,她使用柔軟布料,減少線頭、拼縫帶來的異物感。很多女性術后在相關部位會有不同程度的凹陷,因此,內衣在保證輕盈感的同時,又將覆蓋度、包裹性、包容性都做到最大化。
2021年下半年,于曉丹推出她設計的第一款產品試銷。沒想到,第一個月銷量就沖到了十幾萬件,這對于一個針對特殊群體創立的新品牌而言,已經算是非常好的成績了。
于曉丹印象最深的是,一位患友試穿后竟一下子買了6件,于曉丹問她干嘛買這么多,對方說:“怕你很快倒閉了就沒得穿了?!痹瓉?,她也認為這只是一種小眾需求的產品,說不定哪天老板就不做了。
于曉丹說,這些特殊內衣,既能幫助術后女性更舒展自信地生活,也能讓她們在此得到理解和療愈。
2022年歲末,于曉丹可謂雙喜臨門。先是出版了《內衣課》一書,接著,由于非常看好這種特殊內衣的市場前景,又有投資機構主動找她合作,幫于曉丹解決了資金問題。
一位醫學專家說,對于乳腺癌術后患者來說,內衣是最好的心理醫生。一件合適的內衣能夠幫助她們接納自己、找回自信。
也有網友評價說,于曉丹做的事很偉大,她為200萬無乳女性,打造了一件“最柔軟的盔甲”!
責編/伊和和
E-mail:yiheh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