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性都是在體檢時發(fā)現(xiàn)有子宮內膜息肉,那么到底要不要治療呢?子宮內膜息肉是由于子宮內膜局部過度增生導致的。通常伴有子宮異常出血、月經周期延長、不孕等癥狀。屬于常見的婦科病,中國女性發(fā)病率為24%~25%。主要治療原則為去除息肉、減輕癥狀、防止惡變、復發(fā)。
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子宮內膜息肉有95.2%為良性病變,1.3%為癌前病變,3.5%發(fā)生惡變。惡變高危因素包括年齡超過60歲、絕經狀態(tài)、肥胖、糖尿病、高血壓、使用他莫昔芬。
如果息肉較小無癥狀,可保守治療,約6.3%~27%的息肉可在一年內自然消退。手術治療是子宮內膜息肉的主要治療方法,如果出現(xiàn)以下情況需要考慮手術:經量增多、經期延長、經間期出血、同房出血、不孕、絕經后出血等;子宮內膜息肉直徑大于10 mm;懷疑惡變的子宮內膜息肉,或存在惡變高危因素。無惡變高危因素患者可在術中放置含孕激素的宮內釋放系統(tǒng),避免二次手術帶來的痛苦。
子宮內膜息肉術后復發(fā)率較高(2.5%~43.6%),對于近期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建議宮腔鏡術后盡快妊娠。多次試孕不成功,可進行輔助生殖技術促孕。對于術后近期無生育要求的患者,建議術后以藥物治療預防復發(fā)為主,推薦以下三種治療方式:
含孕激素宮內釋放系統(tǒng)? 通過局部釋放高濃度的孕激素,使子宮內膜萎縮、變薄,預防子宮內膜息肉復發(fā)。無惡變風險者可在宮腔鏡手術術中放置,或于術后獲得病理報告的當天放置,也可于月經末期放置。
復方口服避孕藥? 在修復受損子宮內膜的同時,又能對抗子宮內膜局部的高雌激素狀態(tài),抑制子宮內膜過度生長,恢復子宮內膜正常的生理環(huán)境,恢復正常月經周期,減少非功能性息肉的復發(fā)。
孕激素類藥物? 通過對抗雌激素對子宮內膜的促增長作用,使子宮內膜進入完全的分泌期,達到抑制息肉生長和預防復發(fā)的目的。
注意:患有多發(fā)性息肉、既往子宮內膜息肉切除術史、合并內異癥或子宮內膜增生的患者易復發(fā)。尤其是多發(fā)性息肉,術后應在醫(yī)生指導下堅持用藥,降低復發(fā)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