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騏
(山西四建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2)
工程造價實施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降低工程項目建設費用,節約施工成本。該項工作對于建筑項目至關重要,資金消耗控制得當的情況下,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整體效益,使得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工程造價在建筑行業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企業只有做好了相關工作才能使得自身更好發展壯大。本文將結合筆者的工作實際對相關問題進行分析。
工程造價主要是用于統計整個工程在建造時所需要的費用花銷,工程造價本身是一個極為復雜的工程概念,其貫穿于工程項目建設的始終,任何環節都不能有所疏漏。工程造價所包含的內容眾多,如單項工程造價、單位工程造價、建設工程造價以及建筑安裝工程造價等。
工程造價一般指的是對建筑工程項目所需資金的預算,其包含有施工材料費用、人工費用、技術設備費用、建筑安裝費用等,這其中建筑安裝費用又包含建筑施工單位以及安裝工程中所需要投入的資金,一般被稱為安裝工程費以及建筑工程費。同時還有設備器具等購置租賃費用。在建筑過程中需要按照前期的設計文件要求,擴充以及引入符合建筑單位需求以及委托單位要求的相關設備、安裝配套工具以及家具等。除以上內容外,還包含有工程建設的其他費用,如工程中為了順利完成建筑工程而按照國家以及建設設計要求所投資的相關費用以及建筑工程交付過程中出現的推動建筑工程正常發揮效用的額外費用等[1]。
造價是建筑工程項目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之一,如果沒有造價那么工程項目建設必將成為空談,而針對建筑工程造價并非是造價額度越高工程項目建設質量效果就越理想,誠然造價充裕的情況下,可以購買優質施工材料,對工程設計方案進行優化,但是造價數額過高的情況下,也容易導致資金浪費。因此在造價控制環節,不能一味追求高額度造價,而是要保證造價控制的科學性與合理性,而且從經濟效益角度來看,建筑工程項目具有一次性特點,即工程交付完成之后,項目就難以再進行更改,前期造價控制越合理,造價越低,那么工程項目所獲取的經濟效益也就越大。當前城市化進程速度加快,城市內建筑工程數量增加,規模也不斷擴大,因此導致建筑工程建設時間周期延長,在工程建設期間所采取的多是階段性施工模式,而這就會導致整個工程造價的計價過程呈現出多階段特點,這樣才能保證工程造價的科學化與規范化。在建筑工程造價計算時可以立足于實際的工程項目特點,從多個方面著手,解決造價環節所出現的各類問題,優化造價質量效果。
造價管理是控制工程項目成本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證工程質量,減少施工問題的基礎,可以保證各項資金得到充分有效的應用,解決施工環節所發生的各類問題。做好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可以保證工程項目的各項工作有序實施,避免施工不符合規定要求情況發生,返工率也將會因此大幅下降。對于任何一個建筑工程項目來說,都需要提高對工程造價的重視度,否則的話將會出現資金浪費情況,建筑資金周轉也會受到影響,對于建筑企業的發展建設顯然是極為不利的。同時加強建筑工程造價管理還可以幫助施工管理企業制定出更加科學合理的施工管理方案,其對于各項工藝的科學合理應用,建筑施工質量效果優化提升均是極為有利的。不可否認的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十分復雜,所涉及的內容眾多,如果不注重造價管理工作的實施,造價管理沒有實現系統化、規范化的發展,資金使用記錄不夠明確合理,那么施工質量必將會受到影響和干擾,建筑企業的經濟效益也無法得到實質性提升。從長遠發展角度出發,做好工程造價管理工作,明確造價管理的重難點,可以幫助企業科學合理的規劃各項資金,使得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更好發展,企業得以用最小的成本投入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2]。
近年來,我國建筑事業飛速發展,市場上大大小小的建筑項目如雨后春筍,建筑行業也開始朝著規范化、標準化的方向發展,工程造價在企業內所受重視度有所提升。但是作為一項與國計民生息息相關的產業,建筑產業受到國家政策及法律的影響巨大,國家在不同階段對于建筑行業的管控差異巨大。結合建筑行業的發展趨勢來看,國家對相關行業的重視度有所減弱,因為相較于高新技術及第三產業來說,建筑行業所產生的污染巨大,同時伴隨有大量的能源消耗,近年來,隨著低碳經濟理念的深入發展,建筑行業在國家產業發展中的支柱性地位有所下降。在工程造價領域的管控也更加嚴格,政策因素決定了工程項目在造價預算上的全面實施,因為受到法律法規的監管,應對政策的變化,企業對于工程造價的質量要求出現了明顯提升,同時在貫徹工程造價相關內容時需要考慮的因素也更多。
設計是工程項目施工建設的依據所在,如果說前期設計質量效果不佳,那么工程項目后期建設必將會出現多個方面的問題,造價控制的目標任務也難以有效執行。通常情況下,設計人員的綜合素質比較高,對于設計以及造價兩個方面的知識有著充分了解和認識,能夠理性看待造價與設計之間的關系,并對相關問題采取了有效措施進行規避,那么造價控制效果就比較理想。反之,設計人員在進行項目設計時缺乏全局意識,只關注項目設計的某個領域,就可能導致工程造價效果無法達到預期。因此,針對工程設計環節必須提高重視度,制定科學合理措施優化工程造價水平[3]。
對于任何一個工程項目來說,如果管理質量效果差,不注重設計、施工、竣工等多個環節的管理,那么工程質量勢必無法得到有效保障,工程造價也無法按照規定要求標準執行,這樣發生問題的概率勢必會大幅增加。在對工程項目管理情況進行分析時,發現當前許多工程項目之所以造價控制效果不佳,就是因為不注重工程項目的管理。當然,要做好該項工作實際上對于建筑企業提出了巨大挑戰,其對于建筑企業的管理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需要負責相應工作的管理人員擁有較強的管理能力,能夠理清楚工程管理與造價之間的關聯性。對于建筑企業來說,其造價水平越高,那么建筑管理水平往往也越高;反之,如果說建筑企業造價水平低,那么管理水平也不是很高,企業所能夠獲得的經濟效益比較低,利潤不足。
材料是建筑工程項目施工建設的基礎所在,其對于造價的影響也極為巨大。通常情況下,材料質量越好,造價也就越高,反之造價則會有所降低,材料是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重要環節。在工程項目施工建設期間,因為材料采購、管控、應用不理想所引發的施工及造價問題不勝枚舉。當前,我國許多建筑工程項目的施工周期比較長,而市場上材料的價格也并非是一成不變的,材料供求發生變化時價格也會做出調整,這樣勢必會對造價產生影響。材料市場價格并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而部分造價方案設計人員,對于材料價格變動的考慮不夠充分,這就容易導致后期工程項目建設期間,造價情況與前期設計不匹配,工程整體質量以及工程造價成本將會因此而受到影響,出現比較大的波動。
當前階段,我國建筑領域工程造價的應用雖然越來越頻繁,但實際上,還有許多企業對于工程造價的理解認識比較片面,沒有充分認識到造價的重要性,企業在造價領域投入不足。一方面沒有立足于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套科學合理的工程造價管理體系,造價管理體系落后于建筑行業發展需要。另一方面,企業專業造價管理人員匱乏,從事造價管理的工作人員綜合素質不足,沒有積極主動的更新自身知識體系,所應用到的一系列造價管理方法比較落后,沒有實現對工程造價的動態管控,對于工程造價環節所遇到的各類問題沒有深入探究,各類造價問題沒有得到實質性解決,因此導致造價工作難度大幅增加,管理質量效果不理想。
造價是貫穿于工程項目建設始終的一項內容,在工程造價控制期間任何環節出現問題都將會對整體造價質量效果產生影響。工程造價管控期間,不同施工階段涉及內容存在差異,工程造價側重點也有所不同,因此所使用的造價控制方法也存在有一定差異。首先,建筑企業管理人員需要加強自我思想認識,明確工程造價對于項目發展建設的意義所在,在施工期間要緊跟市場變化特征,不斷對施工方案進行優化調整,提高其與工程造價的匹配度,制定施工方案之前需要深入調研分析,聽取多方意見,掌握和了解施工過程中各個項目的施工特點及要求,避免施工方案不夠科學合理的情況發生。其次,在施工過程中要對不同工作模塊的人員進行重新編制優化,各個崗位工作人員的責任必須要明確,這樣可以避免后期施工方案執行不佳,或者是工程造價與預期不匹配時,可以第一時間追究責任人,找到問題的原因所在,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予以解決,將各類問題扼殺于搖籃之中。最后,為了保證工程造價的一系列工作順利高效實施,還需要對工程項目施工現場進行深入細致的勘察和分析,結合施工現場設計情況,對施工重難點以及影響造價的主要因素進行分析和評估,然后在此基礎之上構建可行的規章制度,降低外界環境因素對于工程項目實施以及造價等產生的影響,挺高工程整體質量的同時,保證造價的落實,而且前期做好了科學細致的梳理,在后期施工期間一旦發生問題,負責造價的工作人員也能夠第一時間發現并解決問題,保證造價控制處于相對可靠的范圍之內[3]。
建筑市場具有動態發展的特點,在我國建筑行業雖然是支柱性產業,為社會提供了諸多就業崗位,推進了社會發展和進步,有效改善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條件,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近些年來,國家建筑領域的發展步伐有所放緩,國家對于綠色建筑的重視度有所提升,而這些勢必也會影響工程造價的走向。為了保證工程造價的一系列工作更好推進,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建筑工程項目建設工作實施期間,就需要做好市場行情預測分析工作,對資金予以科學合理的控制。具體預測環節,首先,工作人員需要提前了解建筑工程中容易到工程建設及造價等產生影響的核心因素,安排專業人員進行市場調研分析,了解市場上材料、政策以及人工變動情況,保證各類信息齊全,并做好信息分析工作,提高建筑企業風險抵御能力。其次,企業要準確把握住市場發展脈搏,在采購建筑材料時不可過于盲目,而是要立足于當前工程建筑實況,并對未來工程項目所需要材料進行預測,然后在材料價格相對低廉時,提前購入材料,這樣可以有效節約資金,抵御市場風險。最后,要積極對施工所需的各項材料及設備等進行清點、記錄,加強監督管理,這樣可以有效減少浪費行為發生,保證各類材料設備的作用價值得到了充分有效發揮,可以降低各類問題的發生率[4]。
對于建筑企業來說,如果其對于市場監督管理機制不夠了解,那么工程造價必然難以有效發揮作用,建筑工程經濟效益提升也將淪為空談,只有對市場監督管理機制有了充分了解和認識,才能在工程造價環節更好的控制成本。在此過程中,首先,建筑企業需要做好各項信息收集工作,要與政府部門搞好關系,提高信息敏感度。其次,企業內部還應當成立專業的監督管理部門,這樣可以有效規范工程流程,使得自身的監督管理能力不斷提高,可以更好地發揮造價效用。最后,在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要保證建設人員按照規定要求執行各項工作,如果存在有違法亂紀情況,需要第一時間對責任人進行懲處,以提高企業其他職工的工程建設配合度,避免不當行為發生[5]。
造價是貫穿于工程項目始終的內容,在工程項目建設期間如果造價管控不夠科學合理,那么就會導致工程項目建設資金增加,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其對于建筑行業的發展建設顯然是極為不利的。只有提高對工程造價的重視度,靈活采取措施予以應對,解決工程造價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這樣可以有效節約資金,提高建筑工程經濟效益,保證工程項目質量,其對于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建設顯然是極為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