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震,曾彥欽,林秋娟
(福建省福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18)
綠殼蛋雞所產蛋的外殼呈綠色,是中國特有的禽種。綠殼蛋雞具有黑鳳烏雞的五黑特點,其肉質烏黑結實、味香鮮美、口感好,具有滋補肝腎、大補氣血、調經止帶等滋補保健功效。
目前福建省內既有特色養禽場養殖綠殼蛋雞,也有小規模庭院生態養殖綠殼蛋雞,主要利用山坡、果林進行平地散養。
綠殼蛋雞常見的寄生蟲病主要是雞球蟲病、雞組織滴蟲病、雞卡氏細胞住白原蟲病和雞線蟲病。
雞球蟲病是嚴重危害綠殼蛋雞的寄生蟲病。對福建省內多個特色養禽場綠殼蛋雞的球蟲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主要感染毒害艾美耳球蟲(可致十二指腸、空腸出血)和柔嫩艾美耳球蟲(可致盲腸出血)。二例典型綠殼蛋雞球蟲病的防治情況如下。
1.1 例一 某特色養禽場一群63日齡綠殼蛋雞(155 只)突然死雞3 只,約有半數的病雞精神沉郁,食欲廢絕。發病第2 d,雞排醬色血便。
剖解病死雞,見十二指腸和空腸嚴重出血、氣脹,腸壁形成白點和出血斑,腸腔中充滿血液。采取新鮮病死雞的空腸血性內容物充分溶解于適量飽和鹽水中,以60 目銅篩過濾后,收集濾液,從液面吸取卵囊,在帶有目鏡測微尺的顯微鏡下測得卵囊長度∶卵囊寬度≈1.19,其卵囊壁光滑,分2層,未見卵膜孔和極帽。
雞發病當天即以磺胺氯吡嗪鈉可溶性粉0.4 g/L水、水溶性復合多維素0.3 g/L水、碳酸氫鈉1 g/L 水、葡萄糖10 g/L 水混水給病雞飲用。用藥第2 d死2只雞,第3 d后不再出現死亡病例,連續用藥4 d后,雞群逐漸恢復健康。
1.2 例二 某特色養禽場一群52日齡綠殼蛋雞(103 只)中的部分小雞出現精神沉郁,食欲廢絕等癥狀,并見舍場地面上出現血便。
取少量血便充分溶于飽和鹽水,以60目銅篩過濾后,收集濾液,從液面吸取卵囊置顯微鏡下觀察,見卵囊為寬卵圓形,原生質呈淡褐色,無卵膜孔,測得其卵囊長度∶卵囊寬度≈1.16。
雞發病當日即以磺胺氯吡嗪鈉可溶性粉0.4 g/L水、水溶性復合多維素0.3 g/L水、碳酸氫鈉1 g/L 水、葡萄糖10 g/L 水混水供病雞飲用。用藥第2 d死1只雞,第3 d后不再出現死亡病例,連續用藥4 d后,雞群逐漸恢復健康。
由于球蟲卵囊抵抗力較強,常用消毒劑和常規防控措施(包括全進全出,每日清理雞糞、清潔消毒等)難以根除球蟲卵囊,且綠殼蛋雞飼養期較長,多數雞會被球蟲感染。對此可使用“雞球蟲病三價活疫苗”,結合本場免疫程序,在雞20日齡左右混料飼喂。
某庭院生態養雞場的部分綠殼蛋雞育成雞出現發病,臨床癥狀為羽毛松亂,精神不振,閉眼縮頸,兩翅下垂,消瘦,食欲下降或廢絕。雞聚在雞舍角落,排灰黃色的糞便。
病死雞消瘦,剖檢發現肝表面有多個灰白色或淺黃色,近圓形、凹陷的壞死灶,壞死灶直徑約0.3~0.6 cm,邊界清晰,多個壞死灶形成類似梅花樣的圖案。個別病雞的盲腸腸腔中有干酪樣腸芯,有的病死雞盲腸中有幾條到幾十條異刺線蟲。
撲殺重病雞,刮取肝臟病灶,以適量39~41 ℃生理鹽水稀釋,再將稀釋液滴加于載玻片的凹槽中,于450倍顯微鏡下鏡檢,發現類似阿米巴樣運動的蟲體。
病雞以抗組織滴蟲藥物拌料,同時飲水中添加2%葡萄糖和0.03%的電解多維。用藥第2 d后,雞群死亡明顯減少,用藥5 d后病情得到完全控制。
為清除雞群中的異刺線蟲,全場30日齡以上的雞均以300×10-6的鹽酸左旋咪唑拌料驅蟲。
本次發病的綠殼蛋雞以地面平養為主,其室外活動場地多為山地、果園,蚯蚓和其他昆蟲是雞群易得的食物,而蚯蚓是異刺線蟲的宿主,異刺線蟲是雞組織滴蟲的宿主。
病雞以雞冠明顯變白(黑色雞冠變白不明顯)和排綠色稀糞為特征。
某特色養禽場的綠殼蛋雞育成雞出現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或廢絕,排綠色稀糞,消瘦,雞冠發暗或皺縮,并零星死亡的癥狀。
解剖病死雞,見胸肌和腿肌蒼白,肌肉有出血斑,出血斑中有粟粒大小的白色結節。取肌肉出血斑中的白色結節,以載玻片和蓋玻片制成壓片,再以姬姆薩染色液染色后于480 倍顯微鏡下觀察,可見到染成紫紅色的住白細胞原蟲的配子體細胞核。
以氯羥吡啶(商品名克球粉)250×10-6(250 g/t料)混飼,連用5 d,停3 d 再連用3 d 后,雞群基本恢復健康。由于雞飼料為顆粒狀,拌料前需將克球粉充分混勻于適量淀粉糊漿后,再均勻攪拌于日常的飼料,待晾干后喂雞。淀粉糊漿的作用是將克球粉均勻地粘著在顆粒料表面。
庫蠓是卡氏細胞住白原蟲的天然宿主,成熟的卡氏細胞住白原蟲卵囊內含有許多孢子,其聚集在庫蠓的唾液腺內,庫蠓吸取雞血時,便可引起本病傳播。
夏秋季節福建的蛋雞養殖場受卡氏細胞住白原蟲的危害比較嚴重,部分規模較大的蛋雞養殖場在整個夏秋季節需要定期輪換使用抗原蟲藥物。為防本病發生,綠殼蛋雞養殖場建場選址時要遠離其他蛋雞養殖場。在南方選址時應避開庫蠓的活動范圍,這對預防雞卡氏細胞住白原蟲病至關重要。
綠殼蛋雞飼養期較長,且以地面平養為主,感染線蟲卵的幾率較大。線蟲病多見于出欄商品雞和淘汰母雞。
防治本病以做好清潔衛生為主,必要時育成母雞開產前用左旋咪唑驅蟲一次。
防寄生蟲病除養雞場選址應滿足常規要求外,其距離其他養雞場應足夠遠(最好5 km 以上),距離水田、水塘、洼地足夠遠(最好500 m 以上)。盡量在半山坡上選址,并填平雞場周圍的積水坑,封閉排水溝,不留給蚊蟲繁殖環境。
防寄生蟲病除堅持做好常規的生物安全措施(包括全進全出,每日清理雞糞、清潔消毒等)外,還應定期將雞群活動場地的表層土鏟掉,保證雞舍和運動場無異味。雞群可使用疫苗免疫,提高抗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