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穎穎
(作者單位:南寧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英模題材電視劇歷來都是中國電視劇中極具特色的重要組成部分[1]。它以受國家層面表彰和認可的個人為原型,通過展現他們的先進事跡,為普通民眾樹立榜樣,希望團結民眾,形成“見賢思齊”的社會氛圍[2]。在眾多的影視作品中,《任長霞》《焦裕祿》《大山的女兒》等一系列英模題材電視劇塑造了一個個榜樣人物,彰顯了榜樣力量。隨著媒體融合的深度發展,英模題材電視劇的傳播機制也發生了新變化。本文從議程設置理論的視角出發,探討新時代以《大山的女兒》為代表的英模題材電視劇如何傳播榜樣力量,希望能給今后英模題材電視劇的創作與傳播帶來一定啟發。
議程設置理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美國社會學家羅伯特·帕克,他認為,媒介的編輯、記者按照他們眼中重要的、有趣的內容發表。李普曼提出“擬態環境”,認為大眾傳播形成的信息環境在幫助大眾認知社會的同時,又反過來影響社會大眾對現實環境的認知和行為。20世紀70年代,美國傳播學者麥庫姆斯和肖指出了大眾傳播媒介的議程設置功能。大眾傳播對受眾具有明顯的影響效果,它具有一種為公眾設置“議事日程”的作用。新聞媒介對某些內容的選擇與突出報道,影響著公眾對環境的認知以及對大事的判斷。而新媒體時代,議程設置理論也在不斷完善。麥庫姆斯和肖在《個人、社群和議程融合:社會分歧論》中將受眾納入研究范圍,提出了議程融合理論,認為個體具有群體歸屬的需求,這種需求推動個體對該群體信息的接觸,從而實現議程融合。
議程設置理論早期多被用于研究政治議題和新聞的節目,很少用于研究娛樂節目。伴隨著媒介形態的發展,娛樂媒體和新聞媒體的界限正在變得模糊[3],議程設置理論已被運用于分析更加寬泛的媒介內容[4],如電影、綜藝、影視劇等。英模題材電視劇往往根據真實事件或真實人物改編,通過設置英模人物這一議程,采取藝術加工手段,引起觀眾共鳴,進而將其中蘊含的價值理念傳達給受眾,達到引導受眾的目的。電視劇《大山的女兒》自2022年6月26日在央視開播以來,收視領跑同時段其他電視劇,在微博、微信、豆瓣等多個社交媒體引發熱議,黃文秀精神被越來越多的人了解。這部電視劇以黃文秀為主角,講述了黃文秀大學畢業后選擇回到家鄉,深入農村基層開展工作的故事。伴隨著電視劇的播出以及互聯網絡的傳播,時代楷模、脫貧攻堅再次成為討論的熱點,黃文秀精神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榜樣力量也因此彰顯。
電視劇《大山的女兒》一經開播便位列黃金時段電視劇單頻道收視率首位,首周每集平均收視率達到1.215%,豆瓣評分高達9.1分,可謂是在一眾影視劇中成功“破圈”,口碑人氣雙豐收。嗶哩嗶哩(bilibili,簡稱“B站”)關于《大山的女兒》剪輯視頻的最高播放量達450萬,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到黃文秀以及黃文秀精神。在《大山的女兒》傳播過程中,黃文秀身上彰顯的勇于擔當、甘于奉獻、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等精神品質也再次被弘揚。該劇再現了黃文秀作為駐村第一書記的形象,通過藝術創作與鏡頭表現傳遞了黃文秀身上的美好品質,明星的加盟進一步擴大了黃文秀精神的傳播圈層。
媒介內容不是對外部世界的“鏡像”呈現,而是媒介根據自己的價值觀,對現實世界的信息進行篩選和加工[4],賦予社會中各種議題不同程度的顯著性,進而影響公眾對周圍世界以及事件重要性的判斷。英模電視劇多依托英雄模范人物原型創作,通過設置英雄模范人物這一議題,引發社會公眾關注,同時向社會傳遞了其親民愛民、無私奉獻的精神。本文的研究對象英模題材電視劇《大山的女兒》,講述了黃文秀的故事,并對其進行藝術加工,再現了黃文秀一心為民、勤儉節約、舍身忘我的時代楷模形象。黃文秀作為弘揚榜樣精神的載體,再次進入公眾視野,成為公眾的議題。
2019年6月17日凌晨,黃文秀從百色返回樂業途中遭遇山洪因公殉職。在2019年至2020年間,黃文秀被追授“時代楷?!薄白蠲缞^斗者”“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并被媒體廣泛報道。2022年,《大山的女兒》于央視播出,黃文秀的先進事跡再次進入公眾視野,“黃文秀”的熱度明顯提升,在社交媒體等平臺掀起了廣泛的討論,并被頻繁搜索。
媒介的議程設置功能不僅僅體現在媒體引導我們關注什么,還表現為對關注對象屬性的引導。早期的議程設置理論中,“議程”被抽象地定義為一系列客體。而在議程設置理論的第二層——屬性議程設置中,更加強調這些客體的“屬性”, 這些屬性是對客體的特征和特性的描述。在議程設置中,媒體不僅通過議程設置影響大眾對客體的認知,也通過屬性議程影響大眾對客體屬性的理解[5]。英模題材電視劇中,對人物的塑造往往突顯了其不畏困難的美好精神品質。《大山的女兒》中,黃文秀會因為不被理解而委屈地落淚,也會因為室內禁煙規定跟百坭村老支書農戰山妥協到戶外開會。她遍訪貧困戶,研究脫貧對策,克服重重困難,帶領村民種砂糖橘、養鴨、搞直播帶貨,經過不懈努力,僅一年多的時間就讓88戶貧困戶順利脫貧。這部電視劇塑造了真實、立體的扶貧干部黃文秀的形象,突出了脫貧攻堅戰中,黃文秀作為共產黨員扎根基層、一心為民的價值追求。
互聯網的蓬勃發展開拓了無數新的傳播渠道,傳播景觀隨之改變[5]。傳統的媒介議程設置理論也發生了新轉向,出現了第三級的議程設置。第三級議程設置更關注客體、屬性間的關聯,認為媒體有將議題的不同屬性或客體間的關聯捆綁輸送給公眾的能力[6]。媒介設置的議題為不同客體的關聯提供了可能,并將這種關聯傳遞給大眾。不同于以往的英模題材電視劇,現今的英模題材電視劇更接地氣,更受觀眾喜愛,甚至年輕人也成為觀看主力,并制作、搬運影視內容到各個新媒體平臺?!洞笊降呐畠骸冯m為英模題材電視劇,卻沒有濃重的“說教味”,受到了諸多青年觀眾的喜愛。
此劇亦采用“老戲骨+流量明星”的模式,選用明星楊蓉飾演黃文秀。從微熱點全網數據提供的《大山的女兒》詞云圖中可以看出,網友對電視劇的討論頻繁出現“黃文秀”“楊蓉”“演戲”“演員”等詞匯,充分說明了電視劇的熱度與演員的演繹之間的緊密聯系。而在“黃文秀”的詞頻圖中,“黃文秀”與“楊蓉”出現的頻率幾乎一致,可見隨著《大山的女兒》電視劇的播出,已經建構起了黃文秀與楊蓉之間的關聯(見圖1)。拉扎斯菲爾德在《人民的選擇:選民如何在總統選戰中做決定》中提出了選擇性接觸假說。受眾在接觸大眾傳播的信息時,更愿意選擇與自己既有立場和態度一致或接近的,而對與此對立或沖突的新聞有回避的傾向[7]。在楊蓉與黃文秀的關聯中亦是如此。楊蓉扮演了黃文秀,她的粉絲出于愛屋及烏的心理自然會更多地了解黃文秀精神并自發進行再宣傳。

圖1 微熱點全網數據提供的“黃文秀”詞云圖
《大山的女兒》通過影視創作再現了時代楷模黃文秀的形象,也給公眾設置了討論話題。其豐富、深刻的鏡頭語言在潛移默化中將黃文秀心系群眾、勇于擔當、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高尚品質傳遞給觀眾。其中,明星楊蓉的加盟進一步提高了電視劇在年輕群體中的關注度??偟膩碚f,作為一部英模題材電視劇,《大山的女兒》獲得了巨大成功,其極高的認可度與關注度,使得榜樣精神被廣泛傳播。這也為未來英模題材電視劇的創作提供了可借鑒之處。
隨著議程設置理論的發展,受眾逐漸被納入考慮的因素。心理學中的導向需求便是從受眾角度解釋媒介議程設置的效果。當前,我們身處信息爆炸的時代,很難在浩如煙海的信息中準確找出自己需要的內容,大眾傳播便為我們快速準確找出需要的信息提供了輔助。受眾愿意接受媒介信息的影響是出于自身的某種心理需要,對象事物的不確定性、媒介使用方便程度以及個體與對象事物的關聯共同構成了媒介議程設置是否對受眾有效的影響因素。
回看歷史,“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英雄不問出處”等說法都強調了人不是完美的,相較于完美、全能的人物形象,影視劇創作的英雄形象更需要真實。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道路上,我國營造了一種崇尚英雄的時代氛圍,201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法》正式生效,201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施行。社會上涌現了一大批諸如黃文秀、王紅旭、邱軍、張桂梅等榜樣人物。這些榜樣人物為英模題材電視劇提供了創作素材,而如何真實、立體地展現英模人物,揭示“不普通”背后的“普通”,是英模題材電視劇所需要注意的,也是英模題材電視劇滿足受眾需要的關鍵。
公眾認知網絡結構中存在隱性關聯和顯性關聯。顯性關聯指個體有意識地匹配信息要素,有較強的自主選擇性;而隱性關聯則是個體無意識情況下自主激活的某些行動或評判。它們與議程之間存在顯著的相關關系,甚至媒介議程對公眾隱性議程的關聯度更為緊密[8]。電視劇《大山的女兒》很好地運用了隱性議程。劇中沒有直白地、喊口號式地強調黃文秀精神,號召向黃文秀同志學習,而是通過背景音樂、情節設置讓觀眾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黃文秀的美好品質。例如,到了枇杷收獲的季節,因為大雨道路閉塞,成熟的枇杷運不出去,黃文秀為最大限度地維護村民利益,避免一百多萬斤枇杷爛在果園里,連夜冒著大雨,動員村民來背枇杷下山,在更大風雨來之前將所有枇杷成功運到市場,將損失降到最低。經歷過這件事,就連一直唱反調的蒙昌龍也開始被大家感化,最終一五一十地向黃書記道出了收枇杷之事的內幕。
英模題材電視劇承擔著傳達國家主流意識形態、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時代精神的責任與使命,本身便具備意識形態性。如果電視劇劇情再充滿著“說教”意味,就會影響傳播效果。只有在情感、創作方法、敘事技巧等方面突破創新,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群眾,才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網絡上,人們接觸到的議程高度分散,但可以借助各種媒體平臺尋求新聞、信息,并發布自己的意見,形成新媒介與傳統媒介議程“交響”之勢。英模題材電視劇創作者亦可以主動出擊,積極運用如微博、微信、短視頻平臺等各種新媒體進行電視劇的宣傳,發布與電視劇相關的話題。在影視作品泛濫的今天,動輒巨資投入,大腕明星加盟,即便是制作精良的影視劇也陷入了“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境。因而,影視作品播出前期,影視創作者有必要通過多種形式利用新媒體平臺“吆喝”作品,獲取更高關注度。
在前期宣傳中,創作者提前曝光高潮花絮與部分片場互動,吸引演員粉絲及部分路人觀看。這種方法已廣泛運用到各種影視劇宣傳中,但是在英模題材電視劇的宣傳應用中力度還不夠。截至2022年8月1日,《大山的女兒》劇組尚未在抖音開通官方賬號,而是依靠央視官方抖音號等途徑進行宣傳。在保障影視劇質量及口碑的情況下,英模題材電視劇宣傳團隊可以借鑒其他影視作品宣傳方法,與新媒體平臺建立合作機制,進一步宣傳作品。例如,電影《你好,李煥英》在一眾春節檔影片中殺出重圍,除影片自身動人的故事外,影片與抖音及巨量引擎的合作宣傳也是贏得高票房不可或缺的因素?!翱诒芾?自來水”成為影片流量逆襲的根源。這種模式當然也可以運用到英模題材電視劇的創作與宣傳中。
在英模題材電視劇的創作中,也可以嘗試依托故事原型,盡力塑造真實立體的榜樣形象;并在遵循客觀事實的情況下,對人物進行藝術加工與創作,使受眾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榜樣精神的影響;電視劇主創人員亦需要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優勢,運用新媒體開展網絡營銷,補充媒介議程,多管齊下,最大限度發揮出英模電視劇的優勢,使其廣泛傳播并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