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澤涵, 郗洪生, 李 慧, 劉金松, 曹廣添
(1.浙江惠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湖州 303300;2.浙江農林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浙江臨安 313000)
硒是動物生命必需的微量元素。食物中的硒元素一般是通過從土壤到植物或者從植物到動物轉移得到的,所以食品中硒元素含量與土壤中硒元素含量有密切關系(Dinh等,2018)。由于我國約51%的土壤處于低硒狀態,僅僅依靠日常飲食不能滿足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30~40μg/d硒攝入量(Tapiero等,2003),因此,開發富硒雞蛋成為補硒的重要形式之一。
硒主要有無機硒和有機硒兩種形式。無機硒主要為亞硒酸鈉,具有含量高和價格低廉等優點,但在體內利用和吸收不理想。有機硒一般以蛋氨酸硒的形式存在,其生物利用率較高,且更為安全(何健等,2003)。而納米硒是達到納米級水平,有優良的納米特性的元素硒,相比于無機硒和有機硒,納米硒顆粒均勻細小,使自身更易被動物腸道吸收,更易在雞蛋中沉積(張春梅等,2020)。目前,不同硒源對蛋雞生產性能和雞蛋品質影響研究較多,如亞硒酸鈉(王帥,2019)、酵母硒(張浩等,2020)、蛋氨酸硒(孫慶艷等,2016)、納米硒(朱風華等,2010)等。由于蛋雞對不同硒源的吸收利用率不同,導致使用不同硒源在飼糧中的適合添加量也不相同。因此本試驗以雞為研究對象,對比研究蛋雞對亞硒酸鈉、蛋氨酸硒和納米硒的吸收效果及其對雞蛋硒沉積的影響,為富硒雞蛋的生產提供科學依據。
1.1 試驗材料 亞硒酸鈉(亞硒酸鈉含量為97%,購自河北遠大中正生物)、蛋氨酸硒(硒含量0.1%,購自藍星安迪蘇股份有限公司)、納米硒(硒含量為0.1%,購自浙江萬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 試驗日糧 參照蛋雞營養需要標準進行配制,日糧組成與營養水平見表1。

表1 基礎日糧組成及營養水平(風干基礎)
1.3 試驗設計與飼養 選擇體重相近、健康狀態良好的340日齡左右的海蘭褐蛋雞400只(從長興林城夢之家養雞場采購),隨機分成4組,每組5個重復,每個重復20只。對照組蛋雞飼喂基礎日糧,不添加微量硒元素,試驗組A飼喂基礎日糧+亞硒酸鈉0.5 mg/kg(以硒計),試驗組B飼喂基礎日糧+蛋氨酸硒0.5 mg/kg(以硒計),試驗組C飼喂基礎日糧+納米硒0.5 mg/kg(以硒計)。試驗預飼期7 d,正式期28 d。采用籠養方式,自由采食和飲水,每天17:00收集雞蛋,定期清理糞便。按照雞場常規飼養管理程序進行驅蟲和免疫。
1.4 采樣與測定項目
1.4.1 產蛋性能測定 試驗期間每天各組記錄產蛋個數,每周記錄日采食量,每周計算產蛋率、日采食量和料蛋比。計算公式如下:
產蛋率=總產蛋數/(雞只數×天數)×100;
日采食量=總料重/雞只數/天數;
料蛋比=總料重/總產蛋重。
1.4.2 雞蛋品質測定 試驗第28天,各組所產蛋隨機抽樣10個,測定雞蛋重量、蛋殼強度和對比蛋黃顏色。蛋殼強度使用蛋殼強度測試儀測定,型號:ST120H,廠家為山東盛泰儀器有限公司;蛋黃顏色使用羅氏比色扇對比,廠家為南京銘奧儀器有限公司。
1.4.3 血液中硒含量測定 試驗正式期第7、14、28天早上9點,每組選取6只產蛋雞(前一天下午17:00斷食),翅靜脈采血5 mL,于離心機(上海安亭科學儀器廠,型號:TLXJ-IIB)4500 r/min離心15 min,吸取上清液測定硒含量。硒含量按照《GB 5009.93—2017食品中硒測定》進行測定。
1.4.4 雞蛋中硒含量測定 試驗正式期第7、14、28天下午5點,每組隨機采集10枚雞蛋,每枚雞蛋打勻后稱取1 g,測定硒含量。硒含量按照《GB 5009.93—2017食品中硒測定》進行測定。儀器采用北京海光儀器有限公司生產的HGF-V4原子熒光光譜儀及北京海光儀器有限公司提供的硒空心陰極燈,檢出限<0.01μg/L。
1.5 統計分析 試驗數據用SPSS 26.0軟件(IBM,中國)進行方差分析,試驗數據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P<0.05為差異顯著。
2.1 不同硒源對產蛋性能和蛋品質的影響 由表2可知,日糧中添加不同硒源對雞蛋的蛋重、蛋殼強度各項指無顯著影響。與對照組相比,試驗28 d,試驗A、B、C組的產蛋率分別增加了0.82%,1.87%,2.47%,日采食量分別提高了0.84%,2.40%,2.75%,蛋黃顏色分別提升了0.31%、1.86%、1.65%。可以看出納米硒對提高蛋雞的產蛋率、日采食量和蛋黃顏色效果顯著。

表2 不同硒源飼糧對產蛋性能和雞蛋品質的影響
2.2 不同硒源對血液中硒含量的影響 從表3可以看出,與對照組相比,第28天試驗A、B、C組雞血液中的硒含量分別提高44.88%、62.20%,127.17%(P<0.05),納米硒組提升尤為明顯,28 d硒含量是對照組的2倍;試驗組雞血液內的硒含量隨時間緩慢增加,但各時間點差異不明顯。

表3 不同硒源飼糧對雞血液硒含量的影響mg/kg
2.3 不同硒源對雞蛋硒含量的影響 由表4可知,與對照組相比,第28天試驗A、B、C組雞蛋中的硒含量分別提高了44.9%、62.2%、127.2%(P<0.05);并且試驗C組雞蛋的硒含量顯著高于試驗A、B組(P<0.05);而同組的第28天與第7天相比,雞蛋的硒含量差異不顯著。

表4 不同硒源飼糧對雞蛋硒含量的影響mg/kg
3.1 硒對雞產蛋性能和雞蛋品質的影響 吉瑩利(2019)在試驗中發現,與在飼糧中添加亞硒酸鈉相比,添加有機硒或者納米硒都能夠顯著提高蛋黃色度。本試驗中納米硒組與蛋氨酸硒組對比對照組和亞硒酸鈉組提高了蛋黃色度,但差異不顯著,可能與添加水平和飼喂時間有關。田志珍等(2003)研究表明,日糧中添加有機硒和無機硒對雞的生長性能都無顯著影響。崔國強等(2012)研究表明,在日糧中添加5 mg/kg以內的亞硒酸鈉或酵母硒都有提高產蛋率的趨勢,且對雞蛋品質無明顯影響。李曉麗等(2015)研究發現,添加0.3 mg/kg酵母硒可以顯著提高蛋殼強度、蛋白高度和哈氏單位。本試驗發現,添加不同硒源對雞蛋蛋重和蛋殼強度無明顯影響,而試驗組的產蛋率、日采食量有所提高,且納米硒提高最為顯著。這一結果說明納米硒相較與亞硒酸鈉和蛋氨酸硒更能提高雞的產蛋性能,但是對雞蛋品質無明顯影響。
3.2 不同硒源在雞血液中的沉積效果 王海宏等(2003)測定雞的其他組織含硒量,結果顯示富硒蛋雞體內含硒量的大小順序為肉<蛋<血<糞<毛。本試驗血液中硒含量大于雞蛋中硒含量的結果與其一致。硒主要通過十二指腸吸收進入血液,在血液中與α-球蛋白和β-球蛋白結合,最后通過血漿轉運到各組織中(楊清麗等,2017)。從本試驗數值看,納米硒在血液的中沉積效果顯著高于其他組別,說明蛋雞對納米硒的吸收利用率優于蛋氨酸硒和亞硒酸鈉。楊清麗等(2017)在蛋雞試驗中顯示,納米硒能顯著改善血清生化指標,且硒含量越高效果越明顯,能有效提高抗氧化能力和機體的免疫能力。潘翠玲等(2008)對比了亞硒酸鈉和富硒酵母對蛋雞血液的影響,結果顯示添加不同硒源都能顯著提高蛋雞血液中的硒含量,且可以增加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的活力。在本試驗中,飼糧中硒的添加水平相同,蛋雞納米硒相較與亞硒酸鈉和蛋氨酸硒吸收率更高,更能提高雞血液中的硒含量,但是否就能說明納米硒比亞硒酸鈉和蛋氨酸硒更能提高抗氧化能力還值得進一步研究。
3.3 不同硒源對雞蛋沉積效果的影響 根據國家富硒產品的標準,雞蛋中的硒含量在0.2~0.5 mg/kg內即稱為富硒雞蛋。Oet等(2015)試驗證明,飼糧中硒含量不變時,蛋硒含量也呈穩定狀態。本試驗中,飼喂相同硒源的飼糧,在7~28 d雞蛋中的硒含量變化幅度小,說明通常第7天后即可產出富硒雞蛋。Payne等(1979)研究表明,日糧中添加有機硒或者無機硒,都能顯著提高雞蛋中的硒含量,且與無機硒相比,有機硒能更好提高雞蛋硒的沉積。而納米硒獨特的性能能與動物機體細胞膜具有更高效的相互作用界面,增加黏膜通透性,促進動物的吸收(江龍,2000)。因為納米硒顆粒能在腸道中形成納米乳劑,從而增強腸道對硒元素的吸收(Florencr等,1995)。本試驗中硒在日糧中的添加量為0.5 mg/kg,試驗組的雞蛋均達到了富硒雞蛋的標準;且納米硒組硒含量達到0.491 mg/kg,雞蛋中硒的沉積效果好于亞硒酸鈉組和蛋氨酸硒組。因此使用納米硒作為生產富硒雞蛋的硒源,可以保證達到富硒雞蛋的標準,且能有效降低成本。
綜上試驗結果,日糧中添加納米硒可以提高蛋雞的產蛋率,有效增加血液中的硒含量,促進雞蛋的硒沉積。蛋雞飼喂28 d,納米硒組中的雞蛋硒含量可達到0.491 mg/kg,顯著高于其他組別,說明生產富硒雞蛋納米硒是很好的硒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