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英
(中交一公局西北工程有限公司,陜西 西安)
富水軟弱破碎巖層隧道的地質環境較為復雜,其中存在的施工安全隱患以及風險來源也較多,該種情況下,施工人員則需要對隧道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掌握,確定富水軟弱破碎巖層隧道的特點,判斷其中施工風險的來源點,在此基礎上制定固結開挖施工方案,通過這種方式提高隧道施工水平,為今后隧道的有效運用實施提供條件。
本次以鳳興隧道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進行施工分析,該隧道屬于短隧道,進出口都使用端墻式洞門,該項目的位置在北回歸線附近,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極端最高溫度能夠達到39.3 ℃,極端最低溫度為-2.9 ℃。降水量較為充足,年平均降水量在1 361.2~2 039.4 mm 之間,其中5-6 月份是降雨的旺季。從地質條件分析中能夠看出,項目建設范圍之內地表水處于不發育狀態,地表水不會對隧道產生影響。在隧道地下水分析中,地下水屬于基巖裂隙水,主要形成原因為大氣降雨的滲透以及上層孔隙水的滲流等,在干旱季節,地下水幾乎不存在,具體施工概況見表1。

表1 隧道概況
在地質結構方面,根據區域地質資料,隧道區無區域性斷裂構造存在,區域地質穩定性好。根據區域地質資料并結合地質調繪成果,隧址區巖層產狀、節理和裂隙變化不大,下伏基巖為白云巖,以中厚層~厚層狀構造物為主。根據地質調查,隧道所穿越山體巖層為單斜構造,巖層產狀為25°/NE<52°。地震參數中,根據《中國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區劃圖》(GB18306-2015) 劃分,勘查區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05 g,對應基本烈度為VI,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為0.35 s。在施工安全方面,禁止發生突發環境事件、禁止發生職業病危害責任事故,事故隱患整改率達到100%[1]。質量建設要求需要達到以下幾點:
(1) 分項、分部工程一次檢驗合格率100%;工程竣工驗收合格率100%,優良率大于95%,合同履約率100%,顧客滿意率度100%,一般及以上質量事故0。
(2) 施工工藝質量符合國家、交通部頒發的施工規范及施工技術規則、施工安全規則要求的標準。
富水軟弱破碎巖層隧洞圍巖階段屬于小凈距隧道,針對這一情況,可以將隧道分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對應的施工技術不同,通過這種方式確保施工技術質量,同時實現施工技術的針對性運用,具體為:
(1) Ⅴ級圍巖淺埋硬質巖段先行洞采用CD 法施工。開挖進尺Ⅴ級圍巖淺埋襯砌段宜控制為0.6~0.8 m,臺階長度8~10 m。
(2) Ⅳ級圍巖硬質巖淺埋段先行洞可采用上下臺階法開挖。一般開挖進尺Ⅳ級圍巖淺埋襯砌段宜控制為0.8~1.0 m,臺階長度10~15 m。
(3) Ⅲ級圍巖采用上下臺階法或全斷面法開挖。
Ⅴ級圍巖淺埋硬質巖段先行洞采用CD 法施工(見圖1)。開挖進尺Ⅴ級圍巖淺埋襯砌段宜控制為0.6~0.8 m,臺階長度8~10 m。

圖1 CD 施工技術
在實際實施中,第一,使用鋼架運用在隧道拱部180°的范圍中,實施超前注漿支護工作,并在①的位置進行臨時支護施工,在表面上噴射4 cm 厚度的混凝土,同時安裝鋼筋網,建立支護鋼架以及臨時鋼架。第二,對②部位置進行開挖,修整表面的同時,噴射4 cm 厚度的混凝土,同時安裝相應的鋼筋網片。安裝長期支護鋼架以及臨時鋼架。第三,在開挖③位置的過程中,實施初期支護以及臨時支護施工,與①的施工順序相同,而在④部施工位置中,與②的施工順序相同。完成上述施工之后,對項目的實際施工情況進行監督檢測,按照順序拆除臨時支撐,每次拆除的長度在10 m 之內,狀態穩定之后,在隧道仰拱底部位置敷設細石混凝土防水保護層,并根據要求的情況進行整幅灌注工作。在拆除中間支護系統的過程中,需正確認識拆除工作對接下來施工可能產生的影響,并且通過圍巖監測的方式確定拆除時間,圍巖變形如果在正常允許的范圍之內,在確定拆除安全性之后,則可以開始拆除工作,并且及時跟進接下來作業的開展情況[2]。
Ⅳ級圍巖硬質巖淺埋段先行洞可采用上下臺階法開挖。一般開挖進尺Ⅳ級圍巖淺埋襯砌段宜控制為0.8~1.0 m,臺階長度10~15 m(示意圖見圖2、圖3)。在運用該施工技術的過程中,可以將其分為兩部分內容進行,第一為上臺階開挖法,在完成測量放線之后,可以先通過鉆爆法對下臺階進行開挖工作,完成隧道開挖工作之后,開展初期支護施工,打設Φ22中空錨桿,鋪設Φ8@25 cm×25 cm 鋼筋網,復噴混凝土至設計厚度。第二為下臺階開挖法,在完成測量方向之后,通過鉆爆法進行下臺階開挖,再測量放線,使用人工鉆孔的方式完成初期支護,初期噴射混凝土的厚度為4 cm,在完成鋼筋網鋪設之后,將復噴混凝土的厚度增加到設計厚度標準中。第三,底部開挖階段,完成底部開挖之后及時開展支護工作,在初噴階段確保其達到設計厚度,確保能及時完成封閉成環。在上臺階施工架設鋼架階段,通過鎖腳錨的方式,對圍巖支護變形情況進行有效控制。在巖體不穩定的情況下,可以利用縮短進尺的方式,在必要情況下,上下臺階開挖過程可以分為左右兩部分進行[3]。

圖2 上下臺階法施工工序橫斷面

圖3 上下臺階法施工工序縱斷面
Ⅲ級圍巖采用上下臺階法或全斷面法開挖(見圖4),全斷面開挖主要是根據設計斷面,采用一次開挖成型的方式進行開挖,再實施支護和襯砌隧道開挖技術。該種施工技術在實施中,必須根據隧道斷面的實際情況、圍巖地質條件以及機械設備情況確定。在施工初期支護階段,需要嚴格落實施工圖紙的設計情況,確保施工的有效性和穩定性。具體施工環節包括以下幾點:

圖4 全斷面開挖工藝流程
第一,施工技術人員對鉆孔位置進行初步標記,根據工作面的開挖斷面,使用人工配合的方式,固定臺架,盡量設置在操作較為便利的位置中,方便鉆爆人員進行操作。
第二,隧道正式開挖之前,需根據施工項目的地質情況、開挖方法以及鉆孔機具等情況進行鉆爆設計,其中鉆爆設計的內容主要為布置鉆孔,確定鉆孔的數量、深度以及角度等,確定起爆的方法和順序。
第三,隧道爆破采用光面爆破的方式,通過試驗的方式確定參數,如果并不具備試驗條件,則可以根據表2 的參數進行爆破。

表2 光面爆破參數
第四,根據爆破設計實際要求以及鉆孔位置,施工人員可以使用YT-28 氣腿式鑿巖機完成鉆孔工作,根據鉆進速度、圍巖軟弱程度等,對供風量以及供水量進行及時調整,保證鉆孔位置的準確性。在間隔裝藥階段,確保藥量能夠均勻分布,眼口使用炮泥填堵[4]。
第五,通風施工,隧道施工中,通風方式需要根據掌子面掘進的深度決定,選擇壓入式、混合式以及壓出式的方式進行。在實際施工中,可以優先選擇壓入式通風方法,該種方法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具有較大的射程,并且沖淡炮煙的效果較好,操作難度小,只需要一根延長通風管就能完成。在長距離通風過程中,盡量使用串聯式流風機,該類型流風機的風壓較大(見圖5)。在通風機口200~300 m 之間使用負壓風管,剩余使用漏風率較低,并且內摩擦阻力較小的高強軟風管。通風檢查工作需要從最低允許風速、最多允許工作人員數量以及排除炮煙的角度出發。

圖5 隧道通風布置示意
第六,監控測量,在對隧道施工進行監控測量的過程中,需安排專業人員完成該項工作,同時建立施工質量管理體系,在初期支護階段,根據測量方案,針對斷面和測量點的布置情況進行監控,在完成初期支護之后,采集初始測量數據,并且根據測量方案中的具體要求開展后續工作,對測量數據信息進行分析整理的同時,對施工現場的工作展開指導。通過這種方式對現場施工情況進行靈活調整,掌握圍巖的實際變化情況,為接下來施工的良好開展提供條件[5]。
綜上所述,針對富水軟弱破碎巖層隧道,開展固結開挖施工中,需要對其中的施工技術進行有效控制,確保各項技術在富水軟弱破碎巖層隧道施工中能得到良好運用。尤其是固結開挖技術在實際實施的過程中,其中涉及到的內容較多,影響因素也較多,為了確保最終質量,則需要從各個施工技術入手,實現技術優化,降低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風險以及事故發生概率等,為今后富水軟弱破碎巖層隧道施工的良好發展提供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