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龍龍
(山西一建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12)
隨著建筑設計水平的不斷提高,建筑結構形式越來越多元化。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經常會遇到一些平面、立面設計較為復雜的建筑物,例如蘑菇形、橢圓形、弧形等,尤其是會議中心、展覽中心、體育中心等大型公共建筑上常采用橢圓形和弧形設計?;⌒卧O計的建筑中有一種被稱為“水滴形”的建筑,其弧形剪力墻需要采用一種新的放線方法,加快其測量放線,并保證其尺寸準確。本文將論述一種弧形剪力墻快速放線方法,實現弧線快速精準測放。
寓意巍巍太行黃河湯湯的瀟河新城項目設計取自“山河”相依理念,以盤山脊勾畫屋脊,以黃河翻騰起的浪花為連綿屋頂,融合當地民居形意,將“表里山河”的山西地域特色與現代化設計兼容并蓄。山西·瀟河新城1號酒店建筑外形為“水滴形”,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區,總建筑面積82537m2,地下1層,主樓為地上16層、裙樓為地上2層,建筑外形為“水滴形”結構,為框架-剪力墻結構。該工程地下1層至地上16層主樓的核心筒剪力墻、裙樓局部框梁均為弧形結構,核心筒弧形剪力墻由大直徑、多曲率(圓心)控制的多段弧形墻構成,經統計有34個控制圓心,曲線線段多,梁周長長,主樓單層需放線弧形剪力墻長度為63.42m,弧形梁217.36m,裙樓單層需放線弧形梁長度355.05m。測量放線定位放樣難度大,且工期緊、任務重,所以測量放線的效率和精準度直接影響著工期。弧形剪力墻平面布置見圖1。
圖1 弧形剪力墻平面布置圖
(1)采用垂準儀和經緯儀放控制線。非矩形結構,經緯儀只適用于矩形結構,無法放出弧形控制線。此方法無法滿足工程需求。
(2)采用全站儀對關鍵點逐個放樣,然后用墨線對各個點進行連接。放線時由于全站儀操作過程繁瑣,需要反復測量、調整,測量每一個坐標點需要的時間較長,需要放樣的坐標點較多。此方法無法滿足工程需求。
(3)采用RTK測量儀對關鍵點進行放樣,然后多點連接成一條弧形控制線。與全站儀放樣相比,效率提高不少,但受天氣、溫度等環境因素影響大,放線精度受限,易影響工程質量。此方法無法滿足工程需求。
結合以上背景,亟需一種新的方法或工具,實現弧形結構建筑工程施工現場測量放線快速定位[1]。
大直徑、多曲率(圓心)控制的多段弧形剪力墻測量放線工作中需要解決的問題主要為:需要測放點的數量較多,影響施工工期;墻體弧線準確度難以控制,影響工程結構質量。首先對兩個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向國內同類型建筑測量放線方法進行查新借鑒。針對需要測放坐標的數量較多問題,設想將剪力墻弧線進行分段,找出設計的規律,分成適當的段落,并將不同圓心的軸線轉化成常規縱橫向軸線,用以控制弧線段位置及尺寸。針對墻體弧線準確度難以控制的問題,同樣設想將弧段制定出定型模具,將模具除弧段的其它邊設計為規則尺寸,通過控制定型模具,從而控制弧段位置及弧度。結合以上兩個問題的設想思路,借鑒一些弧狀結構的放線方法,首先采用BIM技術對弧形剪力墻進行建模,建立平面坐標系,設定縱橫坐標系,以剪力墻外邊為基線,將弧線劃分在多個首尾相接的類似三角板塊上,采用弧形線段模具化,從而設想出“弧形剪力墻快速放線方法”[2]。
3.2.1 工藝流程設計
弧形剪力墻快速放線方法的流程是:BIM技術深化→模具加工→測量準備→現場測設控制點→依次排布模具→畫出弧線→復核定位。
3.2.2 BIM技術深化
(1)根據施工圖對弧形墻體采用BIM技術進行建模(見圖2),分析得出各段弧墻走向規律,生成弧墻的200mm控制線,保證模具成型最小寬度為100mm,長度統一為2000mm。
圖2 BIM放線模型圖
(2)以兩側最小寬度模具外側為基準,偏移、相交得出平行于縱橫向4條控制線,以規則矩形線控制放線模具位置,控制線相交得出四角控制點。依據控制線與軸線的關系,計算出控制點的相對平面坐標,以便放出控制點、控制線。
(3)按順序對模具依次進行編號,并形成放線模具下料圖,標出每一塊模具的尺寸。
(4)依據控制線與模具的縱橫向位置關系,對每一塊模具與縱橫向控制線尺寸進行標注,用于對模具進行定位(見圖3)。
圖3 模具縱橫向定位圖
(1)模具在工廠加工,數控下料采用厚度為3mm的鋁塑板加工,既操作方便又可以保證模具不易變形,從而確保模具位置的準確性,最終保證弧形剪力墻放線的精度。
(2)根據加工表分段制作,模具長度統一為2000mm。
(3)模具成型后及時按下料表編號,確保每一塊板編號準確。
(4)在每塊模具板上預留直徑50mm圓孔,方便塔吊成套吊裝,減少人工搬運對模具板造成的變形、損壞。
(5)每次使用結束后,對模具清理干凈,由專人保管,及時存入庫房,避免丟失與損壞。
(1)對所有進場的儀器設備及人員進行初步調配,并對所有進場的儀器設備重新進行檢定,項目技術負責人對測量人員進行技術交底。
(2)勘察現場實際情況,了解現場四周建筑物位置,有無障礙物,對布設控制點有無影響,對影響布設控制點的障礙物一定要排除。
(3)向建設單位和監理收集進行測量工作所必需的原始測量資料、施工設計圖紙[3]。
(1)根據該工程定位放線坐標,由測量人員使用全站儀放樣,依據總平面圖、首層平面圖及地下室結構基礎平面圖,用全站儀的放樣功能放出弧形剪力墻四角控制點坐標,采用直線法放出縱橫向4條控制線,由2人進行復合、驗證,合格后請監理項目部進行驗線。測驗合格后,測量人員方能進行弧形剪力墻放線。
(2)弧形剪力墻四角控制點經校核無誤后用墨斗彈出十字交叉點,用紅油漆作醒目標志,用于上部樓層測量放線基準點。對控制點進行保護,貼溫馨提示標識,避免丟失和損壞。
(1)對成型模具進行現場放大樣預拼裝,核對模具的準確性。
(2)根據每一層的控制點及其與控制線的關系,采用兩點可確定一條直線的原理,放出縱橫向4條控制線,并對4條控制線相對位置關系進行復核,復核無誤后可對放線模具進行定位。
(3)根據控制線與放線模具的位置關系,依據縱橫向控制線確定出1號板位位置,每塊模具位置要依據縱橫向2條控制線確定,每個方向至少對模具兩端進行定位,并反復調整,確定第一塊放線模具的位置。依次確定其他模具的位置,相鄰兩塊放線模具首尾相接,并對每塊模具至少從三個不同點量測與控制線的關系,保證模具位置準確,從而保證弧形剪力墻邊線的準確[4]。
(4)樓層間控制點傳遞采用極光垂準儀傳遞。
(1)每定位一塊采用配重塊臨時固定,在接縫處用膠帶相連,使模具有整體連續性。
(2)模具內側形成的弧線就是弧形墻的200mm的控制線,用黑色記號筆畫出弧線。
(1)在基礎測設時也可以以其他控制點對基礎內各點位進行復核。
(2)在標準層可利用平面控制方格網中各內控制點相互交叉復核。
山西·瀟河新城1號酒店項目,塔樓核心筒剪力墻分布在6個不同半徑弧形段上且相互疊加交錯,最大弧形半徑值59.6m?;⌒渭袅Χㄎ恍璐罅孔鴺它c,測量工作量大、坐標點輸入繁瑣。為提高放線效率,項目部在塔樓核心筒剪力墻施工過程中采用“弧形剪力墻快速放線方法”,該測量放線方法采用常規的測量儀器即可完成放線工作,采用全站儀進行坐標點放樣及直線測放,采用鋼尺進行模具定位,采用激光垂準儀進行不同樓層控制點投放,將第一塊模具定位后,其它模具可依次擺放定位,操作簡便,弧形墻放線準確[5],見圖4。
圖4 現場應用圖
若采用常規的坐標放樣方法,每層弧線需要測放148個坐標,采用“Topcon超聲波馬達GT-1001測量機器人”,5名技術人員理論約需要連續10h完成,由于坐標點之間弧度不一致,放出的弧線位置準確度差,無法滿足測量放線標準要求。采用此弧形剪力墻快速放線方法,每層放線由3名技術人員實施,約1.5h完成,且放線精度能夠滿足測量放線標準要求。此方法很大程度上節約了工期,減少了技術人員的投入,滿足了工程施工總進度計劃的要求,創造了較大的效益。
常規放線方法對“水滴形”建筑弧形剪力墻來說存在放線速度慢,尺寸不準確問題。本文提出弧形剪力墻快速放線方法:采用BIM軟件深化出定型模具,將不同圓心的弧段轉化成縱橫向控制線,通過縱橫向控制定型模具邊,從而控制弧線段,可實現弧線快速精準測放,同時保證異形結構設計理念。山西·瀟河新城1號酒店建筑的實踐證明:弧形剪力墻快速放線方法應用簡便,思路清晰,將對弧形結構放線轉化為對模具直線邊位置的控制,解決了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此方法適用于橢圓形、弧形以及其他異形墻體施工放線工作,思路和方法值得在同行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