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德梅爾

芬蘭公司菲斯卡致力于生產優質剪刀、園藝工具、廚房用品以及高端餐具。2021年,菲斯卡的股價上漲了40%,這讓它成為了新冠疫情期間的贏家。這家創始于17世紀的公司究竟有什么成功秘訣?
“你好,歡迎來到我們的實驗室。”安德·阿馬索蘭在比爾奈斯工廠的一個實驗室門口說道。比爾奈斯工廠位于赫爾辛基西部100來公里處,是菲斯卡旗下專門生產剪刀和斧頭的工廠。看到眼前的場景,我想到了詹姆斯·邦德系列電影中高科技工具專家的實驗室。“我們在研制新一代菲斯卡剪刀,把手是用再生塑料制成的,再生塑料則取材于廢棄的諾基亞手機。生產前,我們需要研究清楚這種塑料的軟硬程度以及哪處有可能斷裂。”阿馬索蘭解釋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對自己的職業滿懷激情。十年前,他離開西班牙,到芬蘭求學,畢業后,便留在這里工作并組建了家庭。
消費者對產品耐用性的要求一天比一天高,菲斯卡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不在質量上作任何妥協。芬蘭人最喜歡的品牌里面,菲斯卡位列前茅,它生產的剪刀符合人體工學,高效且耐用,被譽為“世界最好用的剪刀”。
2021年秋天,桑娜·菲代卡羅加入了菲斯卡的公關部。她笑著回憶道:“芬蘭政府會給每名新生兒提供一個嬰兒箱,里面裝著一些必需品,其中就有一把菲斯卡的剪刀。我出生時的那把還在家里用著,都36年了。”法國人杰雷米·巴貝爾是一名在倫敦工作的企業管理員。還是學生時,他就到比爾奈斯工廠參觀過,工作人員送了他一把剪刀,他如今用的還是同一把,已經20年了,“還是很好用”巴貝爾說。

| 耐用的才是好產品 |
菲斯卡對產品的耐用性有嚴苛的要求,這也是為什么阿馬索蘭會用各種各樣的設備測試產品。比如,剪刀能剪多少次,斧頭能劈多少次,廚刀用多久會變鈍,以及廚刀泡在60攝氏度的鹽水里多久會被腐蝕掉等,他都會一一測試。
馬爾庫·薩拉馬是比爾奈斯工廠的負責人,他要確保生產不出差錯,其中,鷹嘴指甲剪是他關注的重點。“這是我們最小的產品,也是最難生產的。”身高兩米多的薩拉馬說道。我見他那天是2021年12月的一個下午,零下八攝氏度,但這對他好像沒什么,他跟我在室外交流,既沒圍圍巾,也沒戴帽子和手套。他對斧頭的鍛造過程也十分關注。“斧刃邊緣要足夠硬,達到55個洛氏硬度單位才成,與此同時,前部的硬度要弱一些,42個單位,唯有這樣,斧頭才能在劈砍時有效吸收沖擊。”他詳細解釋道。從這個工廠出去的斧頭至少可以用25年。“說到底,能一直用下去的產品才是最耐用的。”他說。
菲斯卡的首席執行官娜塔莉·阿爾斯特倫說:“耐用是我們品牌的核心價值,是我們的傳承。”阿爾斯特倫在2021年1月成為公司一把手,此前,她在董事會任職多年,出身芬蘭商業世家。2021年,公司股價上漲40%,市值增至18億歐元,這樣的成績讓她倍感欣喜。菲斯卡主要生產剪刀、園藝工具、除雪設備、廚具和餐具,新冠疫情暴發以來,芬蘭表現強勁的企業不多,其中就有菲斯卡和已歸入它旗下的玻璃制品公司伊塔拉。
| 產品創新 |
近兩年,受疫情影響,室內活動和園藝成為了全世界消費者的“避難所”,自己動手修東西和做東西也變得時髦起來,全球消費者口袋中的錢也自然而然地流向了這些地方。2020年,菲斯卡的營業額是11億歐元,2021年的營業額在此基礎上增長了不少。“我們在中國的團隊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僅僅一年,銷量就翻了一番。”阿爾斯特倫笑道,公司的產品頗受中國消費者青睞。她補充說:“尤其是年輕人,他們很喜歡我們的餐具。”阿爾斯特倫經常出差,她每過一陣就要去一趟美國,畢竟美國占了公司全球總銷量的40%,而大本營芬蘭僅占9%。用她的話講,公司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2021年,菲斯卡推出了姆明紀念版產品。二戰后,芬蘭作家兼插畫家杜芙·顏生發揮想象力創造了姆明——一種長得像河馬的精靈。隨后,姆明很快成為了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寵兒。阿爾斯特倫認為將產品和姆明結合起來,大有文章可做。如今,一些款式的餐具和剪刀上已經可以看到姆明的形象。此外,2020年,公司回應社會呼聲,和設計師瑪麗亞·科爾凱拉共同推出了男女同款園藝服。
菲斯卡是芬蘭最古老的公司,也是世界上歷史最為悠久的公司之一,照現在的勢頭看,公司前途一片光明。它始建于1649年,那會兒,芬蘭還隸屬于瑞典,歸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管轄。“三十年戰爭”結束后,荷蘭人彼得·索沃斯特獲準在名為菲斯卡的小村莊建冶金爐。這一村莊擁有兩大優勢,一是毗鄰河流,運送貨物方便;二是附近有廣闊的森林,可為冶金爐提供源源不斷的木材作為燃料。那時,瑞典人更愿意在殖民地芬蘭砍伐森林,他們會將鐵礦運往小村莊菲斯卡,鐵煉好后,再走水路運回去。
從20世紀末開始,小村莊菲斯卡不再承擔生產任務,而是逐步轉型為藝術殿堂,這也符合公司本身的價值觀。20年來,公司將小村莊的許多房屋租給了藝術家和工匠使用,至今已有500人入住,他們大多是奔著這里的田園風光而來,菲斯卡河和森林都近在咫尺。不僅如此,小村莊還發展成了旅游景點,每年都會接待不少旅客,交通也十分便利,從赫爾辛基火車站出發不過一小時的車程就可抵達這里。

| 標志性的那抹橙色 |
上世紀60年代,菲斯卡推出了一款跨時代的剪刀,在產品市場中大放異彩。這款出自大設計師奧洛夫·貝克斯特倫之手的剪刀擁有人體工學把手,并且把手還是塑料材質的,要知道,塑料可是那個時代的明星材料。工廠生產的第一批剪刀樣品本來只有黑色、綠色和紅色三種,但在機緣巧合下,一名工人用多余的橙色塑料也做了幾把。最后,公司高層投票,橙色款勝出。
橙色剪刀在1967年一經問世,就取得了巨大的商業成功。1977年,菲斯卡為了滿足美國市場需求,甚至在威斯康星州開了家工廠。截至2010年,這款剪刀總共賣出了10億把。直到今天,每到開學季,美國許多學生的開學購買清單上都有這款剪刀。菲斯卡甚至成為了剪刀的代名詞。芬蘭當代藝術博物館的藏品里都有好幾把菲斯卡剪刀。赫爾辛基設計博物館收藏的菲斯卡剪刀就更多了,接待處背景墻上的大木板上固定著48把菲斯卡剪刀。

如今,比爾奈斯工廠生產的剪刀共有15款。菲斯卡的專屬橙色在芬蘭、美國和加拿大受專利保護。“美國學生上學期間如果用的是我們的剪刀,將來他們去買園藝工具時,一眼就能認出我們的標志性顏色。”阿爾斯特倫驕傲地說。
自從2007年收購了伊塔拉,菲斯卡還收購了不少別的公司。2016年12月,在芬蘭慶祝獨立100周年之際,菲斯卡在紐約納斯達克敲鐘上市。去年,菲斯卡已將總部搬往埃斯波。這座城市既有創業公司,又有阿爾托大學,為企業和學校合作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阿爾斯特倫認為,新總部“將為我們提供和學校英才直接接觸的機會”。菲斯卡和許多企業一樣,都希望尋求到最優秀的人才。
[編譯自法國《回聲報》]
編輯:侯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