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2022年11月17日,河南省教育廳辦公室印發《河南省“國培計劃”項目縣建設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這是對我省“義務教育師資薄弱環節改善暨中小學教師素質提升工程”中縣域教師發展支持服務體系建設經驗的借鑒,也是結合省情對“國培計劃”的創新。高校是項目縣縣域教師發展支持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支撐力量,不僅承擔“精心育”的教師培訓任務,還是教師人才的培育基地。高校應該以研究為引領,發揮智庫作用,助推縣域教師發展支持服務體系建設。因此,為更好地發揮高校的智庫作用,首席專家負責制成為必然選擇。
一、為什么:首席專家負責制的意義
在“國培計劃”項目縣項目實施過程中,為什么選擇首席專家負責制?這既是學理考察的應然結果,也是觀照實踐的現實考量。
一方面,縣域教師發展支持服務體系建設是系統工程,需要研究助力。從學理角度考察,縣域教師發展支持服務體系源于縣域教師培訓體系。王金濤以“國培計劃”為背景,對縣域教師培訓體系構架的價值取向與實施策略進行研究。朱旭東則從解決教師學習機會不均等、學習質量不高的角度提出構建區縣教師教育新體系。從學者的研究不難看出,縣域教師教育發展支持服務體系是一個系統工程,具有學理性與實踐性雙重屬性,需要將學理研究與實踐工作相結合。
另一方面,縣域教師發展支持服務體系建設涉及多主體,需要首席專家統籌。根據《河南省教育廳 河南省財政廳關于遴選2022年“國培計劃”“省培計劃”項目承擔單位的通告》,項目縣的培訓任務又分為校(園)長培訓、教師培訓團隊培訓、不同學段學科骨干教師培訓、一對一精準幫扶、送教下鄉等,項目申報單位原則上須是我省基礎教育教師培訓基地。從2022年公布的承訓單位一覽表可以看出,一個項目縣的培訓任務至少由2個單位共同承擔,最多的由6個單位共同承擔。各承訓單位之間的溝通合作是一個重要的問題。縣級教育行政部門作為主體可以向高校提出訴求,要求各承訓單位按照要求開展相關培訓。但缺少高校專家的智庫咨詢和建議,縣級教育行政部門的工作訴求可能無法落地。
二、是什么:首席專家負責制的定位
在“國培計劃”中,首席專家制度并非新的名詞。早在教育部、財政部下發的《“國培計劃”——中小學教師示范性培訓項目實施方案(2010—2012)》中就明確指出,“遴選高水平專家和一線優秀教師組建培訓專家團隊,承擔培訓項目教學工作,‘示范性項目’實行首席項目專家制度,首席專家主持培訓課程設計、資源開發和培訓教學”。基于文件要求,實踐操作中逐漸形成固定的模式,“國培計劃”項目專業團隊構成要求是:“國培班”設置1名項目負責人、1名項目首席專家、1名項目秘書和1名班主任。項目首席專家負責從培訓項目定位到培訓方案的設計工作。但是,根據《河南省教育廳關于組織實施2022年河南省“國培計劃”“省培計劃”的通知》《指南》等文件精神,為更好履行高校責任,我們應重新賦予首席專家角色定位。
一是對縣域教師發展支持服務體系頂層設計的建議權。對于項目縣而言,總體設計縣域教師發展支持服務體系非常重要。首席專家要充分發揮智庫作用,研究縣域教師發展支持服務體系的相關要求,對項目縣已經研制的項目縣建設方案、教師發展資源整合機制建設方案等進行專業指導。
二是對各承訓單位具體培訓方案擁有審核權。縣域教師發展支持服務體系一般由一系列項目共同組成,須由不同高校承擔。對于不同高校承接的教師培訓項目,首席專家要指導項目縣做好培訓方案的協調統一工作,保證不同項目異曲同工,共同助力縣域教師發展支持服務體系的建設。因此,對于不同承訓單位研制的培訓方案,首席專家都擁有審核權。
三是對所在高校項目培訓方案擁有研制權。對于不同單位共同承擔的項目縣任務,最好確定牽頭單位,牽頭單位的專家為首席專家。為了保證首席專家能夠深度參與縣域教師發展支持服務體系的建設,專家所在高校承擔的培訓項目應由其在前期充分調研基礎上研制完成,并全程監測項目實施。
四是對縣域教師發展支持服務體系建設的研究權。根據“國培計劃”項目縣“選、育、用、評”一體化設計,高校承擔的是第二個環節“育”,對學員返崗后的學以致用、學用轉化進行跟蹤指導也是“國培計劃”的應有之義。因此,首席專家可以全程跟蹤研究,對學員返崗后的表現、其在學校作用的發揮等進行持續的跟蹤指導,還可對項目縣縣域內教師發展學校、教研示范校、“三名”工作室等建設提出指導建議。
三、怎么做:首席專家負責制的可能方案
河南大學在“義務教育師資薄弱環節改善暨中小學教師素質提升工程”縣域教師發展支持服務體系建設和“國培計劃”項目縣建設中采用首席專家負責制,雖然實踐探索中的行動研究依然在繼續,但一些經驗做法期望能為相關高校提供借鑒。
(一)聚焦基礎教育教師培訓,精心遴選專家
基礎教育教師培訓有其自身的邏輯和規律,尤其是職后教師專業發展與職前的師范教育、研究生培養有很大區別。因此,高校應精心遴選長期深入基礎教育一線、了解和熟悉基礎教育教師生存狀態的教師教育專家。以尉氏縣為例,2022年“國培計劃”項目縣設置了縣級骨干教師研修(包括初中語文、初中數學、初中英語、小學心理健康、小學語文、小學數學各50人)、骨干校長提升研修(小學校長50人)等,由河南大學和焦作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共同作為承訓高校。經過遴選,尉氏縣首席專家由河南大學基礎教育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蔡建東教授擔任。蔡建東教授是教育部基礎教育信息化教學指導專委會委員,曾經擔任河南大學附屬中學的校長(2015—2021年),多次作為基礎教育教師培訓專家應邀到廣西師范大學、河南師范大學等為中小學教師和校長做專題報告。
(二)溝通相關利益主體,充分為專家賦權
權責對等才能用好權、負好責。首席專家擁有縣域教師發展支持服務體系頂層設計建議權、培訓方案審核權、培訓方案研制權、縣域教師發展支持服務體系建設研究權,還在“義務教育師資薄弱環節改善暨中小學教師素質提升工程”縣域教師發展支持服務體系建設中擁有專家團隊選用權、經費分配使用權。項目縣建設中,因經費固定,涉及不同高校、不同項目,專家團隊選用權和經費分配使用權無法賦權給專家。賦權過程中,一方面,牽頭高校需要與項目縣教育行政部門進行充分溝通,讓教育行政部門認可首席專家,并為首席專家賦權,讓首席專家參與項目縣縣域教師發展支持服務體系的頂層設計,對于首席專家提出的合理建議,教育行政部門要予以采納。另一方面,牽頭高校要與其他共同承訓單位進行溝通,明確告知首席專家的權責,讓首席專家了解教師培訓項目的具體方案,并擁有審核權。
(三)遵循行動研究邏輯,發揮專家智庫作用
縣域教師發展支持服務體系具有學理性與實踐性雙重屬性。首席專家要做到如下三點:首先,提高站位,按照行動研究邏輯開展教師培訓。在縣域教師發展支持服務體系建設中,首席專家應提高站位,按照計劃—行動—觀察—反思行動—研究的邏輯開展各項工作。其次,靈活調整,助力縣域教師發展支持服務體系建設。首席專家要以研究者的心態置身其中,對于“選、育、用、評”各個環節進行反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探究,并建議縣級教育行政部門靈活調整,真正發揮智庫咨詢建議作用。最后,預設生成,總結縣域教師發展支持服務體系建設經驗。首席專家應根據已有的教師教育理論成果,根據縣域內具體的校(園)長、教師發展水平,預設教師發展支持服務體系建設模式,在實踐中檢驗并搜集數據佐證,最終生成縣域教師發展支持服務體系建設經驗。
(作者系河南大學教育學部教師教育學院副院長)
(責編 桑 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