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冬冬
“十四五”期間,教育部深刻把握教育高質量發展階段的新要求,堅持示范引領與整體提升相結合,培養高端引領人才,為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師資支撐。站在新的教育起點,我愈加感受到只有心懷夢想、奮力追夢,才能砥礪堅韌意志,逐夢新的征程。
作為受訓學員,“國培”給予教師專業引領
教師專業發展水平的提升能有效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而參加“國培”是提升教師專業能力的重要途徑。2015年1月,我參加河南省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訓者培訓,代表參與會議的300余名學員發言;2017年,我參加“一師一優課”并獲得部級優課;2020年,我的《曬課小妙招》入選“名師說優課”系列講座,在河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上播出。
在參加“國培”時,我幾次被評為“優秀學員”“優秀管理者”。對我來說,“國培”不僅是一次業務培訓,還是一個全省各地教壇精英的溝通平臺,是我們從教生涯中難得的一次精神洗禮。
作為培訓講師,“國培”帶動教師專業發展
2016年,我參加河南大學數學院小學數學送培到縣項目,分別到杞縣、衛輝市支教下鄉。2017年8月,我受河南大學邀請,以《師生雙主體共同發展》為題,進行了小學數學“國培”班教師培訓。我先從教師發展的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進行分析,又從師生成長共同體的角度對共同愿景、團體情景、有效互動、共同成長四個方面進行解讀。接著,我以自己組建的學校教師“青椒團”為實例進行方法指導。最后,我以教育學、心理學相關理論為依托,以培養核心素養為目標,從學生發展的多個維度入手,以大量教學實例為支撐進行教師培訓。
作為中原名師,“國培”孵化省級名師成長
北京師范大學第六屆“大數據時代的未來教育”論壇發布了《2019中國教師培訓白皮書》,從成效產出的視角解讀了我國教師培訓的發展現狀,指出教師研修存在高投入、低產出、形式大于內容等弊端。以此為契機,各地教師專業發展部門進行了積極探索,成效顯著。
2021年,我成為河南省綜合實踐學科唯一的中原名師,擔負著培育學科省級名師和骨干教師、引導市縣名師和骨干教師培育的工作。經過近幾年的探索,教師在“國培”研修中從相對簡單的“教育技能模仿、教育理論補償、教育專家講座”的教育形式轉變為多種模式、多場域互助與教師實際需求相結合的名師孵化名師SPP多維立體教師培訓模式。這種模式是以知行合一的教育理論和互動學習論為基礎建構的對話研修模式。它以研修規劃為導向,以研修實踐為根本,以研修學習為核心,以專業提升為目標,以成立互動對話的學習共同體為基礎,逐步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打造一批師德師風高尚、教學思想風格鮮明、教學科研能力扎實,且能夠發揮名師引領輻射效應的專家型教師。這不僅整體提升了受訓教師的綜合能力,打通了教師的上升通道,也助推了教師專業發展,為落實《河南省新時代中小學教師梯隊攀升體系建設方案》搭建了階梯與支架。
2022年,我作為“國培”講師,應用名師孵化名師SPP多維立體教師培訓模式參與河南大學、商丘師范學院的“國培”項目,在河南省縣域教師發展支持服務體系建設項目中為臺前縣、蘭考縣教師舉辦講座。在參與“國培”中,我努力實現名師資源的全共享、輻射帶動的全方位和示范引領的全覆蓋,用高品質的中原名師工作室研究成果助力教師研修,助推教師專業成長與發展。
(本文系2021年度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中原文化視域下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研究”的成果。項目編號:JCJYC2118zy078)
(作者系開封市第一師范附屬小學教師,中原名師)
(責編 韓玉兵 侯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