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鳳榮
焦作市解放區環城南路第一小學(以下簡稱“環南一小”)創建于1979年,是一所靠質量立校的焦作市區名校。高質量的教學讓環南一小在全市享有較好口碑。2014年8月,在焦作市解放區教育局名校帶弱校集團化辦學理念的引導下,環南一小合并一所城鄉接合部的學校,組建了環南一小教育集團,形成了一校三址的辦學格局。學校在保持整體教育質量的同時,帶動分校區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一、確立知行文化
2015年,環南一小新任領導班子清醒地認識到:教師們苦干實干,用犧牲自己和孩子們的自由時間換來分數的教育方法不能讓孩子們走得更遠,更無法承載孩子們的未來。學校組織教師走出去、請進來,一方面學習先進地區教育新理念,另一方面深入家庭和社會,了解大家對教育的需求和對學校的訴求。通過學習與調研,教師意識到,真正的高質量教育不是單靠分數的博弈,抑或是個別孩子在藝術、體育或科學等領域取得驕人的成績,而是真正讓每一名走進環南一小的孩子能呈現豐富自由的生命狀態,具有適應未來社會的基本素養。經過多方征求家長和教師的意見,學校重新梳理辦學理念,確立了“環視世界、知行合一”的校訓,在保證教育教學質量的同時,走上了樹立知行教育校園名片之路。
二、研發知行課程
學校抓住市區教育局課程管理重心下移,校本課程學校開發與管理的契機,以課程為出發點和生長點,從品格養成、健康生活、人文素養、科技創新、審美情趣等幾方面研發知行課程,構建知行教育校本課程體系。
(一)知行·品格養成課程
我們改變傳統的思想道德說教形式,通過日課(暮省)、周課(班會)和日常生活方式,引導孩子在真實情境中發展道德、完善人格。在一、二年級,孩子們被引導“我要做個好孩子”,研發讀寫繪課程;在三、四年級,教師和孩子們共同創建、捍衛與遵守教室里的各種游戲規則,開發了講故事和農歷游記課程;在五、六年級,教師讓孩子們學會“推己及人”,鼓勵孩子們追求“己立立人,己達達人”的無條件友愛他人的道德仁心。另外,學校做好每周一的德育主題升旗儀式和每月一事。我們把人生最重要的12個好習慣,分到每個周一的升旗儀式和每月一事活動里,通過德育故事、閱讀、活動呈現出來。
(二)知行·健康生活課程
強健體魄、舒展身心是體育課程的終極目標。根據兒童的興趣愛好和成長所需,在國家規定的體育課程外,我們增加了全員跳繩、踢毽子等課程。每年一年級新生報名的時候,我們都會給孩子和家長傳遞一種理念,人人要學會跳繩,人人要重視身體鍛煉。同時,毽子操是我校體育教師自編的課間活動項目。大課間,孩子們要集體跳毽子操,空閑時間就練習踢毽子。學生的身體靈活度和柔韌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學校體育成績整體提升。
(三)知行·人文素養課程
書籍,滋養了孩子的生命,溫潤了學校的生活。在國家課程的基礎上,我們尤其重視閱讀,開設了晨誦、午讀課程,把閱讀作為學校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每天早上,走進校園,教室里此起彼伏的誦讀聲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師生每天用詩歌喚醒黎明,喚醒校園。每年4月,學校舉行隆重的閱讀考級活動,邀請家長參與,孩子們根據自己一年的閱讀情況,先申報自己要考的級別,然后通過古詩背誦、閱讀測試考取成績。
(四)知行·科技創新課程
創客課程也是我們智慧課程的延伸和重要方向。2017年5月,我校率先組建機器人社團,并于當年9月參加世界機器人大賽國際公開賽,勇奪國際三等獎、國家二等獎。近幾年,我們在擴大社團影響的基礎上,又在全校范圍內開設了3D創意設計、電腦動漫設計等一系列校本選修課程和必修課程,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學校以課程為生長點帶動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師生向往的幸福生活質量、孩子們美好多姿的生命質量的全面提升。
(五)知行·審美情趣課程
學校把審美情趣作為重要的教學任務,錘煉藝術教師隊伍,開設藝術社團課程。學校陸續開設葫蘆絲、豎笛、巴烏等小樂器課程,讓孩子們能學會一種樂器;學校將美術與語文結合,在低年級開設讀寫繪課程,讓孩子們的藝術想象力和創造力得到最大化發揮;學校還為有興趣的學生開設了古箏、尤克里里、舞蹈、戲曲等課程。藝術課程的開設活躍了校園生活,豐富了孩子們的精神世界。
三、建立知行評價體系
一是生活即評價,促進兒童過程性發展。兒童過程性評價的主要載體是一至六年級《知行少年核心素養手冊》。《知行少年核心素養手冊》詳細列出了知行教育五大課程的評價內容。如健康生活包括運動健康和營養健康,人文素養包括“生活與口語交際”等評價標準。二是個性即評價,促進兒童潛能性生長。學校根據育人目標,制訂關鍵指標和相應的激勵性評價標準,形成完善的學生個性發展評價體系,根據獲得“星”的情況,對兒童個性發展予以獎勵和評價。學生獲得的“星”累積到一定程度時,就能獲評相應項目的“星級少年”,獲評3個項目的“星級少年”就可以兌換最高榮譽“知行少年”,并由校領導頒發“知行少年”榮譽證書。三是素養即評價,促進兒童全面成長。兒童綜合素養評價的主要載體是《兒童綜合素養報告手冊》。它以實證性材料和數據為依據,在充分參考學生過程性記錄和關鍵性材料的基礎上,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評價。
四、形成知行校園名片
我校知行教育校本課程體系打破了班級、年級、學校與社會之間的界限。同時,豐富多彩的校本課程,最大限度地調動了教師工作的熱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贏得了家長和社會的肯定,形成了當地特有的知行教育校園文化名片。接下來,我們將繼續努力,更深入地研發完善知行教育校本課程,讓孩子們的生命之花在知行課程中盡情綻放。
(責編 桑 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