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思源 方力 趙小穎



摘要:隨著科技進步與社會發展,高層建筑飛速發展,也帶來一定的消防安全問題。高層建筑火災頻發,如何提升高層建筑消防安全水平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通過對溫州市甌海區高層建筑進行消防安全排查,總結出目前高層建筑在消防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同時結合近年來實踐經驗及溫州市情,提出針對性建議,為各地在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方面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高層建筑;消防;安全
引言
高層建筑能有效解決城市土地資源緊缺的問題,提升城市發展水平,已是現代城市主要的建筑形式。截止目前,我國200米以上建筑已達1472幢,300米以上建筑達142座,占全球高樓的一半。溫州山多地少,按平地面積計算,人口密度超過4500人/平方公里,高層建筑對溫州市城市發展意義尤甚,以甌海區為例,全區總面積466平方公里,下轄14個鎮街(開發區),常住人口98.3萬人,有高層建筑1241幢,超高層建筑2幢。
高層建筑在帶動城市飛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許多安全問題,尤其是消防安全問題。近年來我國高層建筑火災事故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如2010年11月15日,上海市靜安區某公寓大樓發生特別重大火災事故,造成58人死亡,71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1.58億元;2019年6月16日樂清市某小區3幢1單元民房發生火災,造成3死5傷。如何提升高層建筑消防安全水平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1]。
一、高層建筑消防安全排查
為研究甌海區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特點及存在的問題,項目組從全區14個鎮街(開發區)中抽取82個高層建筑小區(獨棟)進行消防安全排查,在排查完成后將發現隱患問題反饋給鎮街(開發區),指導其進行整改,并在三個月后對問題進行復查,摸清全區高層建筑消防安全底數。
(一)消防安全排查內容
通過綜合分析高層建筑消防領域事故發生的特點和規律,確定消防安全排查的主要內容,包括消防控制室、自動消防設施、城市消防遠程監控系統、樓長或經理人、微型消防站、生命通道等6項[2]。具體內容如表1所示。
(二)隱患排查結果
對各高層建筑消防安全排查及復查情況,如表2所示。
根據結果將此次排查的82個高層建筑小區(獨棟)分為紅色(高風險)、橙色(較高風險)、黃色(中風險)、藍色(低風險)四個等級,具體情況如表3和圖1所示:
其中,紅色(高風險)小區存在具體問題如表4所示:
(三)消防安全排查結果分析
經調查分析,造成小區風險等級高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大量消防安全問題屬于歷史遺留問題,許多高層建筑尤其是安置房,在交付時就存在各種消防安全問題,一直未得到妥善解決;二是部分小區處于脫管狀態,小區無業委會、物業,無人主動承擔小區消防安全管理問題,造成“有人住,沒人管”局面;三是小區無維修資金或不了解維修資金的使用程序及區里各項政策,遲遲無法啟動消防設施維修工作;四是鎮街(開發區)缺乏工作的主動性,對高層建筑消防隱患不重視,未積極主動督促各小區進行隱患整改。
二、甌海區高層建筑消防安全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上述排查結果進行分析發現,從地域上看,全區高層建筑消防安全風險主要集中在婁橋、梧田、三垟、新橋、茶山五個街道,隱患數約占全區總數70%;從建筑類型上看,公共建筑消防安全優于住宅建筑,住宅建筑中商品房小區優于安置房小區。
(一)消防控制室管理混亂
消控室是整個高層建筑消防系統的“大腦”,控制整個建筑消防系統,在建筑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和滅火救援中發揮重要作用[3]。此次排查發現多數高層建筑消控室管理混亂,消控室值守人員不足、脫崗、無證上崗、不熟悉設備操作,消控室被用作員工宿舍、雜物堆積嚴重;全區超過95%的高層建筑消控室已與消防遠程監控系統聯網,但半數以上因設備故障、欠費等原因無法正常工作,形同虛設;排查時還發現個別小區甚至存在消控室上鎖、無人值守的情況。許多火災事故都是由于值守人員脫崗、操作設備不熟練等導致由“火”變“災”。
(二)固定消防設施完好率低
高層建筑火災撲救難度大,固定消防設施對于及時發現火警、初期自救十分重要。此次排查發現全區幾乎沒有一個高層建筑的消防設施是全部完好的,甚至個別高層建筑所有的消防設施都已損壞。全區高層建筑固定消防設施故障主要集中在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防排煙系統和應急疏散照明系統,消火栓系統和噴淋系統完好率相對較高。主要原因是消防設施后期維護欠缺,固定消防設施在投用后需要維護保養來保證其正常,若出現故障或損壞還需進行改造,此項工作一般由物業委托具備資質的第三方機構實施,由于系統改造涉及金額較大、透明程度不高等,導致業主意見較難達成一致,資金難以落實,改造工作無法落地。
(三)物業服務企業履職不到位
2021年8月1日起,《高層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規定》正式施行,明確了高層建筑物業的消防安全職責。此次排查發現,全區高層建筑物業服務企業消防安全管理普遍履職不到位,如全區高層建筑雖都按規定配備了微型消防站,但僅只配裝備,不配人員,站內人員也不清楚自身職責,也未進行過滅火演練,個別小區甚至存在微型消防站上鎖鑰匙丟失的現象;排查完成后將排查結果發給各小區進行整改,復查又發現22個小區安全出口堵塞,24個消防車通道被占用,52個小區疏散通道內堆放雜物;大部分樓棟未配備樓長或經理人,有些雖有配備,但大多數人員為物業管家、保安、財務等工作人員,對自身職責不清,對消防安全不了解,形同虛設,個別小區甚至存在物業更換之后,樓長還是上家物業工作人員的現象。
三、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對策
(一)以“雙隨機、一公開”為基準,加大重點區域重點問題執法檢查力度
由消防部門牽頭部署針對消控室管理混亂、生命通道堵塞、消防設施設備故障等重點問題的專項整治行動,加大住宅小區尤其是安置房小區執法檢查力度,對消防安全隱患做到邊查邊改,立查立改,發現一起、處理一起、曝光一起,做到不等不拖、不留死角,不留盲區。
(二)以壓實物業消防安全管理責任為目的,實施掛牌警示制度
每年由消防、住建、鎮街聯合對轄區高層建筑消防安全進行一次綜合評比,對量化評分前10%的小區及物業授予“綠牌”,以示鼓勵;對量化評分后10%的小區及物業授予“紅牌”,以示警示,并要求其限期進行整改。并將掛牌結果與物業信用掛鉤,通過掛牌警示制度,壓實小區物業管理主體責任。
(三)以提升管理水平為目的,探索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新模式
針對小區消防管理人員缺失、消控室管理混亂等核心問題,選取一批有一定基礎的小區為試點,委托有資質、有人員、有技術的消防技術服務機構對消控室進行托管。對托管服務機構進行全周期管控,建立黑白名單制度,鼓勵優質機構擴大經營,對服務質量差機構實施禁入。聯合住建部門研究將小區消防設施設備修繕資金從維修基金中單獨切塊,保證消防系統改造資金,制定使用細則,加強資金使用監管。探索將全區消防系統待改造小區打包,統一進行工程招標,按統一標準進行改造[4]。
(四)以數字化改革為引領,推動高層建筑智慧消防建設
根據浙江省委省政府數字化改革精神,對接市消防管控“秒響應”平臺,結合甌海區情,以全息仿真建模、消防設備監測、火警預告、電氣火災監控等為重點,打通公安、市監、綜合執法等部門視頻監控、特種設備、燃氣等相關數據,打造甌海區高層建筑安全監管、救援作戰“一張圖”。分步有序推進高層建筑小區消防物聯感知設備建設,實現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精密智控,打造“浙江樣板”。
參考文獻
[1]朱步青.對高層建筑消防安全問題的分析和思考[J].建筑安全,2018,33(05): 73-75.
[2]祁妍宏.高層建筑消防安全隱患及解決措施分析[J].今日消防,2023,8(08): 108-110.
[3]韓士路.高層建筑防火安全隱患及解決措施分析[J].中國建筑金屬結構,2021(09):42-43.
[4]寶音巴圖.高層建筑防火安全隱患分析及解決措施[J].今日消防,2021,6(04):100-101.
作者簡介:張思源(1988- ),男,漢族,河南上蔡人,碩士研究生,安全工程師、安全評價師,研究方向:建筑消防安全、城市應急管理、高等職業教育等。
基金項目:2022年溫州市科技局基礎性科研項目(項目編號:S20220034,高層建筑外立面火災的滅火技術研究);2023年溫州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部門合作專項課題(項目編號:23BM052YB,“大安全、大應急、大減災”背景下溫州市推進安全生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研究);浙江安防職業技術學院橫向課題(溫州市涉亞運會場所消防安全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