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道輝應當是在IT業界技術創新方面,在智能制造技術方面,目前國內真正掌握該方面技術不可多得的專家。通過多年技術開發實踐,汪道輝已經全面掌握事關智能自動化核心、關鍵技術的以下四項核心、關鍵技術:
⑴ IT業界創新型基礎開發技術
至少包含:① 底層的硬件軟件開發技術(開發工具,對應基礎研究);② 成果裝備產業化轉化技術(開發工具,對應成果轉化);③ 智能化技術(趕超國際水平應用技術);④ 可靠性技術(趕超國際水平應用技術)。
⑵ 智能裝置體系架構開發技術
⑶ 協同學和關聯信息處理技術、關聯控制技術的開發技術
⑷ 智能自動化開發技術
目前汪道輝正在組織四川省自動化儀表研究所將上述所有技術編撰為教材。
汪道輝自1981年參與大學生畢業設計以來,幾乎每隔10年在智能自動化技術上前進一大步:
1981年,做大學畢業設計時,即參與了國家下達的高精度數控銑床的開發工作。1991年~1993年,作為四川大學專家組組長,一直深入參與國家863自動化CIMS主題在成都飛機公司的重點工程開發工作。這是中國智能制造的早期版本。1999年~2005年,在開發稅控收款機中采用多CPU硬件體系架構和協調-關聯軟件架構解決多輸入、多輸出、多參數、多因素、多任務復雜技術問題,奠定了他2019年給國家撰寫面向2050年智能制造工程技術難題“智能制造裝備的多CPU并行處理智能體系結構”的堅實基礎。2009年~2011年,申報國內最早的智能制造裝備即智能制造PLC國家級課題,于2011年研制出國內最早的智能制造裝備即多CPU體系架構智能制造PLC,并成批應用在一些智能自動化裝備中。2019年,給國家撰寫面向2050年智能制造技術方面題目為“智能制造裝備的多CPU并行分布智能體系結構”的工程技術難題,獲得批準,審批組并將此課題推薦申報全國十大技術難題。2020年至今,四川省自動化儀表研究所與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合作起草《智能制造技術團體標準》的通用技術標準和人才等級評定標準兩個重要標準,由汪道輝作為主研并執筆草擬標準,還與標準工作同步實施了許多智能自動化技術樣板工程。2021年 四川省自動化儀表研究所應征工信部工業和信息化行業職業技能提升培訓項目中的“智能制造技術開發人才培訓”項目獲得批準入圍。
責任編輯/林琳